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颖辉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北京市教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边坡
  • 3篇边坡稳定
  • 2篇性能评价
  • 2篇特大桥
  • 2篇边坡稳定性
  • 2篇FLAC3D
  • 2篇大桥
  • 1篇导水
  • 1篇导水裂隙
  • 1篇导水裂隙带
  • 1篇导水裂隙带高...
  • 1篇地形建模
  • 1篇地震
  • 1篇动力影响
  • 1篇振动
  • 1篇三维地形
  • 1篇三维地形建模
  • 1篇三维建模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厚煤层

机构

  • 9篇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崔颖辉
  • 3篇吕霁
  • 3篇刘佳
  • 3篇鲁海
  • 3篇孙世国
  • 1篇王阳平

传媒

  • 5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现代矿业
  • 1篇第六届中国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临界滑动场法在布沼坝露天矿边坡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滑移场法是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较瑞典圆弧法、折线法等方法分析岩质边坡更为准确。将滑移场法应用于小龙潭布沼坝北帮8-8线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并与其他经典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临界滑移场法与实测滑移位置最为接近,为其更好的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崔颖辉孙世国
关键词:边坡稳定
边坡稳定性的动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边坡在地震或爆破振动等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是目前研究的较热门问题.本文在总结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基础上,给出了描述震动效应的参数.地震或爆破振动的动力作用均可引起边坡的失稳,边坡的高度、形状、结构及地形特点也是决定边坡是否在动力作用下破坏的重要因素.此外,震源及质点的振动速度、振幅等也是判定边坡的失稳依据.
刘佳鲁海崔颖辉吕霁
关键词:边坡地震爆破振动稳定性
特大桥的单梁实体试验及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前桥梁损伤劣化现象日益普遍和严重,很多桥梁虽早已出现病害,但却常年带"病"工作,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不及时消除在用桥梁的安全隐患,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不合理的、过早的改造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带来交通中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于结构损伤、承载力衰减的在役桥梁,迫切需要进行桥梁的损伤程度、承载潜力、安全储备即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其中桥梁承载力评定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核心内容。
崔颖辉
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
露天高陡边坡开采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的生产安全及经济效益;随着露天开采的进一步延深,伴随着坡角与坡高的增大,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边坡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如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
崔颖辉
关键词:边坡FLAC3D边坡稳定性
文献传递
基于GOCAD的三维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被引量:6
2010年
介绍了GOCAD软件的特点及利用GOCAD建立工程三维地形模型的方法.提出以GOCAD中的2D-GRID功能代替Curve功能建立三维地形实体的方法.以中钢集团赤峰市金鑫铜钼矿排土场为例,利用GOCAD建立了该场地的三维地形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能良好地反映实际工程情况.
崔颖辉孙世国
关键词:GOCAD排土场三维地形建模
基于Midas/Gts的FLAC3D的建模方法被引量:27
2010年
研究了Midas/Gts模型与FLAC3D模型转化的关键技术处理问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处理过程.探讨了利用Midas/Gts建立三维边坡模型建模,通过FISH语言编写接口程序导入FLAC3D的关键技术.通过一个编制的FISH程序来实现Midas/Gts模型与FLAC3D模型的转化.结果表明,通过该接口,模型可以较好的导入FLAC3D中.
王阳平崔颖辉
关键词:FLAC3D三维建模
特大桥的单梁实体试验及性能评价
利用自行设计的反力框架装置,对某特大桥四片拆除旧梁(均为中跨中梁)进行了破坏性试验,得到了三组比较完整的试验结果,且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主梁荷载—位移曲线、变形演化曲线、裂缝发展及刚度退化的分析,对试验梁进行了极限承载能...
崔颖辉
文献传递
岩石力学强度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岩石力学强度理论是岩土工程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它用于岩土工程的安全评价、设计等相关研究中,用此判别其破坏模式及对其的安全性评价.本文从岩土材料的破坏机理角度出发,对几种常用的岩石力学强度理论进行分类,并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各个强度理论的优缺点,同时对岩石力学强度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吕霁崔颖辉刘佳鲁海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1年
以抚顺老虎台矿开采工程实践为例,针对特厚煤层的开采特点,应用立体弹塑性数值模拟方法,对综放条件下特厚煤层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应力分布特点以及应力场演变规律、上覆岩体移动与变形规律及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演变特性及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所得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老虎台矿的安全生产.
吕霁孙世国崔颖辉刘佳鲁海
关键词:特厚煤层导水裂隙带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