周清霞
-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IVIG无反应型KD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1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患儿指趾末端及肛周脱皮明显,查血ESR、CRP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VIG无反应型KD,建议尽早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三联疗法(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体温,以预防及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 周彩丽段全纪刘宗伟周清霞杨冉
- 关键词:无反应型川崎病支原体丙种球蛋白
- 哮喘患儿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易感肺炎支原体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易感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组,40例健康儿童被分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并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期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次数。结果哮喘患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随访期内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患儿存在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其可致哮喘患儿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 张长娟段全纪周清霞
- 关键词:哮喘肺炎支原体胆固醇
- TCIRG1基因新突变致婴儿恶性石骨症1例
- 2023年
- 1病例资料患儿男,8个月,因“发现前囟饱满1月余”就诊。患儿1月余前因“腹泻”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发现前囟饱满,颅脑CT提示脑室扩大、小脑扁桃体疝,遂至我院神经外科就诊,血常规示贫血、血小板减少,颅脑MRI示颅骨弥漫性增厚伴异常强化,脑积水伴轻度间质性脑水肿。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个人史:患儿系G3P1(G1、G2人工流产),足月顺产,产时无窒息,出生体重3950g,出生身长50cm,生后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现8个月龄,体重6.9kg,抬头不稳,可短暂独坐,不能翻身,可无意识发“yiyiyaya”音。家族史:母孕期体健,否认滥用药物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家族史。
- 卢园园闫丽平周清霞迟京霞赵华锋
- 关键词:脑室扩大添加辅食石骨症母孕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引起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从而早期诊断大叶性肺炎,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其中大叶性肺炎并MP感染(观察组)53例、支气管肺炎(对照组)52例,对其发病年龄、肺外并发症、以及治疗时间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病年龄在5~12岁,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伴发精神症状、肝损害、心肌损害、胃肠症状及皮疹等并发症者均高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热程方面长于对照组,胸片吸收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MP-大叶性肺炎较一般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大,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治疗时间长,胸片吸收较慢,需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降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
- 马锦秀段全纪周清霞孟庆华董伟伟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儿童
- 哮喘患儿易感肺炎支原体机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易感肺炎支原体(MP)机制。方法选取40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4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体液、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随访期内MP感染的次数。结果哮喘患儿与健康儿童体液免疫IgG、IgM、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4+/CD8+、IL-4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患儿随访期内MP感染次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细胞因子水平失衡,可致哮喘患儿更易感染MP。
- 张长娟段全纪周清霞
- 关键词:哮喘肺炎支原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
- 小儿病毒性脑炎异常MRI与EEG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VE)异常磁共振成像(MRI)与脑电图(EEG)动态变化特点,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MRI异常VE患儿的MRI、EEG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46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VE颅脑MRI异常主要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弥漫或局限点状或斑点状、片状的长T1、长T2信号。多部位损伤52例,主要累及大脑半球各叶、基底节、脑干、脑血管等,恢复期表现为脑软化、脑萎缩、脑室扩大等。EEG异常68例,主要表现为弥漫或局限性高幅慢波θ波、δ波活动,部分表现波幅降低、棘波、尖波、背景节律异常,随着病情好转,慢波消失,背景节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恢复快,EEG早于影像学恢复。MRI异常显示脑损伤重,恢复时间长,易致后遗症。结论:颅脑MRI、EEG是VE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价预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吕祖芳张立明韩春芳周清霞于海英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
-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与胸部CT改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通气功能严重程度与肺部CT改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RMPP患儿116例,根据胸部CT表现分为磨玻璃样改变组、肺实变组、斑片影改变组,比较组间肺通气功能指标差异及其与肺叶累及数目的关系。结果 3组患儿最高呼气流速(PEF)均<80%。磨玻璃样改变组和肺实变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预测值均低于正常范围;斑片影改变组FVC、FEV1等实测值/预测值均属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的RMPP患儿多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炎症累及肺叶越多,通气功能越差;胸部CT显示肺实变者多存在大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以中度阻塞为主;而斑片影改变者仅存在轻度大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随炎症累及肺叶增多,肺活量降低,但尚在正常范围。
- 周彩丽刘宗伟赵华锋周清霞段全纪
- 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肺功能胸部CT
- 潍坊地区肺炎支原体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潍坊地区肺炎支原体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婴幼儿160例,利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所有患儿肺炎支原体(MP)IgM,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余病原体IgM,并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以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患儿2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了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病原检测均设对照组。结果肺炎支原体(MP)60例,呼吸道合孢病毒(RSV)27例,乙型流感病毒(IVB)12例,甲型流感病毒(IVA)10例,腺病毒(ADV)8例,副流感病毒(PIV)8例,IVB+MP 8例,RSV+MP 14例,PIV+MP 6例,IVB+RSV 7例。MP组年龄〈6个月18例(30%),6个月~2岁42例(70%);RSV组〈6个月17例(62.96%),6个月~2岁10例(37.04%),两组患儿患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的肺损伤较RSV重、肺外并发症较后者多(P〈0.05或P〈0.01)。结论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肺炎支原体是潍坊地区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这与以往报道的毛细支气管炎以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为主有差异,且临床表现较呼吸道合孢病毒更为复杂。混合感染不容忽视,应重视关于联合抗感染的治疗。
- 韩丽平段全纪周清霞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
- 山东省潍坊市2016—2019年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潍坊市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潍坊地区9875例肺炎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断共3174例,其中普通型MPP 2850例,RMPP 324例,在入院当天及治疗7~10 d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结合临床表现分析RMPP流行状况。结果RMPP发生率占MPP的10.21%(324/3174),2016—2019年发病率依为7.89%、9.45%、12.01%、11.24%,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RMPP发生率分别为7.53%、10.07%、12.09%和10.58%,除2018年夏季外,余年份秋冬季为RMPP发生率最高季节;男性患儿发生率10.47%,女性患儿发生率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岁、4~<7岁和≥7岁患儿RMPP发生率分别为4.60%、13.90%和33.11%,RMPP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P<0.01)。结论2016—2019年潍坊地区RMPP在MPP中的发生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无明显性别差异,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秋冬季为RMPP高发季节。
- 郭晓杰刘静申秋燕周清霞曹颜辉李伟平张霖李志勇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儿童
- 血清唾液酸测定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混合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混合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利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唾液酸含量;同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9项呼吸道病原体。结果血清唾液酸含量占前3位的感染患儿分别为混合感染者(1000.5±49.9)mg/L、其次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920.4±97.0)mg/L和副流感病毒感染者(844.7±25.0)mg/L,其中混合感染患儿高于其他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儿中有22例为混合感染(22.0%),混合感染患儿中又以混合肺炎支原体多见(86.4%)。结论血清唾液酸水平越高,提示混合感染的可能性越大;肺炎支原体容易混合其它病原体感染。
- 韩丽平段全纪周清霞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血清唾液酸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