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寒冰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杂草
  • 2篇杂草稻
  • 2篇杂交
  • 2篇杂种
  • 2篇种子
  • 2篇基因
  • 1篇稻属
  • 1篇稻属植物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休眠
  • 1篇休眠性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遗传分化
  • 1篇异交
  • 1篇异交率
  • 1篇引物
  • 1篇杂交种
  • 1篇杂交种子
  • 1篇杂交种子纯度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夏寒冰
  • 4篇卢宝荣
  • 2篇蔡星星
  • 1篇刘苹
  • 1篇赵伟
  • 1篇王哲
  • 1篇金鑫
  • 1篇毛明华
  • 1篇夏辉
  • 1篇章淑杰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自...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异交率、遗传结构和种子萌发揭示的杂草稻适应进化
杂草稻(weedy rice,Oryza sativa L.f.spontanea)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爆发并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稻田杂草。杂草稻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竞争能力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杂草稻与亚洲栽培稻(Oryz...
夏寒冰
关键词:杂草稻异交率种子休眠性
文献传递
用于黄瓜杂种F<Sub>1</Sub>“宝科1号”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引物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瓜杂种F<Sub>1</Sub>“宝科1号”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引物与方法。该方法包括:(1)黄瓜基因组DNA的提取;(2)选择SSR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3)对PCR...
蔡星星夏寒冰卢宝荣王哲毛明华
文献传递
杂草稻杂种F_2代群体等位基因非随机分离和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杂交-渐渗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人工杂交和自交构建的3个杂草稻杂种F2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了解各群体中来自双亲不同位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并以此揭示在杂草稻的杂交-渐渗过程中双亲基因的传递是否受到自然选择而发生非随机分离.采用微卫星(SSR)和插入/缺失(InDel)分子标记,检测了F2群体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以连续卡方(X2)方法,检验了F2代群体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观察比值和理论比值是否相符,检测配子或合子选择对偏态分离造成的影响,对3个F2群体分子标记的各两两位点进行了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卡方统计检验.结果显示3个群体均出现显著的等位基因非随机分离,配子选择对非随机分离影响较大,某些基因位点存在显著关联关系,表明杂草稻的杂种后代群体在杂交分离过程明显受到了自然选择,这一结果为杂交-渐渗在杂草稻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遗传和分子证据.
金鑫刘苹夏辉夏寒冰卢宝荣
关键词:自然选择分子标记
共显性分子标记基因型数据转换为二元型数据的处理软件及其在研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植物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基础。遗传多样性研究所采用的分子标记工具主要有显性和共显性两种,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将产生不同的数据类型。显性分子标记产生二元型数据,共显性分子标记产生基因型数据。数据形式不同给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研究带来多方面的困难,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互相比较也需要将基因型数据进行二元型转换。本研究基于Excel平台,设计开发了将基因型数据转换成二元型数据的处理软件。该软件按照基因型数据向二元型数据转换的原理,可以将庞大的分子标记基因型数据矩阵,迅速、高效、准确地转换成二元型(0、1)数据矩阵。利用显性分子标记ISSR和共显性分子标记SSR对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的案例分析表明,将共显性分子标记的基因型数据转换为二元型数据,有利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不同分子标记获取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之间的比较和综合分析。
夏寒冰卢宝荣
关键词:遗传多样性分析
籼-粳稻特异插入/缺失分子标记揭示的稻属植物遗传分化被引量:13
2008年
籼-粳分化在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驯化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其分化机制仍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水稻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在驯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生境的结果,也有人认为籼-粳分化在水稻的野生祖先种中就已经存在.为了研究普通野生稻的籼-粳分化,并解析稻属(Oryza)植物的籼-粳遗传变异,利用34对籼-粳特异插入/缺失分子标记(InDel)引物,研究了50份典型籼稻(O.sativaL.subsp.Indica Kato)和粳稻(O.sativaL.subsp.japonica Kato)样本以及来源于35个国家的348份稻属其他种材料.结果表明,亚洲栽培稻存在明显的籼-粳分化,普通野生稻复合体(O.rufipogoncomplex)中存在"偏籼"和"偏粳"类型,而稻属的其他种均未出现籼-粳分化,普通野生稻复合体中"偏籼"和"偏粳"类型的地理分布格局与籼稻和粳稻的地理分布格局相吻合.考虑到大部分普通野生稻复合体的样本取自邻近有栽培稻种植的普通野生稻群体,推测得出部分普通野生稻样本中表现出的"偏籼"和"偏粳"类型可能是栽培稻的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在普通野生稻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基因交流的结果.
赵伟夏寒冰章淑杰蔡星星卢宝荣
关键词:稻属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