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澍

作品数:62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文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文学
  • 11篇代文
  • 8篇小说
  • 7篇现代文
  • 7篇现代文学
  • 7篇《甲寅》
  • 6篇章士钊
  • 5篇当代文学
  • 5篇学术
  • 5篇文化
  • 5篇文体
  • 5篇无政府主义
  • 4篇文学研究
  • 3篇新文化
  • 3篇新文学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中国现当代
  • 3篇中国现当代文...
  • 3篇文本
  • 3篇文言

机构

  • 31篇河南大学
  • 24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56篇孟庆澍
  • 1篇陈平原
  • 1篇陈世骧
  • 1篇龙扬志
  • 1篇张光昕
  • 1篇季剑青
  • 1篇欧阳哲生
  • 1篇刘勇
  • 1篇解志熙
  • 1篇冯雷
  • 1篇陆胤
  • 1篇刘禾
  • 1篇孙晓娅
  • 1篇张丽华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文学...
  • 4篇文学评论
  • 3篇艺术广角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3篇汉语言文学研...
  • 3篇励耘学刊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观念之争的背后——翻译与五四文体新秩序的建立
2006年
重新审视“五四”时期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之间的论争,我们会发现,在围绕“文学之用”的观念辩驳之后,翻译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在持续的译介过程中,创造社通过翻译进入新文学的生成空间,支撑起以张扬个性为标识的浪漫主义的理论话语体系,为初生的白话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体式,改变了新文学偏重写实主义的原初文学资源架构,进而建立了与文学研究会“双峰并峙”的文学新秩序。
孟庆澍
关键词:翻译文体写作
大历史与小人物——略谈《十月围城》的历史观被引量:4
2010年
任何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或者说任何一部影片,都无法回避历史观的问题。每位导演都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哪怕他是个纯粹的商业片导演。很多商业大片为人所诟病,往往不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事实上,它们在这方面通常是技术过剩——而是因为它们扭曲变形、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的历史观念。与之相反,《十月围城》可谓是近年来少见的市场与口碑双赢的一部大制作,
孟庆澍
关键词:历史观念围城小人物历史题材商业片
论胡秋原的文艺观:兼及他与"左联"的论争
胡秋原的文艺观及其与"左联"的论争是许多论文曾涉及过的论题,但人们对此一问题的论述尚不够深入、全面.该文立足于当时的语境之中,试图从分析胡秋原文艺观的具体内容入手,梳理其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胡秋原的文艺观及其与"左联...
孟庆澍
关键词:胡秋原文艺论争普列汉诺夫
沈从文史料三则被引量:1
2016年
一、答《大公报》记者问①鸭子(戏剧集)及蜜柑(小说集)。民国十六年出版,蜜柑是一个教授的故事,收在这集中。②《蜜柑》是余上沅太太陈衡粹画的封面,由徐志摩拿回新月书店出版,鸭子在北新由李小峰以一百大洋买去的,那时一百大洋可过十个月的苦日子。
孟庆澍
关键词:史料《大公报》小说集鸭子
“‘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无政府主义与钱玄同的激进主义语言观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以钱玄同为中心,讨论了无政府主义与近代以来语言文字改革理论的关系,称之为“激进主义语言观”,并通过考察两次“废除汉字、改用世界语(万国新语)”的历史论争,对文学革命论的语言意识形态根源进行了发掘。作者认为,世界语内在的“世界主义”理想以及无政府主义对世界语的注重,使启蒙主义者在接受世界语的同时也承继了它的空想主义精神。因此,就本质而言钱玄同的语言文字革命论属于“乌托邦的语言观”。尽管如此,它仍对现代汉语改革运动和文学革命产生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孟庆澍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激进主义语言观钱玄同启蒙主义革命论
知识分子及其问题——也谈阎连科的《风雅颂》
2010年
显而易见,《风雅颂》关注的是知识分子及其问题。尽管阎连科在后记中决然否认这部小说是"朝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光亮的脸上吐了一口恶痰",声明它只是写了自己"漂浮的内心";但主人公杨科那句神经兮兮的口头禅——"我是知识分子、专家教授".
孟庆澍
关键词:当代知识分子风雅口头禅主人公
从来人间烟火——张莉与她的文学批评
2015年
在这世界上,叫张莉的人有很多。她可能是个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可能是个小学老师,可能是位舞蹈演员,可能是位主持人,也可能是个护士……这名字是如此朴素平凡,以至于我常会联想起茫茫人海、人头攒动。即使是写作者,叫这个名字绝对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总要有张爱玲那样的天才,才能把一个泯然众人的名字变得风华绝代,把路人甲变成文学史的女主角。
孟庆澍
关键词:文学批评女性文学研究贾平凹小说《废都》散文化
理论的行囊,或在批评的路上——刘大先与他的学术之旅被引量:3
2013年
引言思前想后,还是先从与大先的结识谈起。
孟庆澍
关键词:学术水准学术评价
《甲寅》与《新青年》渊源新论
2010年
章士钊的《甲寅》杂志(1914-1915)与《青年杂志》(《新青年》)颇有渊源。据笔者考证,《甲寅》作者中至少有16人曾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其主要政论作者如高一涵、易白沙、李大钊、刘叔雅等,成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的基本班底;在《甲寅》偶露峥嵘的胡适、吴虞,则成了《新青年》的骨干。笔者试图从杂志形成、发展的外部因素,
孟庆澍
关键词:《甲寅》渊源《青年杂志》章士钊
欧化的古文与文言的弹性——论“甲寅文体”兼及与新文学的关系被引量:10
2012年
作为民初政论的代表,甲寅文体承担了文学媒介发生变化之后文言散文的新功能,在章法和文法两方面体现出欧化倾向,展示了古文的某种"弹性"。它与新文学虽立场不同,却有深刻的历史联系,即对文体逻辑性的追求及其背后的文法学等近代学科体系的接受、阐释与建构。它们采取了共通的知识生产策略和模式,也遭遇共通的悖论式困境。这一事实形象地说明了以文法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知识体系在进入晚清文化语境之后,如何被不同背景的写作者接受并加以改造,既激发出传统知识形态(古文)的内在活力,也推动建构了新的知识体系(新文学)。
孟庆澍
关键词:文法新文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