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海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养分
  • 5篇土壤
  • 4篇小麦
  • 3篇玉米
  • 3篇施用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土壤养分
  • 3篇微生物
  • 3篇肥料
  • 2篇氮素
  • 2篇氮素利用
  • 2篇冬小麦
  • 2篇养分平衡
  • 2篇有机肥
  • 2篇实时管理
  • 2篇硝态氮
  • 2篇利用率
  • 2篇粮食生产
  • 2篇护林

机构

  • 13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林业科...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宋海燕
  • 6篇叶优良
  • 6篇曲日涛
  • 3篇李春艳
  • 3篇许景伟
  • 3篇郑莉
  • 3篇李传荣
  • 2篇王卫东
  • 2篇王月海
  • 2篇刘春生
  • 2篇黄玉芳
  • 2篇崔振岭
  • 1篇牟信刚
  • 1篇陈新平
  • 1篇张衍毓
  • 1篇王薇
  • 1篇肖辉
  • 1篇催振岭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应用...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酶活性被引量:67
2006年
该文对东营市垦利县柽柳(Tamarixchinensis)林、枣(Ziziphusjujuba)园、旱柳(Salixmatsudana)林、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林、白蜡(Fraxinuschinensis)林、桑(Morusalba)园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空间上,脲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土层之间变化不明显。过氧化氢酶与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显著相关,脲酶与多酚氧化酶呈负相关。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影响不大,对脲酶和多酚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各种造林模式增加了脲酶的活性,均高于柽柳林;减小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除刺槐林外,均显著低于柽柳林;而造林模式对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较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一定的相关,其中脲酶与全氮、有机质显著正相关,与速效氮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速效钾正相关,而过氧化氢酶与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呈负相关,与土壤pH值相关性不显著;与微生物的相关系数不大,其中脲酶与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显著正相关,与细菌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固氮菌和细菌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固氮菌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分解菌负相关。脲酶和多酚氧化酶可以作为滩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李传荣许景伟宋海燕李春艳郑莉王卫东王月海
关键词:滩地黄河三角洲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酶与土壤养分的研究被引量:32
2007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本文研究了东营泥质海岸不同林分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和土壤养分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土层,20-50 cm的较少;②不同林分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白蜡林微生物数量最多,柳林、枣园数量较少,柽柳林数量最少。③不同林分土壤酶的活性表现出差异性,各种酶之间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④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柳林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于其它样地,白蜡和桑园土壤养分含量次之;⑤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
李春艳李传荣许景伟宋海燕郑莉王月海
关键词:泥质海岸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土壤养分
山东省肥料施用与养分平衡状况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对山东省1952年以来肥料的施用情况和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自1952年以来,化学肥料用量逐步增加,有机肥用量逐渐减少;2002年有机肥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35.50%,其中有机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占氮、磷、钾肥用量的26.09%、34.55%和57.60%,而化学肥料用量占肥料施用总量的64.50%,其中无机氮、磷、肥占氮、磷、钾肥的比例分别为73.91%、65.45%和42.68%,化学肥料用量明显高于有机肥;而且全省137个县市之间养分分配极不平衡,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相差数千倍。进一步对全省氮、磷、钾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氮素从1982年开始盈余,每年盈余的氮素在30万吨左右;磷素从1972年开始盈余,2002年盈余高达134.64万吨;自1952年以来,钾素一直处于亏缺状态,目前每年亏缺60万吨左右。
叶优良杨晓梅曲日涛宋海燕催振岭陈新平
关键词:化肥有机肥养分平衡
固体废物在农业再循环中的磷指标灵敏度分析
2007年
灵敏度分析可区分数据集合提高预测水平,是强有力的诊断技术。也常用来决定变量对农业生物固体废物再循环中P位指标的影响。2003年用灵敏度分析手段做了宾夕法尼亚州典型区的生物固体废物的评估和P位指标分级。发现宾夕法尼亚州P位指标预测的P移失对地下排水系统和矿质肥料利用率及应用方法是灵敏的,P指标的不确定性对生物固体废物利用率几乎不产生影响。通过可能参数来改变P源系数(单一)导致了P指标级别变化了167个点。因此,改变生物固体废物利用和方法,降低P指标是建立减缓岸边坡度和降低生物固体废物P源系数的最有效的方法。
宋海燕张衍毓
滨海盐碱地枣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关系被引量:45
2007年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宋海燕李传荣许景伟郑莉李春艳王卫东
关键词:土壤酶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盐碱地
氮素实时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4
2010年
为实现氮素效率和小麦产量的协同提高,以山东省泰安市和兖州市为试验地点,连续2年在4个田块上进行了基于土壤硝态氮测试的氮素实时管理试验。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提高产量0.87%~10.44%,平均5.82%;而氮肥用量减少38.61%~53.29%,平均46.70%;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素农学效率分别增加36.67%~85.69%、58.49%~267.69%和34.16%~410.58%;氮肥偏生产力升高74.23%~124.87%;产/投比提高78.50%~112.09%。说明应用土壤硝态氮测试进行小麦氮肥实时实地管理达到了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叶优良黄玉芳刘春生曲日涛宋海燕崔振岭
关键词:小麦硝态氮氮素利用率
山东省粮食生产与养分资源状况研究
本文通过农户调查、土壤测试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和室内分析,对山东省小麦玉米产业发展、肥料施用、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养分资源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自1949年以来,山东省粮食总产和单产都呈现明显...
宋海燕
关键词:小麦玉米土壤养分肥料养分粮食生产
文献传递
氮素实时管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为实现氮素效率和玉米产量的协同提高,以山东省泰安市和兖州市为试验地点,连续3年在4个田块上进行了基于土壤硝态氮测试的氮素实时管理,结果表明,优化施氮处理产量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2.73%~14.22%,平均增产7.90%;氮肥用量比习惯施肥减少36.80%~53.85%,平均减少44.75%。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氮素吸收效率增加13.68%~115.91%,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44.26%~377.89%,氮肥农学效率增加54.31%~271.31%,氮肥偏生产力增加53.38%~141.23%,产/投比增加37.35%~93.18%。说明应用土壤硝态氮测试进行氮肥实时管理可以明显减少玉米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叶优良黄玉芳刘春生曲日涛宋海燕崔振岭
关键词:玉米硝态氮氮肥利用率
山东省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粮食作物产量与施肥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山东省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都在逐步增加,化肥与粮食单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20世纪90年代粮食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化肥用量仍然增加,化肥的增产效率逐年降低;同时作为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玉米的产量呈现与粮食相同的趋势,通过对山东省几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小麦、玉米施肥量处于较高水平,且地区间施肥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以及化肥在两种作物上的分配比例差异较大。
宋海燕叶优良曲日涛
关键词:粮食生产化肥施用作物产量化肥用量施肥状况粮食单产
小麦-玉米高产区肥料施用状况与养分平衡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以兖州市为例,分析了1985年以来高产粮区的肥料施用和养分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985- 1993年兖州市的化肥施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1993年以后化肥施用量基本趋于稳定。小麦单产从 1985到1997年稳定增加,1997年以后有下降趋势;玉米单产从1985-1994年稳定增加,1995年以 后变化很大。粮食总产和单产在1985-1994年稳定增加,1995以后波动比较大。化肥用量与粮食总 产和单产之间显著相关。施肥现状调查表明,小麦上化肥N、P2O5、K2O平均用量分别是289.3 kg/hm2、 212.1 kg/hm2、112.7 kg/hm2。分别占粮食作物肥料总投入量的22.6%、16.6%和8.8%;玉米上化肥N、 P2O5、K2O平均用量分别为462.3 kg/hm2、143.0 kg/hm2、58.8 kg/hm2,分别占粮食作物肥料总投入量的 36.2%、11.2%和4.6%。
曲日涛周长青宋海燕叶优良
关键词:肥料施用养分平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