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联

作品数:202 被引量:1,851H指数:2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4篇细胞
  • 48篇小鼠
  • 46篇中药
  • 39篇免疫
  • 23篇多糖
  • 18篇肠道
  • 16篇结肠
  • 15篇基因
  • 14篇分泌
  • 13篇淋巴
  • 13篇结肠炎
  • 12篇药理
  • 11篇注射液
  • 9篇中药注射
  • 9篇磷酰胺
  • 9篇环磷
  • 9篇环磷酰胺
  • 8篇蛋白
  • 8篇淋巴结
  • 8篇菌群

机构

  • 19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无限极(中国...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州中医学院
  • 3篇广东食品药品...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广东梅县梅雁...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食品药...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202篇周联
  • 95篇王培训
  • 48篇罗霞
  • 43篇王青
  • 37篇董燕
  • 37篇曹柳英
  • 36篇梁瑞燕
  • 23篇潘华新
  • 23篇邓向亮
  • 13篇温如燕
  • 12篇江益平
  • 11篇黄丰
  • 9篇罗爽
  • 8篇王丽虹
  • 7篇刘良
  • 7篇赖小平
  • 7篇朱丹丹
  • 7篇易浪
  • 6篇周华
  • 6篇俞瑜

传媒

  • 33篇中药新药与临...
  • 18篇广州中医药大...
  • 13篇中国免疫学杂...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草药
  • 4篇广东医学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广州中医学院...
  • 3篇中药材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第八届全国免...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新中医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15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12篇2012
  • 20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4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对结肠炎小鼠的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TNBS/乙醇溶液一次性灌肠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大黄牡丹汤提取液低剂量(0.5 g.L-1)、中剂量(1 g.L-1)、高剂量(2 g.L-1)3个不同剂量灌胃治疗6 d,通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对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派氏结、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大体评分、病理学评分都有降低趋势。中剂量组小鼠大体评分、病理学评分都明显降低(2.29±0.76,2.86±0.69 VS 5.86±0.90,5.86±1.07,P<0.05),外周血、肠系膜淋巴结、派氏结Treg细胞,外周血IL-10、TGF-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各剂量组对结肠炎小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的机制可能与提高Treg细胞水平有关。
郑冬生王丽红邓向亮周联
关键词:结肠炎TREG细胞小鼠
通过对3T_3-L_1细胞的作用探讨山楂叶总黄酮调脂机制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分化和分泌Leptin、PAI-1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的含量。结果:山楂叶总黄酮中浓度组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但抑制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山楂叶总黄酮对成熟脂肪细胞分泌Leptin、PAI-1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影响其分泌因子而达到调脂作用。
刘新迎周联梁瑞燕王培训
关键词:山楂叶总黄酮3T3-L1细胞增殖分化分泌作用
一步阳离子柱层析高效纯化溶菌酶及其溶菌活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利用离子交换层析从鸡蛋清中快速高效地纯化溶菌酶的方法。方法:蛋清稀释后先利用等电点沉淀去除卵清蛋白、类卵黏蛋白等部分杂质,之后利用快流速羧甲基-琼脂糖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收集洗脱峰样品进行冷冻干燥;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溶菌酶纯度,以溶壁浊度法检测酶活力。结果:在等电点除杂后,经一步阳离子柱纯化,溶菌酶的纯度达到95%以上,比活力达到17600U/mg,收率达到4.2mg(溶菌酶)/m(l蛋清)。结论:所建立的一步阳离子柱层析法可高效快速地从鸡蛋清中纯化溶菌酶。
赵林蔡金艳周林李黄金周联
关键词:蛋清纯化溶菌酶
不同分子量的枸杞多糖组分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成熟活性最强的枸杞多糖(LBPs)组分。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未度,CB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MCP-1、TNF-α和IFN-γ)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LBP3刺激后DCs表著。LBP3可明显上调DCs表面分子CD11c、MHCⅡ、CD80和CD86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等分子量的LBP3是LBPs中诱导DCs成熟的主要活性成分。
陈艳平廖海锋王青罗霞邓向亮周联(指导)
关键词:枸杞多糖分子量树突状细胞
虎金丸抗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9
1998年
虎金丸对综合致病因素造成的大鼠脂肪肝模型有显著治疗作用,能降低肝和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肝匀浆中丙二醛含量;同时降低血浆中分子含量,提高血浆中巯基化合物浓度,对肝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黄兆胜王宗伟刘明平吴庆光周联
关键词:虎金丸脂肪肝药效学中医药治疗
中药注射剂所含吐温-80与过敏反应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7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吐温-80溶液、吐温-80含量不同的中药注射剂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中药注射剂所含吐温-80与过敏反应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RBL-2H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40、20、10、2、1、0.2、0.1、0.05mg/mL)的吐温-80溶液,之后加中性红染液,计数不同浓度吐温-80溶液各组及对照组的脱颗粒细胞,并计算其百分率,同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β-氨基己糖苷酶及组胺的释放量;测定穿琥宁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2种中药注射剂对RBL-2H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加入2种注射液各组细胞释放组胺的量。结果:中性红染色实验显示吐温-80可导致RBL-2H3细胞脱颗粒,表现为肥大细胞体积变大,内有空泡产生;浓度为40、20、10、2、1、0.2、0.1mg/mL的吐温-80溶液各组和RPMI1640对照组导致细胞的脱颗粒百分率分别为(57.38±0.47)、(32.54±2.33)、(21.74±0.72)、(16.96±0.26)、(11.40±1.70)、(9.71±0.26)、(7.22±0.15)和(1.51±1.39)%,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浓度为40、20、2、1、0.2mg/mL的吐温-80溶液各组和RPMI1640对照组致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分别为(52.44±1.53)、(18.91±0.77)、(7.50±1.82)、(6.65±0.20)、(6.15±0.27)和(0.35±0.06)%,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浓度吐温-80溶液引起RBL-2H3细胞释放组胺的量也不同;当吐温-80溶液浓度为20~0.1mg/mL时,RBL-2H3细胞脱颗粒百分率、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及其释放组胺的量均与吐温-80溶液的浓度呈线性关系(r=0.9862,r=0.9849,r=0.9740)。穿琥宁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分别为(0.086±0.004)和(0.070±0.008)mg/mL,2种注射液对RBL-2H3细胞的IC50分别为(57.4±1.2)、(1.0±0.2)μL/mL,穿琥宁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组组胺释放量分别为(2.39±0.01)和(1.87±0.00)ng/mL。结论:吐温-80可引起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RBL-2H3细胞组胺的释放量与中药注�
罗霞王青周联董燕江益平
关键词:吐温-80中药注射剂RBL-2H3细胞过敏反应
外源抗菌肽在转基因鱼腥草中的表达及抗茎腐病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鉴定转基因鱼腥草中外源抗菌肽的表达,分析抗茎腐病的能力。[方法]通过SDS-PAG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基因鱼腥草植株中外源抗菌肽的表达,接种不同浓度的立枯丝核菌孢子,比较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的染病情况。[结果]外源抗菌肽能在转基因鱼腥草中表达;立枯丝核菌的最佳侵染孢子浓度为3×105/ml,观察时间以3d为宜,转基因鱼腥草较非转基因鱼腥草的抗茎腐病能力增强。[结论]外源抗菌肽的表达能增强转基因鱼腥草植株的抗茎腐病能力。
易浪董燕周联刁玲武朱丹丹
关键词:抗菌肽抗病性
大黄素对HT-29细胞MAPKs信号通路活化及IL-8分泌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IFN-和LPS刺激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的ERK、JNK和p38 MARK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与40 ng/mL的IFN-共培养12 h,再加入100 ng/mL LPS刺激15 min,用大黄素预处理进行干预。ELISA检测HT-29细胞内的ERK、JNK和p38 MARK含量和细胞上清IL-8含量。结果:IFN-γ和LPS刺激后HT-29细胞的ERK、JNK和p38 MARK磷酸化水平和IL-8分泌明显升高。大黄素对p38和JNK磷酸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ERK磷酸化则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黄素能显著降低IFN-γ+LPS所引起的HT-29细胞IL-8的大量产生,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IFN-γ+LPS所引起的HT-29细胞p38和JNK的磷酸化,并显著降低IL-8分泌。
王青周联董燕周婷王培训
关键词:大黄素白介素8
防御素在免疫中的地位及作为中药作用靶标的可能性
对大多数动物而言,要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中生存,必须具有完备的防御系统,它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当微生物及其保守结构(如LPS、肽聚糖、双链RNA等)入侵时,机体通过特定克隆T、B细胞产生免疫戍答需要3~5天,而先...
周联王培训
文献传递
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抑制的比较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抑制作用。方法:筛选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的给药天数和剂量;CCK-8检测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细胞转化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LN及派氏结(Peyer'sPatch,PPs)中T、B淋巴细胞的数量及活化比例;ELISA试剂盒检测肠道sIgA的分泌。结果:地塞米松40 mg/kg和环磷酰胺100 mg/kg腹腔注射给药一次,有效降低小鼠胸腺、脾脏脏器指数和减少派氏结个数,抑制MLN细胞增殖;与正常组相比,地塞米松降低MLN和PPs中T细胞比例,抑制T、B细胞的活化;而环磷酰胺降低MLN和PPs中B细胞的比例,对MLN中B细胞活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均降低肠道sIgA的分泌。结论: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皆能对肠道黏膜免疫产生抑制作用,但地塞米松对MLN和PPs中T细胞抑制作用较强,而环磷酰胺对B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
李相玲白莎莎周联王青温如燕
关键词: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肠道黏膜免疫免疫抑制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