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颖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小儿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评价和存在的问题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的三种检测方法的评价和分析,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及早治疗,缩短病程。并对检测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通过跟踪走访观察,就支原体的三种检测方法而言,目前的支原体检测方法还是比较实用的。
- 徐桂霞蔡胜男韩桂文安科颖费腾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免疫法培养法
- 首报Phialophora expanda致着色芽生菌病伴CARD9缺陷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是一种由暗色真菌引起的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在我国北方其致病菌主要是卡氏枝孢瓶霉( Cladophialophora carrionii ),南方主要是单梗着色霉( Fonsecaea monophora )和裴氏着色霉( Fonsecaea pedrosoi ) [1-2] 。国内外目前尚未有CARD9缺陷致着色芽生菌病的报道;此外,国内尚无扩展瓶霉( Phialophora expanda )感染引起着色芽生菌病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 P.expanda 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伴有CARD9缺陷。
- 黄晨单文娜安科颖李琛陈润泽王晓雯张逸宋营改万喆李若瑜
-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
-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合并吸入性肺炎(AP)时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兔各5只,将胃液和胆汁注入实验组幼兔的气管内,复制成动物模型。对两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对BALF的细胞和非细胞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BALF的细胞总数明显增多(P<0.001),以中性粒细胞为主(P<0.001),巨噬细胞体积增大、并充满脂质。总蛋白明显增多(P<0.001)。结论DGER合并AP时,胃酸和胆汁酸对肺脏有直接损伤作用;炎性细胞和炎症介质有间接损伤作用。BALF的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徐桂霞杜巍蔡胜男安科颖韩桂文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
- 近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变迁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我院自2005年以来,近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变化情况,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2005~2010年,6年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计619株菌进行药敏分析,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SBLs筛选试验及确认试验按照美国CLSI相关标准进行,结果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6年来,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从45.5%上升至68.4%。6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合计产ESBLs率为56.1%。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所有大肠埃希菌中耐药率呈增长趋势。结论 6年来,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虽然这次监测没有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菌株,但是也应引起重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所有大肠埃希菌中耐药率呈增长趋势,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是否有新的耐药机制存在。
- 徐桂霞安科颖于玲费腾申莹莹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TS400C血凝仪临床应用及评价
- 2008年
- 目的:全面评价TS400C血凝仪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400C血凝仪对80份临床标本进行分析。结果:TS400C血凝仪检测PT、APTT、TT及FIB四项指标较为理想。结论:血凝分析仪性能良好,所检测项目的结果可靠,完全能满足临床试验室的要求。
- 徐桂霞尤敏韩桂文蔡胜男安科颖
- 关键词:血凝仪血凝四项
- Sysmex KX-21N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及评价
- 2008年
- 目的:对sysmex KX-21N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使用评价。方法:采用随机选择方法对该机器进行批内精密度、相关性、对比性进行了测试。结果:仪器精密度试验,批内CV值在0.61%~3.5%之间,用全血法和预稀释法试验相关性比较,各指标相关系数在0.9406~0.981之间。结论:该仪器主要指标评价结果符合设计性能,适用于我院检验科常规血液分析。
- 徐桂霞尤敏韩桂文安科颖蔡胜男
- 关键词:批内精密度
- 2010年临床分离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2010年临床分离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了解本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流行情况。方法:运用WHONET5.4软件对2010年分离的常见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0年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前三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2.22%、43.75%,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1%、3.6%、2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38.9%、0%。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7.9%、14.3%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8%、5%、0%、4.8%。结论:本地的耐药情况与全国其他地方有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耐药监测,特别是对ESBLs的监测更为重要,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帮助控制耐药株的不断出现。
- 徐桂霞韩桂文蔡胜男安科颖张鑫
-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药敏
- 153例皮损组织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 单文娜安科颖李琛柳曦光
- 颜面螨虫感染伴睑缘炎一例
- 单文娜安科颖柳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