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兴建

作品数:101 被引量:529H指数:13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41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宽体
  • 12篇鱼类
  • 12篇南方鲇
  • 11篇组织学
  • 8篇超微
  • 8篇超微结构
  • 6篇细胞
  • 5篇三峡库区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库区
  • 5篇核型
  • 5篇垂体
  • 4篇鱼苗
  • 4篇鱼苗成活率
  • 4篇鱼苗放养
  • 4篇头肾
  • 4篇配合饲料
  • 4篇染色体核型

机构

  • 78篇内江师范学院
  • 23篇西南大学
  • 14篇西南师范大学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内江市第六中...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水产科学重庆...
  • 1篇资中县龙结中...

作者

  • 101篇岳兴建
  • 51篇谢碧文
  • 39篇齐泽民
  • 38篇王永明
  • 28篇王淯
  • 28篇李斌
  • 26篇张耀光
  • 24篇覃川杰
  • 24篇邹远超
  • 23篇王志坚
  • 22篇王芳
  • 16篇陶敏
  • 9篇刘绍平
  • 8篇敖磊
  • 8篇陈大庆
  • 7篇李华涛
  • 7篇李锐
  • 7篇魏小岚
  • 4篇徐丹丹
  • 4篇段辛斌

传媒

  • 10篇四川动物
  • 7篇动物学杂志
  • 7篇内江师范学院...
  • 6篇淡水渔业
  • 6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中国海洋湖沼...
  • 2篇Zoolog...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4
  • 6篇2002
  • 1篇1998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状况被引量:7
2011年
2007年4月到2008年8月对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3种,隶属于5门,7纲,42科,其中水生昆虫是怒江流域鱼类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怒江流域42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分布从上游到下游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密度和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5~457.4 ind./m2、3.89~14405.9 mg/m2。聚类分析显示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相同生境类型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较为相似。
李斌张耀光岳兴建刘绍平王志坚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聚类分析怒江流域
瓦氏黄颡鱼肝和胰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被引量:26
2004年
采用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瓦氏黄颡鱼肝脏和胰腺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间肝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脂滴分解;肝细胞具有明显的双态现象,依据细胞质电子密度的高低可区分为"L"型肝细胞和"D"型肝细胞,偶见双核肝细胞;2~3个相邻的肝细胞间形成毛细胆管;相邻肝细胞质膜连接处有紧密连接结构,肝细胞与毛细胆管、终末胆小管和肝血窦接触面则有许多微绒毛。胰腺腺泡细胞锥形,内含异常发达的粗面型内质网和核糖体,泡心细胞、成纤维细胞清晰可见;内分泌部细胞经组织化学染色,可分为A,B和D细胞3种类型。
谢碧文岳兴建张耀光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肝脏胰腺组织学超微结构
怒江细尾高原鳅生长特征与食性被引量:15
2010年
对2008年从怒江采集到的172尾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进行了生长与食性的研究。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Logistic生长方程以及三项式方程分别拟合了细尾高原鳅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耳石适合于细尾高原鳅的年龄鉴定。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9996×10-5L2.9762(R2=0.9680)。体长与耳石半径间关系式为L=0.0027R1.7230(R2=0.9542)。四种生长方程均能反映其生长规律,其中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式为Lt=246.9430(1-e-0.05964(t-0.1689));Wt=132.0300(1-e-0.05964(t-0.1689))2.9762。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8.45龄。食性分析表明:细尾高原鳅为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主要是水生昆虫幼虫,着生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碎屑等。
邓华堂岳兴建陈大庆田辉伍刘绍平
关键词:年龄食性
宽体沙鳅与中华沙鳅同工酶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和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成体的心脏、肝胰脏、肠、肾、肌肉、脑、眼7种组织中的酯酶(EST)、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共4种同工酶的活性和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7种组织中检测到6种酯酶同工酶,2种过氧化氢酶同工酶,4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8种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表达;(2)在7种组织中,各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组织特异性,这与同工酶的功能密切相关;(3)在两种中华沙鳅属鱼类中,4种同工酶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在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EST-1、EST-2同工酶表达相似性较高,CAT同工酶在肝胰脏和中肾组织表达较强,LDH同工酶酶谱相对简单,线粒体型MDH同工酶在两种鱼类的各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
赵田田蒲宗旺岳兴建
关键词:同工酶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繁殖方法,涉及鱼类苗种繁殖领域。包括将花斑副沙鳅亲鱼培养在装有水质净化养殖系统的培育池中,通过亲鱼培育管理对亲鱼进行培育,得到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对所述得到的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进行催产及授精...
谢碧文王永明齐泽民岳兴建王淯陶敏李斌黄泽金邹远超王芳覃川杰文正勇李华涛李锐袁登越魏小岚
文献传递
怒江东方墨头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被引量:8
2010年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于怒江采集东方墨头鱼(Garra orientalis)136尾,体长54~167mm,体重3.0~114.6g。研究了其年龄、生长等生物学特性,通过耳石轮纹估算东方墨头鱼的年龄,显示怒江东方墨头鱼由10个年龄组组成。耳石半径与体长关系为:L=0.061R1.131(n=125,R2=0.907),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1×10-4L3.160。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由退算体长估算:雄性L∞=224.79mm,k=0.094/年,t0=0.51年;雌性L∞=228.91mm,k=0.091/年,t0=0.639年;总体L∞=227.78mm,k=0.091/年,t0=0.588年。体重生长拐点雄性12.15龄、雌性13.75龄。
田辉伍岳兴建陈大庆邓华堂刘绍平
沱江宽体华鳅繁殖特性被引量:10
2014年
对2010年4~11月采集于沱江资中段的573尾宽体华鳅(Sinibotia reevesae)进行了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宽体华鳅性腺发育分为6期,5月卵巢发育到Ⅳ期,精巢发育到Ⅴ期。繁殖期在5~8月,盛期为6~7月,可通过胸鳍和生殖孔差异辨别性别。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15,2~3龄性成熟,性成熟最小年龄两性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雄性(Ⅴ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1 mm,体重5.43 g,成熟系数4.76%,雌性(Ⅲ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6 mm,体重7.80 g,成熟系数1.46%。成熟卵巢中卵子大小基本一致,卵径分布为单峰型,属于单次产卵类型;繁殖群体体长76~120 mm,体重7.80~41.60 g;卵小,沉性,野生条件下胚胎发育需要流速较快的流水环境。
王永明谢碧文王芳岳兴建王淯齐泽民吴英申绍祎
关键词:繁殖特性
一种沙鳅属鱼类苗种培育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鳅属鱼类苗种培育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鱼粉、豆粕、次粉经超微粉碎,达到200目;将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诱食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按照少量多次添加的方法与鱼粉、豆粕和次粉混合均匀...
覃川杰颉江王永明岳兴建齐泽民谢碧文
文献传递
鲈鲤的胚胎发育被引量:8
2013年
2011年4月,对人工授精的鲈鲤受精卵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鲈鲤胚胎发育分为7个阶段,32个发育期,成熟卵直径2.61mm±0.05mm,淡黄或金黄色,沉性,具弱粘性。卵膜遇水1h40min膨胀达最大,直径3.51mm±0.15mm。在水温15.7℃±0.7℃条件下,受精卵历时164h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0.05mm±0.39mm,肌节51对,胸鳍原基形成,血液循环明显。
王永明岳兴建
关键词:胚胎发育初孵仔鱼
一种宽体沙鳅苗种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体沙鳅苗种繁殖方法,涉及鱼类苗种繁殖领域。包括将宽体沙鳅亲鱼培养在装有水质净化养殖系统的培育池中,通过亲鱼培育管理对亲鱼进行培育,得到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对所述得到的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进行催产及授精处理...
谢碧文王永明王芳齐泽民邹远超陶敏岳兴建覃川杰黄泽金李斌文正勇李华涛李锐王淯袁登越魏小岚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