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旭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世态的表现手法被引量:2
- 2015年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该小说遵循真实性原则,运用隐喻、对比和悲喜交融等表现手法,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混乱荒唐的世相,尖锐批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解构了科举仕途和扬名立万作为当时群体性社会追求的神圣性,在讽刺世态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宋旭戴从容
-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隐喻人道主义
- 淳朴直爽 清明如镜——论《华山畿》25首的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 2015年
- 《华山畿》现存25首,是南朝民歌中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瑰宝。它们多出自女子之手,情绪天然质朴,幽思婉转悠扬,真诚而动人,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以及情感的真实性。《华山畿》在情节、人物和情感方面,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原始素材,扩展出很多改编和再创造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单纯率性的爱情观对现代社会有很强的启示。
- 宋旭戴从容
- 关键词:《华山畿》南朝民歌艺术特色
- 天然寻常意,淡泊赤子心——试论汪曾祺作品中的语言美感
- 2018年
- 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的语言有共通的特质,用自然清新,朴素真实的语言,不疾不徐,悠然安静地叙述生活中的家常小事,寻常情感,细碎而有趣。然而这些小叙述里面有大关怀,接通命运,且顺遂自然。本文就其语言的美感加以阐释,分析这种美感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语言特色作出论述。
- 宋旭
- 关键词:汪曾祺语言美感淡泊
- 日本学术读物的编辑与出版特色
- 2018年
- 日本学术读物的编辑和出版,越来越向便利读者的方向靠拢。装帧清爽,结合漫画插图,配图轻松,行文方式简明清晰,即便专业性强一些,读起来也不枯燥不乏味,方便理解;事典、辞典、百科类综合性基础工具书体系非常成熟,为基本查阅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一部分专业书籍会出文库本,便携,塞到口袋里或随身小包里就能带出门,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宋旭
- 关键词:插图文库本
-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镜意象与女性的关系——以《鸳鸯镜》和《进入镜中的女子》为例
- 2019年
- 自古以来日本便处于以中国大陆为中心辐射而成的汉文化圈里,其文学深受中国古代文学的浸润与影响,对镜意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承袭自中国古典诗文。但在此基础上,又结合日本强烈的传统祭祀观念与悲恋情结,生长出东瀛独特的镜物语表达法。其中近现代文学中镜与女性的关系尤为值得关注,纤腻绵密的情思愁绪弥漫在每一处细节里,将镜与女性的羁绊诠释得巧妙贴切,异常动人。本文以冈本绮堂的《鸳鸯镜》和中河与一的《进入镜中的女子》为例,试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解读与阐释。
- 宋旭
- 关键词:仪式感
- “实现”与“未实现”——《日瓦戈医生》和《废都》中情感内核的相异性被引量:1
- 2018年
-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和贾平凹的《废都》都关注了知识分子的生命遭际,前者呈现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日瓦戈医生短暂坎坷的人生,后者描绘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代文人庄之蝶的生活状态。二者或历经艰难或饱尝风光,但最终都未逃离死亡的结局。虽然有诸多相似体验,但日瓦戈和庄之蝶所经历的爱却具备迥然相异的内核。本文分别详细阐释日瓦戈和庄之蝶的爱情境遇,并从文化信仰、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境遇等方面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
- 宋旭
-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废都帕斯捷尔纳克
- 疏离游荡,如蟹寄居——试论波德莱尔诗歌对孤独的成全与解构
- 2014年
- 面对新旧时代交替的巴黎,波德莱尔一方面厌恶现实,一方面退守孤独,追寻艺术和美;他把肮脏的现实之“恶”通过文学创作转化成艺术的“花”,能移情到任何个体身上寻求故事充当素材,但又永远与观察对象保持距离.其整体生命状态如同“寄居蟹”,在追求永恒的艺术理想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孤独的成全与颠覆.本文通过探讨波德莱尔的这种寄居蟹特征,试图对他的作品有更深入的把握.
- 宋旭
- 关键词:波德莱尔孤独解构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