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巫强

作品数:66 被引量:70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实证
  • 8篇企业
  • 8篇长三角
  • 7篇出口
  • 5篇制造业
  • 5篇实证研究
  • 5篇薪酬
  • 5篇价值链
  • 5篇分权
  • 5篇财政
  • 5篇财政分权
  • 4篇政府竞争
  • 4篇生产率
  • 4篇全球价值链
  • 4篇创新链
  • 3篇地方政府
  • 3篇地方政府竞争
  • 3篇园区
  • 3篇政府
  • 3篇人力资本

机构

  • 58篇南京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南京审计大学
  • 2篇江苏省社会科...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南京出入境检...
  • 2篇南京市社会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作者

  • 66篇巫强
  • 6篇马野青
  • 5篇刘志彪
  • 5篇崔欣欣
  • 4篇任志成
  • 3篇姚志敏
  • 3篇于涛
  • 3篇杨忠
  • 3篇徐子明
  • 2篇陈梦莹
  • 2篇江静
  • 2篇洪颖
  • 2篇李嘉
  • 2篇杨帆
  • 1篇郑琼洁
  • 1篇陈启斐
  • 1篇张金华
  • 1篇黄南
  • 1篇赵瑜
  • 1篇王嘉

传媒

  • 6篇南京社会科学
  • 4篇国际贸易问题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财经问题研究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3篇南大商学评论
  • 2篇现代经济探讨
  • 2篇财贸经济
  • 2篇中国经济问题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中国物价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问题已经成为中美政治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议题之一。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美贸易差额扩大、美国国债相对收益率提高、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经济因素以及中美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都产生影响。基于2001-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了上述结论。其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美贸易差额以及美国国债相对收益率这三个经济因素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正向影响机制均成立,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及中美双边政治关系的恶化将导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缩小。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决策具备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
巫强王嘉
关键词:美国国债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被引量:44
2007年
本文从进口国产品质量管制角度来研究出口国企业创新和被动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进口国产品质量管制构成出口国出口企业的市场进入障碍,后者必须通过工艺创新来达到最低质量标准并降低成本保持优势,由此出口国实现被动性产业升级。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证明了出口企业进行创新必须满足的条件,并且出口企业创新利润会随着进口国质量管制水平高低而变化,存在令出口企业创新利润最大化的质量管制水平。同时出口企业定价能力提高能促进被动性产业升级,出口国政府也能在被动性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巫强刘志彪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政府竞争影响我国出口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政府竞争行为特征会发生系统性变化,进而改变政府竞争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机制,使其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在构建2002-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后,利用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存在双重门槛,由此可以被划分财政分权的低、中、高三阶段。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低财政分权阶段,政府竞争加强会阻碍出口增长;在中、高财政分权阶段,政府竞争加强都将促进出口增长,但在高财政分权阶段,这种促进作用会弱化。这为理解我国入世以后出口高速增长和近年出口增速下滑的完整变化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度因素解释。
巫强崔欣欣徐子明
关键词:政府竞争出口财政分权
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程度测算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而三次产业协调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各地自身三次产业协调程度也有助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试图测算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水平,并挖掘推动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机理。在对产业贡献度等初步评估后,本文重点采取耦合协调度,从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两方面测算长三角三次产业的协调程度,发现总体上,上海三次产业协调度在长三角内部处于领先,浙江和江苏处于第二层次,而安徽则落后于其他两省一市。本文还针对长三角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影响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因素与机理,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均提升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政府干预加强对三次产业协调度的影响有两面性;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均提升产业增加值层面的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但降低就业层面的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
巫强林勇任若琰
关键词:长三角协调发展耦合协调度面板数据
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分析--基于下游行业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被引量:47
2012年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研究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的产生机制以及实现有效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问题。本文发现,作为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国际大买家将从实现自身最优利润出发,设定从发展中国家消费品厂商采购的最优产品质量要求。为了获得质量更好的消费品,国际大买家愿意提高采购价格。国际大买家的纵向压价行为,与选择以发达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策略,均有利于其方便设定最优产品质量要求。发展中国家消费品厂商被国际大买家俘获后,倾向于选择进口机器设备,这使本土装备制造业面临必然的市场空间障碍。构建国家价值链,提高价值链终端的竞争程度,有助于突破本土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障碍。
巫强刘志彪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家价值链装备制造业
“互联网+”驱动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微观行为主体,在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层面上对"互联网+"驱动传统产业融合的内部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微观策略和路径。研究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驱动传统产业跨界融合,产业异质性对两种作用机制施加了不同的影响。传统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战略联盟、价值链创新和实施平台战略来从微观层面上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吴琴巫强
关键词:产业融合
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以及国家经济中心的地位使得上海成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地"。基于1981—2006年上海市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对FDI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同时从资金本身、资金附着物以及资金运行的角度来看,FDI的外溢效应亦相当明显,从而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于涛巫强康艳红
关键词:FDI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增长
长三角统一市场的内外开放与有序竞争被引量:2
2014年
构建长三角统一市场是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统一市场的构建需要围绕内外开放和有序竞争这两条主线展开。内外开放要求长三角以竞相开放的态度推行更深层次的对内开放,以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调整为主要手段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并且推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庞大内需市场虹吸国际高端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长三角创新能力提升。有序竞争要求长三角在积极配合国家治理经济垄断的同时,积极尝试减少发展导向的地方层面产业政策,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效治理行政垄断行为。
巫强刘志彪
关键词:长三角
中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省际边界壁垒吗?——基于暂住证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是否受到各省之间行政边界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代表性居民的就业区位选择,本文建立劳动力流动的实证模型,并采用31个省2002-2013年面板数据,发现省际边界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证明中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省际边界壁垒,该壁垒导致全国2013年跨省劳动力总流动潜在减少27.74%至43.84%。同时,劳动力流动收入增加能显著促进劳动力流动,而就业机会部分影响劳动力流动。本文还分别利用务工与服务,务工、服务与经商,务工、服务与务农动机的暂住证数据替代所有动机的暂住证数据,结果证明上述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巫强朱姝安修伯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
进口引致型出口:中国出口成长的实现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规模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出口额是1980年出口额的6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6.9%;同时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0.89%上升到2006年的8%,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出口规...
巫强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效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