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合
  • 5篇前牙
  • 4篇前牵引
  • 3篇前牙反[牙合...
  • 3篇矫治
  • 3篇错[牙合]
  • 2篇软组织
  • 2篇细胞
  • 2篇口腔
  • 2篇畸形
  • 2篇ANGLE
  • 2篇ANGLEI...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图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指导
  • 1篇修复术

机构

  • 14篇兰州军区兰州...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474...

作者

  • 14篇宋卫东
  • 8篇刘红
  • 4篇李建学
  • 4篇段银钟
  • 4篇杨振华
  • 3篇李璇
  • 3篇马丽霞
  • 2篇杨勃
  • 2篇张海军
  • 2篇刘兰忠
  • 2篇田文燕
  • 2篇丁莉
  • 2篇王春英
  • 2篇刘杨
  • 1篇陈杰
  • 1篇曹永彩
  • 1篇陈亚男
  • 1篇梁其彬
  • 1篇戴娟
  • 1篇刘晓辉

传媒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5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践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5年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杨勃刘兰忠宋卫东曹永彩
关键词:纵折牙髓室根管治疗铸造全冠
前牵引矫治前牙反对颅面硬组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前牵引矫治AngleⅢ类功能性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的稳定的头颅参考系统,对15例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片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结果15例前牵引治疗的患者侧貌改善较慢,前牵引对上前牙及对上牙槽的作用大,对上颌骨矫形作用并不大。下颌Go点及Pg点位置几乎没有改变,下颌骨发生向后下的顺时针旋转。结论前牵引产生的主要变化在上颌,主要是牙槽改变和较少的骨矫形。
刘红宋卫东梁其彬田文燕马东阳李璇
关键词:前牵引前牙反[牙合]硬组织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对软组织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临床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以期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软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较快改善了侧貌外形。反式TBA组对下颌软组织的影响较大。结论:认为反式TBA联合前牵对上下颌软组织作用均较大,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
刘红杨振华段银钟刘兰忠李建学宋卫东
关键词:前牵引ANGLE软组织
腭裂修复术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综合序列治疗腭裂是目前国内外的主流治疗方式,腭裂整复手术是该序列治疗的第一步,为正常吸允、吞咽、语言、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1].但在手术未能解决全部问题时,患儿与家属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247例腭裂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和术后语音改善的心理指导,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丁莉刘晓辉宋卫东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整复手术心理指导吞咽听力家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患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CTLA-4+49A/G,-318C/T基因型在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进而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55例慢性牙周炎,48例侵袭性牙周炎以及80例健康对照者中CTLA-4+49A/G,-318C/T基因型频率,统计分析其在慢性牙周炎及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差异性。结果:CTLA-4+49等位基因G及基因型GG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无显著差异;而无论在慢性牙周炎还是侵袭性牙周炎中CTLA-4-318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CTLA-4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CTLA-4+49等位基因G及基因型GG是慢性牙周炎的易感因子;此外,CTLA-4-318C/T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无关。
宋卫东马丽霞王春英刘杨
关键词:牙周炎CTLA-4基因多态性
烤瓷修复中基牙的牙髓病变临床观察和分析
2006年
丁莉陈杰宋卫东
关键词:口腔科学烤瓷修复牙髓病变基牙
牙列散在间隙的综合治疗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法:临床矫治错畸形伴牙列散在间隙共60例,通过正畸与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义齿修复的数量。结果:不同原因引起的散在间隙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纠正存在的不良舌习惯。结论:存在牙列散在间隙时不应盲目固定义齿修复,应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用正畸的方式解决,以避免或减少固定义齿修复的数量。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牙列散在间隙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
刘红宋卫东田文燕李建学李璇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AngleIII类前牙反对TMJ影响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AngleIII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进行颞颌关节方面研究,以期从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并与前牵引组及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未发现一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A值及P值变化均较明显,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联合组及反式TBA组髁突发生明显后下移位,前牵引组变化较小。结论:适当持续性矫治力不会对颞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联合组全天作用引起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前牙反锁结的快速解除并结合将前伸的髁突、下颌诱导后退,有利于恢复和建立后牙正常的ICP,真正实现牙位、肌位、关节位的协调一致,此对于矫治前牙反牙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刘红段银钟杨振华张海军宋卫东杨勃
关键词:前牵引颞颌关节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AngleIII类前牙反的肌电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III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进行肌电研究,探讨在矫治过程中咀嚼肌功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以期从咀嚼肌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调查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治疗前、中、后肌电活动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姿势位TA、DA、MM肌电值(MCV)明显下降;反牙合时下颌前伸位TA及DA存在异常的肌电活动,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退位MM、TA及DA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明显下降;反牙合解除后紧咬及双侧咀嚼运动MM、TA及DA肌电水平明显增加。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全天作用可引起神经肌肉的适应性改建。
刘红宋卫东段银钟杨振华戴娟陈亚男
关键词:前牵引
错畸形伴有缺牙及TMJDS综合治疗的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法:临床矫治错畸形伴缺牙及TMJDS共38例,不同的错畸形选择不同的方式打开咬合,比如平斜导、改良固定反式TBA和垫等,可在矫治错畸形的同时有效直立倾斜牙、压低伸长牙以及同期的TMJDS的治疗。结果:不同的错畸形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直立缺牙两侧的倾斜牙,并压低对颌伸长的牙齿。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治疗TMJDS。结论: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口内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
刘红宋卫东刘延军李璇李建学
关键词:缺牙TMJDS[牙合]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