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综合征
  • 2篇呼吸机
  • 2篇护理措施
  • 2篇护理体会
  • 1篇导管溶栓
  • 1篇动脉
  • 1篇休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滤过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有机磷农药中...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中毒
  • 1篇中间综合征
  • 1篇溶栓
  • 1篇衰竭

机构

  • 5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喻桂琴
  • 1篇汪江
  • 1篇杨仕容
  • 1篇梁显泉
  • 1篇陈永红
  • 1篇穆琼
  • 1篇彭静
  • 1篇张静萍
  • 1篇朱珠
  • 1篇王志娟
  • 1篇李亮亮
  • 1篇郑秀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0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肺栓塞经肺动脉导管溶栓并再灌注损伤1例
2003年
穆琼陈永红喻桂琴梁显泉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导管溶栓再灌注损伤
不同预处理对高凝倾向患者行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预处理方法高凝倾向患者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滤器凝血发生率和灌流治疗完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有高凝倾向并需紧急行床旁HF联合HP治疗的患者15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血液滤器预处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滤器凝血程度,灌流治疗完成情况及治疗结束时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两组滤器的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灌流治疗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SEC)、凝血酶原时间(PT-SEC)、凝血酶时间(TT-SEC)等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可减少有高凝倾向的重症患者行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时滤器凝血发生率,提高灌流治疗完成率,且对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没有临床意义,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杨仕容张静萍喻桂琴朱珠陈照菊王志娟张宣兰邓苏强程新欣石照萍郑秀李亮亮
关键词: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37例临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年龄分布为56.29±16.71岁,年龄为38~83岁.采取呼吸道管理、感染预防和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后有35例痊愈,痊愈率为94.59%,死亡2例,患者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方法进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喻桂琴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呼吸机
脓毒性休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脓毒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呼吸和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休克、皮肤、细菌学监测等护理。结果观察组30例中抢救成功28例(93.33%),死亡2例(6.67%);对照组30例中抢救成功26例(86.67%),死亡4例(13.33%)。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呼吸和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休克、皮肤、细菌学监测等护理措施有助于脓毒性休克的早期复苏。
喻桂琴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护理措施常规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治疗体会
我科在近4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经全血胆碱酯酶检测及临床表现均达重度中毒标准,经救治34例痊愈,4例死亡。总结几点体会:1中毒患者以青壮年多,为20~40岁(92.2%),其中女性占78.8%。又以农村妇女、无业妇...
汪江喻桂琴彭静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中间综合征
文献传递
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不良情绪产生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32.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配合治疗率观察组为92.50%,对照组为4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呼吸内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等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及提高治疗配合率。
喻桂琴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护理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