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渐佳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5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建筑
  • 3篇事务所
  • 3篇城市
  • 2篇中国建筑
  • 2篇事务
  • 2篇人工智能
  • 2篇人机
  • 2篇建筑理论
  • 2篇工匠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建筑
  • 1篇当代中国建筑
  • 1篇学者
  • 1篇遗产
  • 1篇再开发
  • 1篇人机协作
  • 1篇三线建设
  • 1篇山姆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构

机构

  • 21篇同济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22篇周渐佳
  • 5篇李丹锋
  • 2篇闫超
  • 1篇李翔宁
  • 1篇张永和
  • 1篇冯江
  • 1篇李华
  • 1篇袁烽
  • 1篇周伊幸
  • 1篇史纪
  • 1篇王飞
  • 1篇唐瑞麟

传媒

  • 14篇时代建筑
  • 4篇建筑学报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建筑师
  • 1篇建筑技艺(中...
  • 1篇建筑遗产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蜉蝣纪念碑 中国建筑的速生与速灭被引量:2
2011年
文章以图表和照片的形式呈现了近年来国内以大剧院、体育场等为首的大建筑在短时间内集中建成的现象,对比了同时期内曾经的"纪念碑"转瞬即殁的命运,旨在讨论这些建筑及其意义的偏离与统一。
周渐佳李丹锋
关键词:速生标志性建筑
虹口1617:沉默的大多数城市建筑被引量:2
2017年
介绍了由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冶是建筑工作室和城市日常效率研究小组主导的"虹口1617"的城市研究,从案例的选择、研究的方法与结果的呈现等角度来加以回顾,同时总结了这些面向城市建筑研究的手段。
周渐佳
关键词:城市建筑凝视
循因渐进 摩弗西斯事务所设计的纽约库珀广场41号
2010年
文章通过评述摩弗西斯事务所(Morphosis Architects)在纽约完成的库珀联盟学院新大楼——库珀广场41号,简要介绍了设计师是如何将建筑功能、所在环境的特殊条件介入设计过程,通过对几何形体的操作来推动建筑的生成,并且获得最后的形态。
周渐佳
关键词:城市环境
建造的历史 在技术史与文化史之间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的写作基于这样一种立场:建造史应当被重新思考,尤其是建造史与其他历史领域之间既有的或应有的关系。文章检视了建造史与技术史之间既有的差异与这种差异的由来,接着分析建造史对文化史的塑造所作出的贡献,最后指出建造史作为一种连接,为今天重新思考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周渐佳
关键词:技术史文化史社会建构
向南岸学习 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澳大利亚被引量:2
2011年
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比,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只能算是发生在一座小城市里的中型事件。现在,对原世博场地的再开发已进入尾声,正是回顾整个过程的时机。布里斯班曾经先后采用过3套规划方案,每套方案都是对前一次的彻底背离。规划从一个巨构综合体的宏观愿景逐渐演化成一个与城市结构紧密联系的、更加传统的区域。再开发的场地并没有成为展示迥异建筑形式的平台,而是步调平稳地演化成为一片舒适、易达又平等的休闲公园,以及内部的最正统的文化机构,有着新颖的功能混合。世博会最恒久的遗赠并未嵌入到布里斯班城市与建筑的肌理中,而是写在了参与1988年世博会的市民们的崭新面貌上——敢于尝试,并且自信满满。
彼得·斯金纳李丹锋周渐佳
关键词:再开发滨水公园城市设计
巨龙与沙土 摩弗西斯事务所巨人集团上海联合总部的设计与建造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通过介绍摩弗西斯事务所第一件在中国完成的作品——上海松江巨人集团园区,简述建筑师如何在一片处在城市边缘的基地中,将园区所要求的多样功能以"层叠"的方式穿插整合,塑造建筑与景观勾连起伏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笔者与项目建筑师的对话回顾这座建筑在中国建造现实下的实现过程,反映了"几何"在事务所建筑生成与建造控制两个过程中的连续作用。
周渐佳泰德.凯恩
剖面之后 建筑中似是而非的内在逻辑被引量:5
2010年
建筑内部与外部的不一致使其呈现出似是而非的特质。文章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来剖切建筑模型以阅读其中复杂的关系,揭示剖面之后建筑中的内在逻辑。
李丹锋周渐佳
关键词:剖面立面似是而非剖切内在逻辑
地方性建造——2023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综述
2023年
《建筑学报》于2017年推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至今已是第四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始终立足于同一个目标——直面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思考建筑批评的文本写作与具体实践的关系.2017年的首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以"建筑批评方向"为主题,讨论建筑批评的可能性,剖析理论、历史和批评的关系,以北京为基地集中参观白塔寺22号院改造、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并远赴辽宁参观辽代木构代表——奉国寺大雄殿[1].
周渐佳黄印武(指导)王骏阳(指导)冯江李华
关键词:青年学者建筑批评文本写作当代中国建筑
上海城市急速扩张中的交通建设几例
2009年
文章以上海城市空间扩张的时序为线索,以图解的方式呈现上海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阅读该过程中,交通在编织城市脉络的同时,作为一种空间生产的载体引导着城市空间多维度的扩张。
李丹锋周渐佳
关键词:轨道交通虹桥枢纽
新主体性的诞生:人工智能时代的建筑理论
2024年
1970年代、1990年代、2010年代至今的3个阶段构成了新主体性形成的3次原点。从技术语境和理论语境分析了3者的异同,进一步指出建筑理论在新主体性认知中起到的作用。借用技术哲学中的“人-技术”关系,提出需要以一种更为复杂、更为动态的关系理解新主体性,同时尝试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建筑理论设置新议程。
周渐佳闫超何宛余李翔宁
关键词:建筑创作人工智能建筑理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