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德勇

作品数:22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6篇血栓
  • 6篇静脉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
  • 4篇术前
  • 4篇脊髓
  • 4篇关节
  • 3篇低分
  • 3篇低分子
  • 3篇低分子肝素
  • 3篇队列研究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手术
  • 3篇髓型
  • 3篇椎管
  • 3篇疗效
  • 3篇颈椎
  • 3篇颈椎病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机构

  • 14篇冀中能源峰峰...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疾病预...

作者

  • 22篇常德勇
  • 14篇杨辉
  • 12篇马同敏
  • 11篇张国峰
  • 7篇梁辉
  • 7篇胡清勇
  • 4篇李志强
  • 4篇张持晨
  • 4篇高雅滨
  • 4篇王沛
  • 3篇葛海岩
  • 3篇郭家全
  • 3篇曹成明
  • 3篇张建利
  • 1篇郭乾臣
  • 1篇吕广波
  • 1篇伊慧明
  • 1篇武进华
  • 1篇张建河
  • 1篇冯志斌

传媒

  • 10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骨科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Cable-needle钢缆环扎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able-needle钢缆环扎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25例病例,均为粉碎性髌骨骨折,男18例,女7例;年龄15~65岁,平均39岁。采用Cable-needle钢缆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5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无Cable-needle钢缆松动并发症,仅1例髌骨骨折术后3个月Cable-needle钢缆卡扣处钢缆残端外露,突破皮肤,给予取出钢缆闭合皮肤破口,顺利愈合。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Cable-needle钢缆环扎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便,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常德勇马同敏高雅滨张国峰葛海岩
关键词:粉碎性髌骨骨折
导航系统辅助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导航系统辅助脊柱内镜手术与传统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2诊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30例采用导航系统辅助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传统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定位时间、透视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10~31)个月,观察组术中定位时间较对照组少,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航系统辅助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术中定位时间于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胡清勇郭家全常德勇卢海明杨辉王建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导航系统
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比值的MRI测量及其价值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与脊髓型颈椎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颈椎3D FIESTA序列扫描,利用MRI工作站的测量工具测量C3~C6椎体节段相应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并计算两者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JOA评分。结果: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有统计学差异(t=6.501,P=0.00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的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与患者JOA评分呈负性相关(r=-0.626,P=0.000)。结论: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可以定量反映脊髓型颈椎病的严重程度。
常德勇王沛伊慧明李志强
关键词:颈椎体积脊髓型颈椎病MRI
治疗肱骨外科颈合并大结节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对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骨折手术治疗时常用的两种手术入路进行比较观察,探讨这种骨折最佳的手术入路。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合并大结节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27例)和B组(33例),分别采用肩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和肩前内侧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物全部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比较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折愈合时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7.5个月。两组术后无切口感染、无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A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VAS方面较B组有优势;两组病例在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骨折手术治疗时,采用肩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具有术中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术后疼痛轻等优势;而在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情况等方面与肩前内侧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效果相当。因此,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骨折时手术入路应首选肩外侧劈开三角肌的微创入路。
武进华段晓亮冯志斌路露安晓晖王凯张建河常德勇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外科颈大结节手术入路
腓骨近端段切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的队列研究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段切术对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是否优于非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32例(42膝)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2组,处理组10例(20膝)行腓骨近端段切术,对照组22例(22膝)行封闭+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临床疗效,并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结束后第3、6、12个月接受随访。处理组切口均一期愈合,2膝出现肌间血肿,经热敷后吸收;1膝腓浅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3个月后恢复。对照组没有出现并发症。2组治疗后3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12个月处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2组疗效差距最大,把显效和优秀合并为有效,治疗12个月时处理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2.34,χ2CMH=10.408,P=0.001 5,95%CI(1.30,4.19)]。结论单纯腓骨上端段切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缓解膝关节外侧软组织张力,减轻疼痛,患者可即刻负重行走。
马同敏张持晨杨辉梁辉张国峰常德勇
关键词:队列研究
加锁髓内针在大鼠股骨骨折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加锁髓内针和普通髓内针固定时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情况。方法:3个月龄雌性Wistar处鼠50只,体重(250±20)g,根据股骨骨折固定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加锁髓内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髓内针组)。每只大鼠随机选择一侧股骨,行开放性截骨制作横行骨折,并行内固定术。术后即刻、2、4周对全部大鼠进行X-ray检查,第4周断颈处死所有大鼠,取术侧股骨进行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BMD和生物力学检测,分析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同期对照组的纤维性骨痂小,骨性骨痂大,骨性愈合时间提前;实验组骨折局部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侧股骨的最大负荷、最大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锁髓内针较普通髓内针能提供抗旋转稳定性,增加骨量,促进骨性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同时能提高骨折愈合后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李志强王沛郭乾臣常德勇
关键词:动物模型骨折愈合生物力学骨密度
开槽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开槽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白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8例,年龄23~62岁(46.3±9.9).受伤机制车祸8例,高处坠落5例,摔伤3例...
曹成明常德勇杨辉徐志强赵洪波杨东海赵凌燕
关键词: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收的7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关节镜组(n=42)和传统组(n=36)。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关节功能、疼痛情况、离床活动时间、完全承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以及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直、骨折畸形愈合、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关节镜组术后HSS评分、优良率及关节活动度均高于传统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离床时间、完全承重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钢板固定术对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的改善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内固定术,具有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张国峰杨辉冯志伟刘殿魁卢海明胡清勇常德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疼痛
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建立其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对46例中前足高能量损伤软组织预后6个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是否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否有筋膜间室综合征及是否有多发跖骨骨折。结论中前足高能量损伤治疗中需避免急诊切开复位行内固定,及时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且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杨辉马同敏曹成明常德勇张国峰葛海岩
关键词:高能量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
低分子肝素对空巢老人下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空巢老人下肢闭合性骨折术前静脉血栓的预防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44例下肢骨折伤后24 h内住院的空巢老人,根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为暴露组(n=24)和对照组(n=20),于术前1 d或者手术当天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是否形成血栓。将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无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3个级别,对两组的血栓形成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暴露组无静脉血栓19例,肌间静脉血栓3例,深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无静脉血栓10例,肌间静脉血栓6例,深静脉血栓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闭合性骨折的空巢老人,使用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杨辉马同敏张建利梁辉张国峰常德勇张持晨
关键词:空巢老人骨折静脉血栓形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