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桂香

作品数:17 被引量:18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骆驼刺
  • 4篇疏叶骆驼刺
  • 4篇塔克拉玛干沙...
  • 3篇植物
  • 3篇水分
  • 3篇土壤
  • 3篇种子
  • 3篇种子出苗
  • 3篇灌溉
  • 3篇灌溉量
  • 3篇光合特性
  • 3篇不同灌溉
  • 3篇不同灌溉量
  • 3篇出苗
  • 2篇沙埋
  • 2篇生理特征
  • 2篇生理指标
  • 2篇生物量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新...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安桂香
  • 16篇曾凡江
  • 15篇刘镇
  • 14篇刘波
  • 7篇张晓蕾
  • 5篇张利刚
  • 4篇李海峰
  • 3篇袁娜
  • 3篇孙旭伟
  • 2篇高欢欢
  • 2篇雷加强
  • 1篇郭海峰
  • 1篇刘波
  • 1篇徐新文
  • 1篇贺俊霞
  • 1篇鲁艳
  • 1篇桂东伟
  • 1篇李生宇
  • 1篇黄彩变
  • 1篇靳正忠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3篇草业学报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胡杨种子出苗对沙埋和供水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5
2011年
为探讨胡杨种子出苗对沙埋和供水条件的响应,对其进行0 cm、0.2 cm、0.3 cm、0.5 cm4个沙埋深度和4.4 mm、8.8 mm、17.6 mm、22.1 mm、26.5 mm5个供水处理。结果表明:①沙埋深度、供水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出苗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供水条件一致时,种子出苗的适宜埋深为0~0.3 cm,埋深为0.5cm时出苗率为0;③埋深0 cm和0.3 cm时,每天供水量17.6 mm和每两天供水量22.1 mm下的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埋深为0.2 cm时,每天供水量8.8 mm和每两天供水量26.5 mm下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供水量(P<0.05);④胡杨种子出苗较为适宜的沙埋深度和供水量条件是埋深0.3 cm、每天供水量17.6 mm或每两天供水量22.1 mm。
安桂香曾凡江刘波刘镇张晓蕾
关键词:沙埋深度水分种子出苗率
胡杨种子出苗对沙埋和供水条件的响应
为探讨胡杨种子出苗对沙埋和供水条件的响应,对其进行0cm、0.2cm、0.3cm、0.5cm4个沙埋深度和4.4mm、8.8mm、17.6mm、22.1mm、26.5mm 5个供水处理。结果表明:①沙埋深度、供水量及两者...
安桂香曾凡江刘波刘镇张晓蕾
关键词:沙埋供水条件
3种保水措施影响下的风沙土水盐及地温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保水措施(覆膜、覆沙、喷施Guilspare)和裸地(对照)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耕作层温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采取保水措施能够抑制土壤蒸发,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同时,还能起到抑制土壤盐分表聚的作用,明显地改变了风沙土水盐空间分布,降低表层盐分被淋溶至林木根系层的概率。保水措施对剖面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覆膜处理下5~20 cm土壤温度最高,其他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随深度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对地温日变幅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变化而变化。5 cm土层地温日变幅为:覆沙>覆膜>抑制剂>裸地;5~20 cm土层地温日变幅为:覆膜>覆沙>抑制剂>裸地。覆膜处理下垂直剖面地温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p<0.01),抑制剂显著的高于对照(p<0.05),覆沙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孙旭伟李生宇靳正忠徐新文安桂香
关键词:风沙土土壤盐分保水措施沙漠公路
不同干扰方式对疏叶骆驼刺形态特征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为研究区,研究了春季砍伐、秋季砍伐和春季火烧等干扰处理对绿洲-沙漠过渡带的自然植被疏叶骆驼刺形态特征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火烧降低了疏叶骆驼刺的株高、冠幅和生物量,不利于疏叶骆驼刺植被的恢复和再生;不同时间砍伐对疏叶骆驼刺植被恢复和再生的影响差异较大.春季砍伐使疏叶骆驼刺株高、冠幅和生物量降低,叶片生物量、刺的长度和直径增加.秋季砍伐使疏叶骆驼刺株高和冠幅降低,但分枝数量和生物量增加.秋季适度的砍伐有利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疏叶骆驼刺的保护.
李海峰曾凡江桂东伟安桂香刘镇张利刚刘波
关键词:砍伐疏叶骆驼刺地上部生物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不同灌溉量的响应被引量:15
2012年
水是荒漠生态系统中首要限制因子。由于水分限制程度不同,植物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沙漠-绿洲过渡带,设计了0mm(处理A)、100mm(处理B)、200mm(处理C)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展开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处理A比处理B和处理C地下生物量均有所增加;不同灌溉条件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根冠比均小于1,随灌溉量的减少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根冠比从0.19增加到0.32;即头状沙拐枣通过改变根系生物量分配适应水分条件变化。②随灌溉量的减少,头状沙拐枣幼苗主根垂直深度和水平根幅均呈增加趋势。处理A时,头状沙拐枣幼苗根系深度达180cm以上,处理B和C的根系深度均低于160cm,表明头状沙拐枣幼苗通过根系的伸长生长来适应水分减少。③在生长过程中,头状沙拐枣通过老同化枝枯落适应土壤水分减少。④株高和冠幅随着灌溉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基径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地上生长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刘镇曾凡江安桂香刘波李海峰张利刚高欢欢
关键词:生物量分配灌溉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种果树幼苗光合及抗逆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于2010年7~8月份,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人工种植的桑树(Morus albaL.)、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L.)和杏树(Prunus armeniacaL.)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在相同生境条件下光合响应特征、水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用隶属函数值法对3种果树幼苗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种果树幼苗光响应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当光合有效辐射(PAR)在0~200μmol.m-2.s-1之间变化时,净光合速率(A)随着PAR的增大呈直线增大,当PAR〉200μmol.m-2.s-1时,A随PAR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2)3种果树幼苗的光响应参数最大光合速率(Amax)、曲角(K)、表观量子效率(φ)、暗呼吸速率(Rday)、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光合色素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桑树具有最大的Amax、φ、Rday和叶绿素含量,而杏树的LSP最高,LCP最低,因此桑树具有最大的光能利用效率,而杏树能更有效地利用强光进行光合作用;(3)3种果树幼苗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除沙枣和杏树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含量差异在3种果树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4)在本研究期间3种果树的抗逆性表现为沙枣〉桑树〉杏树。研究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的3种果树幼苗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体现了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致性,但是各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差异所导致。
张利刚曾凡江刘波刘镇安桂香李海峰袁娜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果树生理指标光合特性
不同干扰方式对疏叶骆驼刺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本实验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置春季刈割、春季火烧、秋季刈割、对照4个处理,研究干扰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秋季刈割叶片长宽比、叶片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叶片进行能量交换、物质积累的能力最强。2)不同干扰方式均降低了疏叶骆驼刺株高,不利于疏叶骆驼刺的恢复与再生,3种人为干扰方式比较秋季刈割骆驼刺再生能力最强。3)秋季刈割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3种干扰在生理上降低了疏叶骆驼刺受外界逆境的损害,秋季刈割抗逆性最强。因此,秋季适度刈割是疏叶骆驼刺最佳的保护性利用措施。
高欢欢曾凡江鲁艳刘镇安桂香刘波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生理特征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不同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法,对柽柳、胡杨、骆驼刺和沙拐枣林地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监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农田区和荒漠区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各林地0—2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生长季内9月和10月份土壤表层含水量明显大于其它月份。一次强降雨对土壤表层含水量有所补给,对深层土壤影响较小。总体而言,土壤蓄水量(0—250cm)在月季间差异不大,均维持在120—140mm之间,但各林地有所差异,表现为:胡杨>柽柳>骆驼刺/沙拐枣。对整个生长季而言,4种植物蒸散强度呈现出:胡杨>沙拐枣>柽柳>骆驼刺,且6月份蒸散强度最大。农田区和荒漠区0—100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基质势间幂函数拟合效果好。研究成果可为该区今后植被保育及生态用水提供理论参考。
安桂香曾凡江孙旭伟刘波刘镇张晓蕾
关键词:土壤水分植被建设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深根植物根系生态学研究
曾凡江雷加强刘波陈宝军郭海峰冯坚冰万海鹏刘镇安桂香
由于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根系生态学研究成为生态学过程研究中的“瓶颈”,也是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探索并建立能普遍应用(特别是能适用于生长在干旱区的荒漠植物)的根系研究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骆驼刺的根...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系统
不同供水量和种子处理对疏叶骆驼刺种子出苗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疏叶骆驼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优势植物种,也是当地防风固沙和草食家畜重要草种。本研究通过人工控制试验,设置6个水分梯度(4.4,8.8,13.2,17.7,26.4,35.4mm/d)和4个种子处理(对照,水分浸泡24和48h,98%浓硫酸浸泡20min),研究疏叶骆驼刺种子的出苗特征。结果表明,疏叶骆驼刺种皮对种子出苗有抑制作用;对于当年成熟的种子,水分浸泡是较佳的处理方式,浓硫酸浸泡20min对于前一年成熟的种子出苗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照处理的种子在13.2mm/d供水量时,达到最高出苗率,水分浸泡24,48h和浓硫酸浸泡20min处理后的种子都在4.4mm/d供水量时出苗率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处理最佳供水量有所降低;在供水量为4.4和8.8mm/d时,经过处理的种子开始萌发所需时间较对照处理缩短1~4d。疏叶骆驼刺种子有较长的出苗期,种子出苗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这对于塔南地区植物种子萌发过程规避风险,提高种子萌发成功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刘镇曾凡江刘波安桂香张晓蕾李绣东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种子处理供水量出苗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