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艾滋病
  • 2篇地方性氟中毒
  • 2篇饮水型
  • 2篇中毒
  • 2篇哨点监测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氟中毒
  • 1篇地方性氟中毒...
  • 1篇地氟病
  • 1篇地氟病区
  • 1篇碘营养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猩红热
  • 1篇血压

机构

  • 13篇长春市疾病预...
  • 4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白城市疾病预...
  • 2篇吉林省地方病...
  • 2篇四平市疾病预...
  • 1篇梨树县疾病预...
  • 1篇吉林省妇幼保...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姜雪敏
  • 4篇范吉祥
  • 4篇金银花
  • 2篇张诗文
  • 2篇范广杰
  • 2篇于丽萍
  • 2篇张海涛
  • 2篇王丹
  • 1篇阴媛
  • 1篇刘鑫
  • 1篇张昭
  • 1篇王燕
  • 1篇张丽红
  • 1篇张耀琦
  • 1篇王博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春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长春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2008-2015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长春市累计报告病例数25 683例,年均发病率为42.59/10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529例,死亡病例11例。每年6-8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开发区,其次为城区。男性高于女性,2岁组年均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67.23%,主要以EV71和Cox A16为主,两者之间交替出现。结论长春市手足口病常年存在病例,但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重点人群为5岁以下散居儿童,病原学监测应引起重视。
姜雪敏阴媛任治兴金银花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
2004-2012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2004-2012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上级部门有效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猩红热的发病资料,对2004-2012年长春市猩红热的流行状况、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全市累计发病2 6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3/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主要为学生(45.41%)、散居儿童(23.45%)、托幼儿童(27.14%),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92.37%)儿童。结论学生、散居儿童、托幼儿童是防治的重点,防止暴发流行。
张丽红姜雪敏金银花王博张耀琦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
2015—2019年长春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长春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寻找疫情变化趋势,探讨流行规律,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长春市累计报告病例575例,年均发病率为1.48/10万。每年4~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54.26%),外县的发病率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农民为主。结论长春市近5年来布病总体发病率相对平稳,但是防控力度不能放松,加强卫生和动物疫控联防联控机制,继续强化疾病监测。
姜雪敏翟妍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4-2015年吉林省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孕产妇的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的要求,在每年4-6月份开展孕产妇监测,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5m L作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4和2015年监测的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93.5%和93.0%,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梅毒检出率两年均为0.6%,HCV检出率分别为0.2%和0.3%。结论吉林省孕产妇人群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但仍存在着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强孕产妇的日常HIV抗体监测工作,及早发现感染者,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母婴传播危险性。
范吉祥姜雪敏邴佳
关键词:孕产妇哨点监测艾滋病
2008-2012年长春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2008-2012年长春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情况,为上级部门制定疾控卫生人力政策与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疾控卫生人力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对2008-2012年长春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长春地区疾控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随着长春市人口的增长而减少,年龄构成趋于老龄化,学历以大专、中专及中技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结论长春地区疾控卫生技术人员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均有所提高,但均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有待进一步调整。
姜雪敏王丹金银花
关键词: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长春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外诊病种相关因素探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
姜雪敏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文献传递
吉林省地氟病区居民氟中毒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2024年
吉林省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域[1],为掌握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不同特征人群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认知现状,筛选出适合于不同特征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制定或调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对策,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精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对10个病区自然村居民开展了氟中毒认知现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张海涛范广杰孙亮张诗文于丽萍陈琳姜雪敏谢金李俊浮
关键词: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对策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然村
吉林省2011-2015年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对2011-2015年流动人口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特征。方法对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监测哨点共4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结果2011-2015年吉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3%、83.4%、84.3%、74.1%、88.9%;职业、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高危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1例,梅毒抗体阳性16例,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14例。结论吉林省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存在一定认识,但知识体系不完善,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率较低,且在安全套使用方面存在"知行不符"现象,应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防病意识和能力。
范吉祥刘冰邓立权姜雪敏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
吉林省MSM行为特征及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行为特征、HIV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男男性行为人群活动场所招募、网络招募方式招募男男1 413名,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利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413名调查对象中以≤35岁、未婚、高中以上学历为主,艾滋病知晓率达到98.4%。离异或丧偶、户籍不在本省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高中及中专学历、每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是HIV的保护因素。结论青年、离异或丧偶、流动的MSM干预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应大力推广网络干预,提高MSM在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可大大降低艾滋病传播隐患。
范吉祥姜雪敏
关键词:MSMHIV感染
2021年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地方性氟中毒是指长期高氟环境暴露的人群通过饮水、空气、食物、茶叶等介质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导致的全身性的慢性蓄积性中毒,有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三种类型,吉林省区域内流行的地方性氟中毒系饮水型氟中毒。截至2021年末,全省病区分布在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长春市、通化市、延边州6个市(州)16个县(市、区)的2924个自然村。
张海涛范广杰张诗文于丽萍孙亮刘博谢金李俊浮姜雪敏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病区分布氟化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