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传飞 作品数:30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泗阳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特征,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男14例,女13例)骶尾椎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以第2骶后孔上缘上方5mm为进钉点的经骶1-2侧块螺钉(the sacral 1-2 translateral mass screw,STMS)固定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外倾角(从进钉点到骶骨翼最前上角的连线在水平面上与骶骨正中线的夹角)、上倾角(从进钉点到骶骨翼最前上角的连线与S1椎体上终板在矢状位上的夹角)及钉道长度(从进钉点到骶骨翼最前上角的距离)。对不同性别间及左右侧别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三维图形上观察钉道轨迹,并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在15例骶骨标本上置入STMS,观察螺钉与椎管、骶前后孔及耳状面关系。结果:平均外倾角男性为30.39°±5.01°,女性为35.81°±4.45°,男性左侧为31.14°±5.25°,右侧为29.64°±4.86°;女性左侧为36.46°±4.94°,右侧为35.15°±4.00°,性别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的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上倾角男性为26.71°±16.50°,女性为19.48°±9.09°;左侧为23.67°±14.81°,右侧为22.22°±12.89°;平均钉道长度男性为54.48±3.01mm,女性为53.02±2.89mm;左侧为53.99±2.78mm,右侧为53.56±3.28mm。上倾角及钉道长度在性别及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维重建图形上观察钉道位于侧块内,置钉实验中STMS均未穿透至椎管、骶前后孔及耳状面。结论:在S1椎弓根螺钉不能提供有效固定的情况下,术前行CT三维测量以获得进钉参数,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安全的应用于骶骨固定。 尤传飞 袁峰 葛保健 陈宏亮 王立新关键词:骶骨 侧块 解剖学 螺钉内固定 经骶1-2侧块螺钉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的比较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测量经骶1-2侧块螺钉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的钉道长度和最大拔出力,比较两者的固定效果。方法对27例(男14例,女13例)骶尾椎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经骶1-2侧块螺钉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的钉道长度。取8具甲醛溶液固定的湿润成人骶骨标本,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定骶1椎体骨密度,记录其平均值。在同一骶骨标本左右侧分别随机植入经骶1-2侧块螺钉和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将标本固定于858型MTS材料试验机上,对螺钉施加轴向拔出力,计算最大拔出力。结果经骶1-2侧块螺钉平均钉道长度为(53.78±3.02) mm,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为(44.73±2.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骶1-2侧块螺钉即刻平均最大拔出力为(379.62±73.10) N,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为(230.62±98.5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钉道长度及最大拔出力均优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可作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选择。 尤传飞 袁峰 陈宏亮 邱维胜 李林东 裴儒 徐雷军关键词:骶骨 侧块 螺钉内固定 解剖学 应用肩锁钩板(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26例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应用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我科2001~2009年以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26例,患者平均年龄42岁。结果:随访0.5~3 a,126例骨折全部愈合,2例术后发生剧烈疼痛,2周后缓解,1例上肢外展轻度受限,余功能恢复良好。结论:CHP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理想固定物。 邱维胜 于留钱 尤传飞关键词:CHP 锁骨骨折 疗效分析 联合经皮单枚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尤传飞 邱维胜 裴儒 徐雷军 李林东 倪前朝 吴立伟关键词:骨盆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断指再植18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008年 尤传飞 裴儒 邱维胜关键词: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适应证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5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26例,保守治疗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获得12个月-18个月随访,手术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略好于保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基本相当,但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风险较大,患者治疗费用也相应较高。 刘敢 邱维胜 胡健 尤传飞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保守治疗 经骶1-2侧块钉技术在骶骨破坏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骶1-2侧块钉技术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明确经骶1-2侧块钉的置入方法和抗拔出力,2011年5月-2014年5月用于腰骶部结核病例5例,均伴有骶1椎体上缘和椎弓根的破坏,其中男3,... 袁峰 尤传飞 葛保健 陈宏亮 郁有来 唐先业 郭开今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辅助置入经皮骶髂螺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例骨盆后环损伤行CT三维重建后,在三维图像上设计骶髂螺钉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为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中后1/3处,通过S1椎弓根中轴线)。在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A、∠B)。术中C臂机射线投照方向与术前三维图像测量时的位置保持一致,参照所测角度置入克氏针,并测量术中C臂机图像上克氏针进针角度(∠a、∠b),然后置入螺钉。按Mears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5例患者术前在三维图像的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理想钉道进钉角度(∠A、∠B)分别为1°-19°(7.9°±5.8°)、1°-9°(5.6°±2.8°),术中在C臂机透视下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克氏针进钉角度(∠a、∠b)分别为1°-21°(8.4°±4.9°)、1°-15°(6.9°±4.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置入18枚螺钉。15例均获随防,时间5-35(14.2±5.1)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螺钉断裂发生。 Mears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7例。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16枚,1级2枚,无2、3级穿透。 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通过三维CT测量获得理想钉道在出口及入口位上的进钉角度,结合术中C臂机透视个体化进钉能够保证经皮置入骶髂螺钉的准确性。 尤传飞 邱维胜 裴儒 徐雷军 倪前朝 李林东关键词:骨盆后环损伤 骨折固定术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 ofproximal humeras,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LPHP治疗的临床情况。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个月(5个月~12个月),按照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Constant CR,Gerber C,Emery RJ,et al.A review of the constant score:modifica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its use[J].J Shoulder Elbow,2008,17:355-361.],肩关节功能优13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血运保护好、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徐雷军 邱维胜 尤传飞 李林东 吴立伟关键词:骨折 内固定 锁定钢板 后路椎间盘镜辅助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辅助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ED辅助玻璃酸钠治疗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4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4年,平均2.5年。按侯树勋[1]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8%。结论采用MED辅助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治疗该病的微创方法。 李林东 邱维胜 尤传飞 倪前朝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玻璃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