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宋小龙

宋小龙

作品数:60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冶金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冶金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回收
  • 13篇生命周期评价
  • 12篇生命周期
  • 11篇电池
  • 10篇废弃物
  • 9篇电子废弃物
  • 7篇资源化
  • 5篇碳排放
  • 5篇退役
  • 5篇垃圾
  • 5篇废旧
  • 5篇废物
  • 4篇动力电池
  • 4篇有价金属
  • 4篇元器件
  • 4篇情景分析
  • 4篇锂电池
  • 4篇垃圾分类
  • 4篇混合酸
  • 4篇火法

机构

  • 47篇上海第二工业...
  • 20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上海新金桥环...
  • 3篇北京京环智慧...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电子技术...
  • 1篇北京玉成园林...
  • 1篇浙江省生态环...

作者

  • 60篇宋小龙
  • 28篇庄绪宁
  • 24篇白建峰
  • 20篇王景伟
  • 18篇杨建新
  • 15篇顾卫华
  • 14篇吕彬
  • 12篇赵静
  • 11篇张承龙
  • 10篇吴雯杰
  • 10篇黄庆
  • 9篇苑文仪
  • 4篇曾广圆
  • 3篇刘晶茹
  • 3篇李博
  • 3篇马恩
  • 3篇陈钦
  • 2篇赵丽娜
  • 2篇刘倩
  • 2篇徐成

传媒

  • 5篇上海第二工业...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生态经济
  • 2篇环境工程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稀有金属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4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特征信息演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特征信息演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对典型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过程涉及多维特征信息进行演示,包括:接收指令确定电子废弃物种类与型号;从数据库调取并以图文形式展示特定电子废弃物的拆解产物类别、重量及环...
宋小龙黄庆白建峰
文献传递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迅速增长和累积所导致的环境与安全问题,以及其所蕴含的可观再生资源价值,已引起政府部门、产业界、学者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工业固体废物在产生、贮存、运输、再循环和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中,对水体、土壤、大气和人体健康等多方面都存在潜在环境影响。总结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管理的主要模式,并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别从现状分析、产量预测、资源化技术、管理方案等4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力求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宋小龙吴雯杰杨建新王景伟杨义晨
关键词:环境管理工业固体废物可持续管理
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下废铅酸蓄电池物质流过程与碳减排效益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2022年
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确立了我国铅酸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的实施路径。在危险废物管理框架下,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改变了废铅酸蓄电池的物质流过程,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效应变化也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以贵州省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系统模拟,采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特征、物质流过程和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在集中收集与跨区域转运制度实施前,83.3%的废铅酸蓄电池进入再生铅企业,16.7%流入非正规处理企业,回收处理1 t废铅酸蓄电池的碳减排效益为923.1 kgCO_(2)eq。开展情景分析发现,相对于无政策驱动的基准情景,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优化情景均能提升废铅酸蓄电池进入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的比例,且碳减排效益分别提高到994.44和953.53 kgCO_(2)eq·t-1。这表明,基于EPR政策驱动的系统情景具有环境正效应,可作为当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系统完善和政策优化的方向。
陈巧宋小龙李建西庄绪宁庄绪宁丁猛
关键词:废铅酸蓄电池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
基于LCC的废弃CRT电视机污染控制成本分析
2016年
污染控制成本核算是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也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持续改进的关键依据。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以废弃CRT电视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回收处理过程污染控制成本与回收处理总成本的核算。结果显示,废弃CRT电视机回收处理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成本为3.03元,仅占回收处理总成本170.64元的1.78%。研究结果可望为促进我国处理基金补贴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吕彬宋小龙吴雯杰杨建新
关键词: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炼铁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与筛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确定高炉炼铁技术(BF)、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和熔融还原炼铁技术这3类主要炼铁技术的可持续性,选择了8种具有代表性的炼铁技术,在确定系统边界、构建指标体系、综合集成赋权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炼铁技术的可持续性进行排序,并采用拉氏加法分解分析了影响炼铁技术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8种炼铁技术的可持续性排序为MIDREX>COREX-DR>ITmk3>FASTMET>COREX C-3000>FINEX>BF>HISMELT(竖炉)。(2)环境排放(吨铁SO2排放、吨铁危险废物产生和吨铁颗粒物排放)、二次能源回收与利用(吨铁回收能源消耗、吨铁余能回用潜力)以及铁产品品质(吨铁磷含量、吨铁硫含量)等已成为制约炼铁业可持续性的重要瓶颈,也是炼铁技术研发和工艺选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3)可以尝试新的炼铁模式——COREX C-3000与MIDREX联合炼铁技术,将其作为发展非高炉炼铁技术的重点方向。
陈翠良杨建新陈波宋小龙吕彬
关键词:炼铁技术可持续性
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能耗与碳足迹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以废弃手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能耗和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手机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足迹分别为-1069.86MJ和-60.38kg CO_2-eq.再生材料产出是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生命周期能耗和碳足迹最主要的贡献来源,其对能耗和碳足迹的贡献分别为88.3%和96.8%.敏感性分析显示,提高互联网在线回收平台的日回收量及拆解部件和元器件的再使用比例,可有效降低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能耗和碳足迹.
宋小龙李博吕彬陈钦白建峰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废弃手机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
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火法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21年
废锂离子电池兼具资源化价值与环境危害双重属性,故对其进行有价资源的二次回收再生,并同时实现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火法技术因其处理流程短、高效、易工业化应用等特点,已成为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化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基于高温条件下的化学转化,实现有价金属Li、Co、Ni等的回收或资源化再生。系统介绍了火法技术在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化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包括电极材料解离、有价金属冶炼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再生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技术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火法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李之钦庄绪宁庄绪宁李斐宋小龙顾卫华白建峰
关键词: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金属回收
上海市生活垃圾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4年
在生活垃圾分类背景下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体系逐步完善,生活源废塑料回收再利用量获得极大提升。通过现场调研与统计资料分析,对当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废塑料分类回收现状、再利用技术进行分析梳理,结果显示当前生活垃圾废塑料回收类别以PET、PP为主,分别占总回收量的45.3%和30.7%;另有近30%具有回收价值的废塑料未被回收,主要以PP和PET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进一步完善分类回收标准与补贴政策、推动PET同级利用等回收技术创新、强化宣传教育与主体监管等优化策略,以期促进废塑料回收与再利用行业进一步发展。
戴军范帅康庄绪宁宋小龙赵静白建峰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废塑料再利用技术
电脑的应用软件界面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脑的应用软件界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对六种典型电子废弃物的关键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演示。;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主视图的图形用户界面内容。;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
宋小龙余飞齐
文献传递
一种从废LED封装中回收稀贵金属元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废LED封装中回收稀贵金属元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对废LED封装进行“热处理‑研磨‑筛分”预处理,使得LED中有价金属获得有效解离与初步富集,其中Cu、Fe、Ni、Zn等金属高浓度富集于大粒径物...
庄绪宁李商略李之钦白建峰顾卫华王景伟宋小龙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