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
-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行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作用。方法:将自愿终止妊娠具有剖宫产史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于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2 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术中观察扩宫的难易程度,记录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无阻力扩宫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行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
- 王慧香田秀兰崔媛翟建军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宫颈扩张剖宫产史人工流产术
- 先兆流产怎么办
- 2024年
-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的问题,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孕早期阴道出血或腹痛,孕妇及家属往往非常焦虑,心慌意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先兆流产。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孕妇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盆腔检查宫口未开,胎膜完整,无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据统计,约20%的妊娠妇女在妊娠早期会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
- 崔媛王文文
- 关键词:先兆流产盆腔检查妊娠早期妊娠妇女妊娠物孕早期
-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0
- 2013年
- 目的了解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止痛化症胶囊口服,3粒/次,3次/d,连用15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磷霉素氨丁三醇散,3 g/d,连用7 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19.05±3.04)分、(4.29±1.21)分,对照组分别为(18.96±3.87)分、(8.52±3.47)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0例(23.8%)、16例(38.1%)、12例(28.6%)、4例(9.5%),对照组分别为6例(14.3%)、12例(28.6%)、14例(33.3%)、10例(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止痛化症胶囊,疗效确切显著,不良反应少。
- 崔媛翟建军冯碧波田秀兰蔡昱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止痛化症胶囊
- 子宫内膜癌术后10年生存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因素。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a期根治术后生存10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各因素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对各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3年以上生存率达92%(155/169),5年以上生存率达82%(139/169)、10年以上生存率达74%(126/169)。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细胞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P<0.05);而肿瘤大体分型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P>0.05),术后放疗、化疗及孕激素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的前提,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的关键。
- 蔡昱翟建军段仙芝何川战媛崔媛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生存率预后
- 子宫颈癌组织lncRNA CYTOR、miR-136-5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CC)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细胞骨架调节RNA(CYTOR)、微小核糖核酸(miR)-136-5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手术切除的296例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组织2 cm以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对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ncRNA CYTOR、miR-136-5p表达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CC患者癌组织lncRNA CYTOR与miR-136-5p表达的相关性;分析lncRNA CYTOR表达与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miR-136-5p表达与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两种方式分析并比较lncRNA CYTOR低/高表达组、miR-136-5p低/高表达组的3年总体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C组织与较癌旁组织比较:miR-136-5p表达明显降低,lncRNA CYTOR表达明显升高(P<0.05)。Pearson检验显示,CC患者lncRNA CYTOR与miR-136-5p表达呈负相关(P<0.05)。lncRNA CYTOR、miR-136-5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FIGO分期有关(P<0.05)。CC组织lncRNA CYTOR低/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30%(102/121)、74.70%(128/172),miR-136-5p低/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4.77%(160/214)、88.61%(70/79),lncRNA CYTOR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低于lncRNA CYTOR低表达组(P<0.05),miR-136-5p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高于miR-136-5p低表达组(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A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CYTOR高表达、miR-136-5p低表达是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C组织lncRNA CYTOR高表达、miR-136-5p低表达与FIGO分期高、间质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有关。
- 崔媛王文文田秀兰
- 关键词:子宫颈癌病理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