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贵
- 作品数:58 被引量:95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湖北省丘陵区嗜人按蚊传疟阈值的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及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随州市曾都区严家畈村选择 9个自然村应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2 0 0 1年 7~ 8月居民带虫发病率 0 .6 5 %。小学生带虫率 0 .5 1% ,荧光抗体阳性率 5 .0 5 %。在观察区搜捕到嗜人、中华、微小 3种按蚊。嗜人按蚊密度及组成在人房内占优势 ,平均叮人率 0 .9892 /人·夜 ,吸人血指数为 0 .5 0 ,媒介能量为0 .94 4 8,是中华按蚊的 6 .5 2倍 ,嗜人按蚊临界叮人率为 0 .2 82 3,而实际叮人率是它的 3.5倍。 结论 嗜人按蚊是当地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 ,提示临界叮人率在媒介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黄光全顾政诚黄希平郑香夏志贵杨庆叶忠山童世民李汉帆汤林华
- 关键词:丘陵区嗜人按蚊疟疾传播病原学
- 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6年
- 2015年WHO发布了《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疟疾疾病负担降低90%"的目标。当前,许多已经实现无疟疾状态的国家正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在中国,随着消除疟疾进程的加快,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潜在威胁和主要挑战。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在消除疟疾阶段和消除后有效开展输入性疟疾的风险评估、防止因输入引起的继发传播提供参考。
- 雷蕾买买提江·吾买尔李志宏夏志贵夏尚龚艳凤肖宁
- 关键词:疟疾风险评估
- 湖北嗜人按蚊传播疟疾的阈值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湖北嗜人按蚊传播疟疾的阈值和潜势,为当地疟疾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方法 选取湖北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发病率较高的随州市府河镇严家畈村为调查点,于2001年7~8月现场调查媒介按蚊的叮人率、经产蚊比例、人血指数和吸血趋性,调查人群疟疾发病率、原虫率以及疟疾患者发病至接受治疗的平均间隔期,收集观察期间的平均气温数据。根据基本繁殖率概念计算以媒介按蚊临界叮人率为指标的传播疟疾阈值。结果嗜人按蚊趋吸人血的比例为92.6%(63/68),在人房的构成比为91.5%(97/106),人血指数是中华按蚊的12.5倍(0.50/0.04),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6.5倍(0.9448/0.1449),实际叮人率是其临界叮人率(0.2823)的3.5倍(0.98916/0.2823)。疟疾发病率为0.65%(12/1844),小学生原虫率为0.51%(1/198)。结论 湖北省试点嗜人按蚊的实际叮人率需要降低71.5%,当地由嗜人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将被阻断。
- 夏志贵汤林华顾政诚黄光全郑香王漪黄希平
- 关键词:嗜人按蚊疟疾流行病学
- 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杀虫剂抗药性调查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成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中国消除疟疾后该区域的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7月4-26日,在中缅边境地区选取腾冲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县)和盈江县作为监测县,在每个县选择1个适宜中华按蚊孳生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采集不少于800只雌性吸血中华按蚊带回实验室,次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诊断剂量法测定蚊虫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种剂量杀虫剂重复测定3次取均值,记录杀虫剂接触时间、首只蚊虫击倒时间、60 min蚊虫击倒数以及24 h蚊虫死亡数,计算首只蚊虫击倒时间均值、60 min击倒率、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24 h校正死亡率,χ2检验分别比较3个调查点试虫对每种杀虫剂的24 h校正死亡率差异。杀虫剂标准品和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提供。结果3个监测县共完成2224只中华按蚊的测定,共测定0.05%溴氰菊酯、0.15%高效氯氟氰菊酯、0.15%高效氟氯氰菊酯、5%马拉硫磷、0.5%氯菊酯、1%杀螟硫磷、0.1%虫威、0.1%残杀威和0.06%氟虫腈9种杀虫剂。结果显示,沧源县调查点中华按蚊成蚊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5.68%、26.58%、46.67%、100%、39.19%、86.75%、55.29%、35.96%和25.40%;腾冲市调查点中华按蚊成蚊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0.40%、44.58%、34.74%、96.05%、5.00%、97.00%、44.19%、27.96%和63.41%;盈江县调查点中华按蚊成蚊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9.73%、49.41%、53.95%、100%、26.47%、100%、91.67%、100%和43.37%。3个调查点试虫对0.15%高效氯氟氰菊酯、0.15%高效氟氯氰菊酯、0.5%氯菊酯、1%杀螟硫磷、0.1%虫威、0.1%残杀威和0.06%氟虫腈7种杀虫剂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缅边境调查地区中华按蚊对�
- 曹自有田鹏戴雨琪尹建海夏志贵林祖锐
- 关键词:中华按蚊杀虫剂抗药性中缅边境
- 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体外微量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体外微量检测方法,以便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抗性调查。方法研制哌喹涂药板和供现场使用培养基,经实验室测试,后在海南省及云南省现场,比较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一致性。结果研制的哌喹涂药板及现场用的培养基质量稳定,4℃贮存哌喹涂药板和安瓿封装液体培养基有效期分别为14个月和2个月,哌喹涂药板判定敏感与抗性的临界药浓度为≥64pmol/井,体外微量法测得的结果与体内法一致。自1985年近30年现场监测,基本掌握我国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状况,海南和云南两省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有高度抗性。结论成功建立起用体外微量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的敏感性,为大规模抗药性检测提供了条件。
- 冯晓平王善青林世干杨恒林孙晓东刘德全夏志贵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哌喹敏感性
- 皖北疟疾防治试点不同传染源控制措施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皖北疟疾防治试点不同传染源控制措施的效果,探索适用于该类地区的更加可行、有效的疟疾传染源控制对策。方法以皖北的涡阳县、颍上县和固镇县为试点,根据当地疟疾发病情况、自然村的病例和水体分布情况,每组5个自然村,共选取3组试点村,于2007年分别采取现症病人治疗(对策1组)、现症病人治疗加区域全民休止期治疗(对策2组)、现症病人治疗加全民休止期治疗(对策3组)3种传染源控制对策,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7年对策1组现症病人治疗率为100%;对策2组和对策3组现症病人治疗率分别为96.55%和81.25%,休止期治疗全程服药率分别为99.10%和78.67%,休止期治疗全人群覆盖率分别为17.25%和40.23%。2007年3组疟疾发病率分别较2006年下降41.67%(χ2=1.32,P>0.05)、19.44%(χ2=0.77,P>0.05)和60.00%(χ2=10.50,P<0.01)。结论在皖北疟区,采取单纯现症病人治疗或现症病人治疗+区域全民休止期治疗措施无显著效果。在未分清休止期治疗对象的情况下,采取现症病人治疗措施并提高休止期治疗的人群覆盖率是当地行之有效的传染源控制策略。
- 夏志贵王建军沈毓祖黄芳周水森
- 云南省边境地区疟疾传播风险评估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评估云南省边境地区疟疾传播风险,为边境地区调整疟疾防控措施和消除疟疾行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已经建立的疟疾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收集云南省2012-2014年边境地区20个县197个乡(镇)的疟疾疫情、传疟媒介分布和机构工作能力等数据资料。经专家会商确定评价指标赋值标准,并对197个乡(镇)的各评价指标按照赋值标准进行评分,计算疟疾传播潜能指数(TPI)、消除疟疾防控能力指数(ICI)和疟疾传播风险指数(MRI),用离差法对各指数进行等级划分,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乡(镇)的疟疾传播风险等级分类地图。结果按TPI划分等级,197个乡(镇)中,Ⅰ级(高传播潜能)乡(镇)共2个,分别是盈江县的那邦镇和沧源县的班老乡;Ⅱ级(中传播潜能)乡(镇)共11个,Ⅲ级(低传播潜能)乡(镇)共184个,在各县均有分布。按ICI划分等级,197个乡(镇)中,Ⅲ级(疟防能力弱)乡(镇)共4个,分别是西盟县的中课乡、腾冲市的中和镇和滇滩镇、景洪县的勐罕镇;Ⅱ级(疟防能力中等)乡(镇)共20个;Ⅰ级(疟防能力强)乡(镇)共173个,在各县均有分布。根据MRI分级,197个乡(镇)划分为3个风险等级,Ⅰ类(高传播风险)乡(镇)共2个,分别为盈江县的那邦镇和沧源县的班老乡;Ⅱ类(中等传播风险)乡(镇)共12个;Ⅲ类(低传播风险)乡(镇)共183个,分布于20个边境县。结论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197个乡(镇)中,疟疾传播风险中等以上的Ⅰ、Ⅱ类乡(镇)所占比例小于5%,大部分乡(镇)的疟疾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 尹授钦夏尚周兴武杨亚明夏志贵张丽丰俊周晓农
- 关键词:疟疾风险评估边境地区
- 2014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120
- 2015年
- 使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2013年版"卫统32表")收集2014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除内蒙古自治区无病例报告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80县(市、区)共报告疟疾病例3 078例,较2013年(4 128例)下降25.4%,发病率为0.022 6/万;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是云南(17.3%,533/3 078)、江苏(11.5%,355/3 078)、四川(8.6%,266/3 078)、河南(7.0%,216/3 078)、浙江(7.0%,215/3 078)等5个省(自治区)。本地感染病例56例(占1.8%,56/3 078),主要分布在云南边境(9个县)和西藏(1个县);6例本地感染的恶性疟仅分布在云南省的盈江县(4例)和沧源县(2例);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和云南省盈江县本地感染疟疾发病率超过1/万。境外输入病例3 021例(占98.1%,3 021/3 078),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广东省报告1例长潜伏期三日疟病例。确诊病例3 057例(占99.3%,3 057/3 078),其中间日疟846例(占27.7%,846/3 057),恶性疟1 882例(占61.6%,1 882/3 057),三日疟53例(占1.7%,53/3 057),卵形疟231例(占7.6%,231/3 057),混合感染44例(占1.4%,44/3 057),诺氏疟1例。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70例(占5.5%,170/3 078),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疟疾死亡病例25例(0.8%,25/3 078)。2014年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显著,云南边境和西藏墨脱仍是我国消除疟疾的重点地区,境外输入病例的管理与重症病例救治需进一步加强。
- 张丽周水森丰俊房文夏志贵
- 关键词:疟疾疫情
- 2012-2015年江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情况分析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江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情况,为指导消除疟疾阶段的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5年江西省报告的疟疾疫情和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例的初次就诊(以下简称初诊)单位、实验室检测单位、报告单位、诊断方式、发病到初诊时间、初诊到报告时间和发病到报告时间等,评价消除疟疾阶段疟疾病例管理的质量。结果 2012-2015年江西省共报告207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以实验室诊断为主(96.62%,200/207)。病例初诊单位主要为县级(29.95%,62/207)和地市级医疗机构(25.60%,53/207);病例实验室检测单位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36.27%,73/207)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29%,42/207),不同年份间实验室检测单位构成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 d(0~149 d),初诊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3 d(0~144 d),发病到报告时间中位数为5 d(0~149 d)。结论江西省疟疾病例初诊和实验室检测单位较多集中在市、县级医疗机构。
- 雷蕾夏志贵李志宏龚艳凤肖宁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 采用GM(1,1)模型预测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发病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建立GM(1,1)模型,预测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发病。方法利用2003-2008年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发病数据,引入二阶弱化算子,建立GM(1,1)模型,进行精度及适用性检验,并做2009年发病预测。结果GM(1,1)模型及其时间响应式分别为dχdt(1)-0.048898χ(1)=243.794282和χ^(1)(k)=5245.126717e0.048898(k-1)-4985.78505;k=1,2,…,nχ^(k)=χ^(1)(k)-χ^(1)(k-1);k=1,2,…,n,-Δ=1.20%≈0.01,C=0.039<0.35,p=1>0.95,ε=0.989>0.90,-α=0.048898<0.3;2009年预测值为336。结论建立的GM(1,1)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好;预测2009年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呈3.07%的增长速度。
- 夏志贵
- 关键词:GM(1,1)模型输入性恶性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