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斗贵
-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薄互层低渗油藏复合分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 针对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储层薄、跨度大的特点,通过开展复合分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综合了机械分层与投球分层、限流分层的优点,满足了大跨度井的分层压裂改造;针对机械分层压裂解封难存在的不足,通过改进封隔器坐封方式和挡砂工艺...
- 满文华李宏忠宋斗贵高强郭宝民
- 关键词:薄互层
- 液压封隔器自验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该文重点论述了该工艺技术的方案设计、组成、技术特点、现场试验等情况。该工艺技术的应用,能减少无功生产,有效提高采油时率和采油速率,是高含水油田分层卡堵水和生产中动态检测的有效技术之一。
- 柴国兴曹雪梅李文波王登庆宋斗贵
- 关键词:封隔器管柱
- 敏感性稠油藏防膨注水开发的前期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 2004年
- 郑408块沙三上砂岩稠油油藏弱水敏,中等碱敏,弱速敏,弱酸敏,弱盐敏,供液已严重不足,需补充油层能量。地层水CaCl2型,矿化度20g/L。筛选了一种粘土稳定剂OCP 02,50℃时在地层岩心中注入1PV的2%~10%OCP 2溶液后用蒸馏水驱替时,渗透率保留率高达96%~99%。选择同为CaCl2型、矿化度19g/L的王庄潜山地层水为注入水源。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在50℃下注入潜山水25PV时岩心渗透率下降达63 2%;注入2%OCP 02溶液1PV后再注200PV潜山水,渗透率下降仅6 3%;1PV的2%OCP 02溶液与200PV潜山水交替注入可使岩心渗透率大体维持恒定;在潜山水中加入0 01%OCP 02连续注入300PV后渗透率下降不到10%。选定的最佳防膨注水方案为:用2%OCP 02溶认处理近井地带,连续注入含0 01%OCP 02的潜山水,控制注水流量小于速敏下限(3 21m3/d·m),每注完300PV后用2%OCP 02溶液强化处理一次。这一防膨注水开发方案已投入现场试验和应用,初期注入压力为3~5MPa,2 5~2 0年后为9 0~9 5MPa,油井产液量、产油量、动液面上升,含水下降,开采速度增大。图3表5参5。
- 宋斗贵朱桂林李金发崔海平
- 关键词:注水开发稠油藏敏感性岩心渗透率岩心流动实验近井地带
- 井下不动管柱换层采油工艺技术被引量:6
- 2004年
-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存在的综合含水高、层间干扰矛盾突出等问题,研究了井下不动管柱换层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集找水、卡水于一体,可满足1~4个层段任意换层生产的需要,不仅提高了机械卡水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增加了油井产量,充分挖掘了非主力层的潜力;而且减少了作业井次,降低了作业成本,减轻了油层的污染伤害.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崔海平李金发宋斗贵陈新民柴国兴
- 关键词:采油工艺油井产量层间干扰油田开发油层主力
- 尚店东四东五深部调驱工艺研究与应用
- 尚店油田东四东五单元区块水淹严重,长期高含水开发,层内、层间、平面开发矛盾突出,目前动态调配等各种调整手段均无效。针对该阶段开发矛盾,对尚店东四东五开展深部调驱工艺研究,配套与东四东五地层相适应的深部调驱体系及调剖工艺,...
- 郭宝民宋清新李宏忠宋斗贵满文华隋伟鹏
- 关键词:水淹
- 断块油田最佳生产方式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以樊15井组6°层为研究对象,在油藏数值模拟该断块水驱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了该断块油田的最佳生产方式,优化了注水井间的配注比和生产井间的配产比,为断块油田在保持原有井网的条件下,进行调整挖潜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 冯其红姜汉桥宋斗贵
- 关键词:断块油气藏油藏数值模拟挖潜
- 常规稠油出砂油藏活性水驱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林樊家油田油稠、易出砂、水油流度比大,注水开发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稳产难度增大的问题,开展了活性水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单酚钾按质量比2∶3可复配成最佳驱油体系BN-001,该体系最佳使用浓度为0.5%;BN-001表面活性剂耐温120℃,耐氯化钠大于150 g/L,耐氯化钙大于2.3 g/L,具有较好的防止黏土膨胀的作用。经现场试验见到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常规稠油出砂油藏的水淹治理和提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 崔海平宋斗贵
- 关键词:林樊家油田稠油表面活性剂
- 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6
- 2003年
- 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对电潜泵井优化设计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对常规井筒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 ,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 ,推导出了电潜泵井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并对某一井深为 180 0m的电潜泵生产井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油井产量恒定时 ,电机、电缆散热可使产出流体温度升高 ,这是影响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 王杰祥张红樊泽霞陈伟宋斗贵
- 关键词:电潜泵油井井筒流体采油方式
- 单家寺稠油降粘剂SJ及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SJ对单家寺稠油的乳化降粘作用。SJ为含少量无机碱和盐的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在 30 0℃、3.4 5MPa下热处理 2 4h后使用。实验油样为单家寺一口井所产超稠油 ,含胶质 31.9% ,含沥青质 9.1% ,酸值 1.83mgKOH/g油 ,5 0℃、1.2s-1粘度 6 3.4Pa·s。水样为该油田采出水 ,矿化度 19.5 g/L。在大范围内变化SJ加量和油水体积比 ,求得乳化剂在水中的最佳加量为 0 .3%~ 0 .5 % ,最佳油水比为 80∶2 0~70∶30 ,所得O/W型稠油乳状液 5 0℃、1.2s-1下的粘度为 4 2 0~ 180mPa·s,在 5 0℃放置 90min后脱水率 >92 %。SJ的乳化降粘性能和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均符合稠油生产要求。在 6 0℃、剪切速率 5 0~ 12 0 0s-1范围考察了SJ用量 0 .3%、油水比 80∶2 0~ 2 0∶80的 5个O/W乳状液的粘度 剪切速率关系 ,发现乳状液的粘度均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 ,在剪切速率 >10 0 0s-1后不再变化 ,但假塑性随油水比减小而减小。在 30~ 70℃范围乳状液流变性变化规律相似。图 1表 2参
- 王杰祥樊泽霞王兰兰王伟林牛光海宋斗贵
- 关键词:稠油降粘剂流变性超稠油
- 胜利水平井封油层水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胜利油田水平井中 ,许多油井经过一定时间的开采后 ,由于底水和边水侵入而高含水 ,迫切需要卡封换层段生产 ,需要研究适合水平井的卡堵水工艺和配套技术。针对现场需要 ,进行了水平井卡封方面的试验研究 ,经过室内实验和 2 2井次现场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水平井采油生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技术手段。
- 柴国兴李文波宋斗贵孙庆宇孙骞李雷祥
- 关键词:油层胜利油田水平井堵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