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宜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油田
  • 5篇双河油田
  • 5篇聚合物驱
  • 4篇层系
  • 3篇油藏
  • 3篇剩余油
  • 3篇特高含水
  • 3篇特高含水期
  • 3篇聚合物驱效果
  • 3篇含水
  • 3篇含水期
  • 3篇高含水
  • 3篇高含水期
  • 2篇调剖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下二门油田
  • 2篇矿场
  • 2篇储层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4篇孙宜丽
  • 3篇郑书伟
  • 3篇李岩
  • 2篇彭冠宇
  • 2篇吴莉玲
  • 2篇杜建明
  • 2篇王亚
  • 2篇邱坤态
  • 2篇何兰兰
  • 2篇陈凯
  • 1篇金东丽
  • 1篇张向红
  • 1篇苏建栋
  • 1篇张薇
  • 1篇皇海权
  • 1篇赵丽萍
  • 1篇刘瑜莉
  • 1篇刘文华
  • 1篇戴达山
  • 1篇沈德梅

传媒

  • 3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知识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内江科技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油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238断块多轮次调剖矿场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针对下二门油田泌238断块地层非均质性强、大孔道发育、平面上注水方向性强、纵向上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段窜流严重的开采现状,从构造、储层精细研究入手,揭示大孔道形成原因及分布区域。借助先进技术,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实现对大孔道的有效识别。结合油藏特点,进行了适合该区块的多轮次调剖技术研究,现场应用后,有效抑制了注入水平面窜流速度,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实现区块产能增加,综合含水下降,连续三年零递减,经济效益显著。
王亚孙宜丽王润明
关键词:水驱开发大孔道波及体积
中高渗油田特高含水期优势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2016年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调研的情况下,针对特高含水期中高渗油田存在油水井间低效无效循环水流通道,注水井注水利用率低的典型问题,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对于中高渗油田优势流场的几种典型的研究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特高含水期的老油田措施调整与剩余油潜带来帮助。
李岩孙宜丽张超
关键词:高含水期剩余油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油田经过聚驱开发,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零散,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地质综合分析技术,研究了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聚驱后配套高效挖潜对策:不均匀井网优化重组技术、平面液流转向技术、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等,实现了对不同类型潜力区的挖潜,这些配套技术应用于现场实际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其他油田改善聚驱后开发效果和进一步挖潜地下剩余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宜丽彭冠宇郑书伟杜建明黄用强陈凯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挖潜技术
古冲沟地貌控制辫状河型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评价
2023年
受古冲沟地貌控制的冲积扇,其地层空间叠置样式、沉积特征更为复杂,难以用现有模式指导沉积特征研究。以现代白杨河冲积扇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地震、岩心、测井、物性、含油性等资料,对春光油田沙湾组古冲沟地貌控制下的辫状河型冲积扇,开展了古地貌、岩相特征、微相展布等沉积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建立动态沉积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具有双通道古冲沟地貌特征,地层经历冲沟—填平—进积—退积的充填过程,具有不均衡沉积特点;受区域位置所限,仅发育扇中和扇端沉积亚相,早期为洪水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受古冲沟地貌控制,发育限制性的水道化扇体沉积,从扇中到扇端,具有重力流向牵引流沉积特征,晚期为洪退期,随着地层的填平补齐,发育非限制性的扇形沉积体,以漫流沉积为主;在沉积微相精细识别的基础上,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春光油田西北部,筛选出3个有利区,部署新井在古冲沟型冲积扇油藏中获得突破。研究成果丰富了对不同地貌控制的冲积扇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对古冲沟型冲积扇沉积特征研究有重要意义。
孙宜丽樊晓伊
关键词:有利储层春光油田准噶尔盆地
下二门油田断块油藏的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2003年
徐涛孙宜丽段秋红郑书伟王亚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断块油藏
改善二类储量聚合物驱效果动态调整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河南油田目前三次采油的主体是二类储量单元,针对二类储量单元采出程度高、综合含水高、聚驱见效迟缓的现状,开展了以提高二类储量聚合物驱见效比例、见效厚度、见效倍数为目的的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研究,寻求促进单元整体见效及特高含水区域见效的技术对策,形成了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过程控制"六项技术":合理配液配注技术、边水控制技术、浓度差异调整技术、聚窜控制技术、期封堵高含水层评价动用技术、聚驱适度提液技术。六项调整技术在现场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对其它同类单元的开发可提供经验借鉴。
刘瑜莉孙宜丽何兰兰金东丽吴莉玲赵丽萍
关键词:二类储量聚合物驱
二元复合驱矿场驱替过程中驱剂运移特征研究——以双河油田438Ⅰ、Ⅱ层系为例
2014年
双河油田438Ⅰ、Ⅱ层系是河南油田第一个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块,2009年6月开始调剖,2010年1月注入二元主体段塞。根据油井产出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见效特征等,研究了矿场驱替过程中驱剂运移特征,将区块见效类型划分为三种模式:色谱分离式、聚表先分离后同步式、聚表未分离式,并通过典型井分析了三种模式的生产特点。
吴莉玲孙宜丽张向红贾兰杜慧卿何兰兰
关键词:双河油田二元复合驱运移特征
厚层油藏隔夹层建模技术在安棚主体区的应用
2020年
针对因常规建模方法无法精准描述厚层油藏隔夹层展布,从而制约剩余油预测和开发方案制定的问题,利用钻井高分辨率的地质信息,提出了一种厚层油藏隔夹层建模新技术。以赵凹油田安棚主体区核三段Ⅳ油组2小层为例,通过调整砂泥岩分层层位,以砂岩顶底界面作为新的分层层位,刻画砂体隔夹层分布;采用赋值与序贯指示结合的"相"约束"相"的方法,建立隔夹层展布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相控参数建模技术建立的物性分布模型,与水下扇沉积的储层物性特征吻合程度较高,能够客观地反映储层隔夹层的空间展布,为后续油藏工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戴达山邱坤态孙宜丽马培申黄永强张薇
关键词:隔夹层沉积相三维地质模型
聚合物驱前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单井调剖为主的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聚合物窜流问题。为了抑制聚合物的窜流,改善聚驱效果,2004年以后,河南油田所有进行聚驱的6个区块都应用了聚驱前区块整体调剖技术,127口注聚井中调剖89口井,调剖率70.1%,调剖半径50~65m,达到大剂量深度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要求。调剖后注入压力上升、视吸水指数下降、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在注入聚合物浓度(1500mg/L)高于其他未进行区块整体调剖聚驱区块(1000mg/L)的条件下,区块产出液聚合物浓度大幅度降低,第3年区块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从355mg/L下降到150mg/L,有效期可以维持3年以上,这是单井调剖无法达到的效果。聚驱前进行深度区块整体调剖可以解决注聚合物过程中聚合物窜流的问题。
孔柏岭刘文华皇海权盛海燕孙宜丽
关键词:聚合物驱区块整体调剖吸水剖面
双河油田V上层系高温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应用研究
2008年
双河油田V上层系是河南油田第一个高温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单元,地层温度80.3℃,在注聚前加大井网调整力度,注聚过程中加强对整个区块的开发历史,注水推进方向,窜流规律研究,对注聚井采取“一井一制”注入,运用深度调剖,动态调配,压裂改造,酸化解堵等手段,促进聚合物驱效果不断扩大,为高温油藏的聚合物驱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孙宜丽杜建明郑书伟沈德梅陈凯
关键词:聚合物驱高温油藏双河油田层系注聚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