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昀菁
作品数:
3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语言文字
建筑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艺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2篇
说文
2篇
《说文》
1篇
圣人
1篇
说文解字
1篇
周易
1篇
现代汉语
1篇
解字
1篇
考古
1篇
考古发现
1篇
会意
1篇
会意字
1篇
建筑
1篇
建筑文化
1篇
古代服饰
1篇
汉语
1篇
汉字
1篇
二者关系
1篇
服饰
1篇
服饰文化
1篇
服饰制度
机构
3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姚昀菁
1篇
王立军
1篇
王瑾
传媒
2篇
中国教师
年份
1篇
2009
2篇
200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说文》会意字造意与实义关系研究
论文以《说文解字》中的会意字为材料范围,以“造意”、“实义”以及“造意”与“实义”之间的关系为考察内容,对561个会意字的“造意”和“实义”进行分析,探讨《说文》会意字“造意”说解的类型,梳理“造意”和“实义”的关系,总...
姚昀菁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会意字
二者关系
汉字与古代建筑文化
被引量:1
2008年
据《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意思是说,上古的时候,人们住在洞穴里,后代的圣人开始建造房屋,上有栋梁,下有屋檐,用以躲避风雨。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最初是居住在洞穴里的,直到后来有“圣人”出现,才发明了房子。原始人的洞穴多是天然的山洞,这一点从考古发现中得到了的证明。早在几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就已经居住在山洞里了。随着原始人活动范围的扩大,天然洞穴己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于是依地势而建造的人工洞穴开始出现。人工洞穴深浅不一,有的一半露在地面上,用土筑成,这就形成了纯穴居到半穴居的过渡。半穴居的建筑必须有墙和屋顶,为后来的地上建筑打好了基础。
姚昀菁
王立军
关键词:
建筑文化
汉字
《周易》
考古发现
从《说文》“衣”部字看古代服饰文化
被引量:4
2008年
“衣裳”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常用的词,但我们读到《诗·邶风·绿衣》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时,却发现古代可以把“衣裳”拆开来说,难道古时候“衣”和“裳”说的不是同一种东西吗?事实确实如此,古代的衣服主要包括上衣和下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服饰制度的基本形式,与现代人的服装样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不仅“衣裳”如此,在《说文·衣部》中还有不少与古代服饰有关的字,通过对这些的分析,
姚昀菁
王瑾
关键词:
古代服饰
《说文》
服饰文化
现代汉语
服饰制度
服装样式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