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一文

作品数:2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显像
  • 11篇正电子
  • 11篇正电子发射
  • 11篇脱氧
  • 11篇脱氧葡萄糖
  • 10篇断层显像
  • 10篇正电子发射断...
  • 10篇正电子发射断...
  • 10篇正电子发射断...
  • 10篇显像术
  • 9篇PET/C
  • 9篇PET/CT
  • 6篇细胞
  • 6篇氟脱氧葡萄糖
  • 5篇恶性
  • 5篇氟脱氧葡萄糖...
  • 4篇预后
  • 4篇黑色素
  • 4篇黑色素瘤
  • 3篇淋巴

机构

  • 21篇南京大学医学...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高淳县人民医...

作者

  • 24篇孙一文
  • 11篇李爱梅
  • 9篇许守林
  • 5篇冯雪凤
  • 4篇赵晋华
  • 2篇申景涛
  • 2篇贾鹏
  • 2篇陈香
  • 2篇宋建华
  • 1篇郭万华
  • 1篇乔文礼
  • 1篇丁重阳
  • 1篇辛小燕
  • 1篇刘长存
  • 1篇贾支俊
  • 1篇陈宇
  • 1篇何健
  • 1篇高艳
  • 1篇邢岩
  • 1篇郑重

传媒

  • 9篇中华核医学与...
  • 3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UV法和Deauville五分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比较化疗前及4程化疗后18 F-FDG SUV的变化(△SUV法)与Deauville五分法在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9例DLBCL患者[男20例,女19例,中位年龄58(23~85)岁],患者化疗前及4程化疗后均行18F-FDGPET/CT显像,计算治疗前后SUVmax的差值(△SUVmax)及其下降百分比(△SUVmax%),利用ROC曲线寻找二者最佳临界值,分别以此为界分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4程化疗后依据Deauville五分法对各病例进行评分,以4分为界分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采用x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数据.结果 (1)39例患者中10例(25.64%)在随访2年内进展,进展组△SUVmax、△SUVmax%分别为9.55±11.90、71.66%(33.90%~ 78.91%),明显低于未进展组的15.61±7.86和87.83%(76.51% ~ 92.43%)(t=-2.37,z=-3.25,均P<0.05);(2)△SUVmax、△SUVmax%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1.2和72.88%;(3) △SUVmax≥11.2与<11.2组间,△SUVmax%≥72.88%与<72.88%组间,Deauville评分<4分与≥4分组间2年PFS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x2=5.734、14.821、5.851,均P<0.05);(4) △SUVmax%与Deauville分值的rs=-0.633(P<0.001).结论 △SUV法与Deauville五分法对DLBCL预后均具有预测价值,△SUVmax%具有独立预测价值;△SUVmax%与Deauville分值呈负相关.
高艳赵晋华宋建华陈香刘长存孙一文
关键词:预后脱氧葡萄糖
基于18F-FDG PET/CT定性定量分析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价值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18 F-FDG-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自2013年1月~2018年2月122例FUO患者18 F-FDG-PET/CT显像资料,以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对18 F-FDG-PET/CT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2例FUO患者中,18 F-FDG PET/CT显像真阳性70例,假阳性12例,真阴性26例,假阴性14例,敏感度为83.3%,特异性为68.4%,阳性预测值为85.3%,阴性预测值为65.0%,准确性为78.7%。在半定量指标方面,恶性肿瘤的SUV max、SUV mean及SUV peak均显著高于感染(P<0.01,t=4.836;P<0.01,t=4.168;P<0.01,t=4.538)及非感染性炎症病灶(P<0.01,t=6.179;P<0.01,t=5.610;P<0.01,t=6.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病灶SUV max,SUV mean及SUV peak与非感染性炎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t=1.636;P=0.094,t=1.741;P=0.080,t=1.826)。结论18 F-FDG PET/CT定性及定量分析在FUO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滕月来瑞鹤孙一文李爱梅蒋冲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体层扫描
成人Still病18F-FDG PET/CT影像特点及对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AOSD)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表现以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19~73(41.5±16.3)岁]AOSD患者的资料,AOSD依据Yamaguchi标准诊断,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总结AOSD显像特点,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淋巴结、脾及骨髓SUVmax与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活动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F-FDG PET/CT在22例AOSD患者的诊断流程中均有贡献。21例患者(95.5%)有淋巴结18F-FDG摄取增高,22例脾(100%)及骨髓(100%)均有18F-FDG摄取增高。此外,6例患者双侧肩关节(27.3%)、9例双侧颌下腺(40.9%)及7例双侧腮腺(31.8%)有18F-FDG摄取增高。AOSD患者淋巴结SUVmax与C反应蛋白(CRP)、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rs值:0.622、0.538,均P<0.05),脾SUVmax与CRP、ESR呈正相关(rs值:0.543、0.475,均P<0.05),骨髓SUVmax与CRP、血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s值:0.497、0.431,均P<0.05)。然而,淋巴结、脾及骨髓SUVmax与临床活动度评分均无相关性(rs值:0.008、0.102、0.210,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能够在AOSD鉴别诊断及显示病变累及范围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AOSD诊断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SUVmax可能会在反映AOSD疾病活动度方面提供帮助,但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结果支持。
蒋冲来瑞鹤滕月孙一文李爱梅许守林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不同判定标准下18F-FDG PET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效能的比较
目的:分别分析SUVmax≥2.5、最佳临界值及Deauville五分法标准三种不同判定标准下18F-FDG PET在肺部实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并就其诊断效能进行相互比较. 方法:分析行18F-FDG P...
孙一文李爱梅郭万华
关键词:肺部病变18F-氟脱氧葡萄糖
基线^(18)F-FDG PET/CT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为转移性MM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中位年龄59(23~86)岁。对所有患者行化疗、免疫或靶向治疗。随访时间为0.5~53.6个月。黑色素瘤特异性生存期(MS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定义为从^(18F)-FDG PET成像到患者病死的时间和疾病进展或病死的时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以SUV>40%SUVmax的体素边界作为临界值,分别测量并计算全身肿瘤代谢体积(MTV)和全身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出PET参数的最佳临界值,并以SUVmax、全身MTV和全身TLG临界值为界分别将患者分为2组,共6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预测2组间MSS和PFS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评估PET参数和临床变量的预后意义。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PET参数是否为MSS和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果SUVmax、全身MTV和全身TLG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86、8.12 cm^(3)和91.45。全身MTV和全身TLG以临界值为界的2组患者PF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02,均P<0.05);SUVmax和全身TLG以临界值为界的2组患者MS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4.38,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245 U/L、淋巴结转移、SUVmax>10.86和全身TLG>91.45是MSS的预后危险因素;M1期、全身MTV>8.12 cm^(3)和全身TLG>91.45是PFS的预后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UVmax>10.86是MS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是转移性MM患者病死的最佳预测因素,而全身MTV和全身TLG对转移性MM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来瑞鹤蒋冲滕月孙一文李爱梅
关键词:黑色素瘤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纳米颗粒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毒性问题被引量:2
2011年
纳米颗粒的发展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革新性突破,其凭借独有的特性在靶向治疗、分子影像、早期诊断及药物转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纳米颗粒的毒性作用是限制其临床应用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和毒性问题。
孙一文赵晋华
关键词:量子点纳米毒理学
^(18)F-FDG PET/CT与增强MRI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CT与MRI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妇科肿瘤患者,经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恶性肿瘤46例,良性肿瘤74例,术前均接受^(18) F-FDG PET/CT显像检查、MRI检查。比较良、恶性肿瘤病灶标准摄取(standard uptake value,SUV)最大值(SUVmax值)差异,计算^(18) F-FDG PET/CT及MRI检查诊断妇科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18) F-FDG PET/CT、MRI对不同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恶性肿瘤SUVmax值(9.85±3.97)高于良性肿瘤(2.39±1.28)(P<0.05);18 F-FDG PET/CT诊断妇科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5.65%)、特异度(95.95%)、准确度(95.83%)均高于MRI(80.43%、86.49%、84.17%)(P<0.05);^(18)F-FDG PET/CT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95.24%、94.44%)均高于MRI(71.43%、66.67%)(P<0.05),对卵巢癌的诊断符合率(85.71%)与MRI(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F-FDG PET/CT对妇科恶性肿瘤具有诊断价值,其诊断准确性优于MRI,可作为妇科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手段。
申景涛辛小燕贾支俊孙一文陈宇冯雪凤李宝新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18F-氟代脱氧葡萄糖MRI
GFR和B超评价单肾积水的临床价值
孙一文许守林冯雪凤
化疗前及中期PET/CT标准摄取值对淋巴瘤的预后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化疗前及化疗中期^(18)F-FDG PET/CT显像SUV最大值(SUVmax)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37例病理证实的DLBCL患者,化疗前及2~4个疗程化疗后行PET/CT检查,计算Ki67与SUVmax的关系,按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疗效及复发与否分组,比较均值、计算最佳临界值并行生存分析。结果:①Ki67和SUVmax正相关(P=0.002)。②各组SUV0max无显著差异。③IV期、IPI高危组SUV2~4max高于其他组(P=0.015、0.007);复发组SUV2~4max高于未复发组,但无统计学差异;SUV2~4max最佳临界值为3.05,以该值分组的PFS无统计学差异。④IV期、IPI高危及复发组ASUVmax及ASUVmax%均较低(P=0.009、0.002、0.022),ASUVmax≤3.6和ASUVmax%≤44.9%者PFS较短,且后者差异更显著(P=0.028、0.006)。结论:SUVmax与Ki67正相关;△SUVmax和△SUVmax%的预后价值高于SUV2~4max,且以后者更佳。
孙一文赵晋华乔文礼陈香邢岩宋建华
关键词:标准摄取值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发射型计算机
嗜酸性胃肠炎PET/CT显像一例
2014年
1 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14岁,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反复腹痛、腹泻4年就诊.患者4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上腹隐痛及腹胀,伴腹泻(黄色稀水样),约4~5次/d,每次腹泻量约100 ml,排便后腹痛腹胀无明显好转.患者无黏液脓血便,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肤黄、眼黄、尿黄.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并予抗结核治疗,但病情仍反复发作.到我院就诊前2月相同症状再次发作,当地医院行骨髓穿刺示“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并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足叶乙甙、地塞米松化疗2次,病情仍无好转.
孙一文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嗜酸性胃肠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