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晓燕

作品数:88 被引量:45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病理
  • 26篇肿瘤
  • 25篇胰腺
  • 20篇临床病理
  • 13篇细胞
  • 12篇病理学
  • 10篇病理分析
  • 9篇导管
  • 9篇子宫
  • 9篇腺肿瘤
  • 9篇临床病理分析
  • 8篇原发性
  • 7篇导管内
  • 7篇胰腺肿瘤
  • 7篇乳头
  • 7篇上皮
  • 6篇孕酮
  • 6篇乳头状
  • 6篇病变
  • 5篇血管

机构

  • 87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濮阳市油田总...
  • 1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88篇常晓燕
  • 35篇陈杰
  • 14篇姜英
  • 9篇郎景和
  • 8篇李雷
  • 8篇李霁
  • 6篇朱亮
  • 6篇张俊吉
  • 6篇贾双征
  • 6篇冷金花
  • 6篇卢朝辉
  • 6篇史精华
  • 6篇李晓燕
  • 6篇杨堤
  • 6篇姜玉新
  • 5篇姜英
  • 5篇朱庆莉
  • 4篇戴毅
  • 4篇金征宇
  • 4篇钱家鸣

传媒

  • 16篇中华病理学杂...
  • 11篇诊断病理学杂...
  • 9篇协和医学杂志
  • 7篇中华妇产科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等特点。 方法分析61例IPMN的临床特点,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分析。 结果61例IPMN中有33例肿瘤发生在胰头部,14例发生在胰体尾部,14例位于胰腺全部;平均发病年龄为61.8岁。37例首发症状为腹部不适,14例为查体发现。61例影像学均发现胰管扩张或胰腺囊实性肿物。大体上,32例为多房囊肿,囊内含黏液并见乳头状肿物,胰腺导管扩张,13例为囊实性结节。显微镜下,胃型16例、肠型21例、胰胆管型21例、嗜酸细胞型3例;IPMN伴轻度异型增生有13例、伴中度异型增生有13例、伴重度异型增生有6例、IPMN相关浸润性癌29例。浸润性癌以胰腺导管腺癌为主(23/29,79.3%),其次是胶样癌(4/29,13.8%),其他类型少见(2/29,6.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UC5AC、MUC2、MUC1阳性率分别为89.4%(51/57)、36.8%(21/57)和28.3%(13/46),嗜酸细胞型MUC1仅1例阳性。61例IPMN中6例失访,55例患者随访时间12~1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5年生存率为76%;IPMN不伴有浸润性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3例复发;IPMN伴有浸润性癌的患者3年存活率为55%,12/13死于术后2年内。 结论IPMN是最常见的胰腺导管内病变,多表现为胰腺囊肿。病理分型及分类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和分型具有一定的帮助;MUC5AC多阳性表达,MUC1为胰胆管型IPMN标志物,MUC2为肠型IPMN的标志物。IPMN伴轻度、中度及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IPMN相关浸润性癌以导管腺癌为主,患者预后较差,手术后2年内病死率高;复发对生存期影响不大。
常晓燕李霁姜英李媛卢朝辉陈杰
关键词:胰腺肿瘤病理学预后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3例病理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的病理诊断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01年至2010年诊断的3例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所见无特异性,镜下形态多样,有血管瘤样、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样改变,但均能找到较特异的血管肉瘤诊断特征。结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复杂多变。病史、临床症状、影像检查、病理活检的综合运用,对这一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十分重要。
李霁常晓燕陈杰刘彤华杨堤
关键词:血管肉瘤
胰腺罕见病变的临床病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11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有病理诊断的胰腺罕见病变,以提高对胰腺罕见病变的认识。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至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记录,筛选出胰腺少见病变,并检索PubMed相应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共检出胰腺罕见病变6例,其中胰腺黏液球状体病1例,浆液性囊腺瘤伴导管腺癌1例,腺泡细胞囊腺瘤1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黏液样平滑肌肉瘤1例,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以上病变很少能在PubMed中检索到相关文献,有些病变甚至找不到与胰腺相关的报道。结论总结胰腺罕见病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胰腺病变,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更好地实行个体化诊疗。
王文泽梁智勇李霁孟云霄任新瑜常晓燕姜英钟定荣郭丽娜陈杰刘彤
关键词:胰腺罕见病变病理诊断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间6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RT-PCR方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结果6例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有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64岁。大体检查胰腺大导管内可见息肉样结节阻塞导管,1例扩张的导管周围可见质硬结节。镜下观察,导管内可见小管状腺体或小的腺泡样腺体背靠背密集排列,上皮细胞重度异型增生,核分裂象多见,细胞内几乎没有黏液,导管内的小灶坏死较常见。1例病变完全局限在导管内,4例局部可见微小浸润(〈0.5em),1例浸润深度〉1cm;浸润成分为导管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K7和CK19均阳性,MUC5AC有3例阴性,3例局灶弱阳性;MUC2阴性;MUC1有2例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高。KRAS基因检测2/6阳性,突变位点分别为35G〉A及35G〉T/34G〉A。6例随访12-1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7个月,1例19个月后死于该肿瘤,1例胰尾手术83个月后胰头复发,余4例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具有导管内腺管状和乳头状生长方式,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细胞内外黏液分泌少等特点,在生长方式、黏液分泌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等方面与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有不同之处;与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分开的意义尚需更多病例验证。
常晓燕卢朝辉李星奇陈杰
关键词:胰腺肿瘤DNA突变分析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重度痛经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重度痛经的效果及痛经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门诊或住院部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重度痛经和(或)经量过多患者共1100例给予LNG-IUS治疗,在放置前后不同随访时点评估患者的痛经症状、疼痛评分、出血评分、生化指标、体格参数、LNG-IUS带器情况、月经模式以及不良反应,分析疼痛评分及分布的变化趋势、重度痛经缓解的预测因素以及与月经模式、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1100例,其中重度痛经患者640例(58.18%,640/1100),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范围1~60个月),在放置LNG-IUS后60个月时的累积续用率为65%。放置LNG-IUS后重度痛经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放置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均〈0.01),放置前、放置后3、6、12、24、36、48和60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8.1±0.9)、(5.5±2.4)、(4.6±2.4)、(3.3±2.2)、(2.2±2.1)、(2.2±1.8)、(1.4±1.6)、(1.3±1.3)分。放置LNG-IUS后重度痛经患者的比例与放置前相比显著下降(P均〈0.01)。在放置LNG-IUS的36个月内,每个随访时点与前一随访时点比较,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未能发现可以统一预测痛经缓解的相关因素。痛经缓解情况与同期患者报告的月经模式变化、总体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重度痛经的有效方案,痛经改善状态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模式、月经变化或不良反应无关。
李雷冷金花戴毅张俊吉贾双征李晓燕史精华张加韧李婷徐晓璇刘真真游姗姗常晓燕郎景和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痛经左炔诺孕酮药物释放系统
罕见6岁女童卵巢Leydig细胞瘤:临床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2016年
目的对1例罕见6岁女童卵巢Leydig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结果。结果 (1)雄激素增多引起男性化表现,外院误诊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予氢化可的松治疗6个月,睾酮水平未降低。(2)生化检查:血FSH 1.3 U/L,LH 1.1 U/L,雌二醇(E2)246pmol/L(N<55pmol/L),孕酮(P)22.1nmol/L(N 1.3~5.7nmol/L),睾酮(T)16.1nmol/L(N 0.3~1.6nmol/L),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2.34μmol/L(N<2.46μmol/L),17-羟孕酮(17-OHP)169.5nmol/L(N<9nmol/L)。(3)影像学:右附件区可见约4cm囊实性包块。骨龄9~10岁。(4)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a-抑制素(inhibin)(+),Calretinin(+),符合Leydig细胞瘤。(5)电镜结果:可见同心圆样异常形态线粒体。(6)随诊:术后T和P下降到正常水平,痤疮消失。结论 P和17-OHP水平升高并非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特异性改变,卵巢Leydig细胞瘤也可分泌性激素的中间产物。同心圆样异常形态线粒体可能是Leydig细胞瘤的特异性电镜下改变。本例国内年龄最小的卵巢Leydig细胞瘤,拓宽了我们对此疾病发病年龄的认识。
郑俊杰茅江峰陈晶王涛杨佳欣钟定荣常晓燕伍学焱
关键词:雄激素卵巢LEYDIG细胞瘤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经量过多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在前瞻性研究中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经量过多的效果及经量过多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从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门诊或住院的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经量过多和(或)重度痛经患者共1100例给予LNG-IUS治疗,在放置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评估患者的出血评分、LNG-IUS带器情况、痛经症状、生化指标、体格参数、月经模式以及不良反应,分析出血评分及贫血状态的变化趋势、经量过多缓解的预测因素以及与月经模式、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1100例患者,其中经量过多患者618例(56.18%,618/1100),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范围1~60个月),在放置LNG-IUS后60个月时的累积续用率为66%。放置LNG-IUS后患者的出血评分与放置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均〈0.01),放置前、放置后3、6、12、24、36、48和60个月的出血评分分别为(157±34)、(94±35)、(70±33)、(67±18)、(67±20)、(65±19)、(66±19)、(65±21)分。放置LNG-IUS后经量过多患者的比例与放置前相比显著下降(P均〈0.01)。在放置LNG-IUS后的24个月内,每个随访时间点与前一随访时间点比较,出血评分、贫血状态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未能发现可以统一预测经量过多缓解的相关因素。经量过多的缓解情况与同期患者报告的月经模式变化、总体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经量过多的有效方案,经量过多的缓解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模式、月经模式变化或不良反应无关。
李雷冷金花史精华张俊吉贾双征李晓燕戴毅张加韧李婷徐晓璇刘真真游姗姗常晓燕郎景和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左炔诺孕酮药物释放系统
伴侣素CCT的结构及与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4
2003年
CCT是所有真核生物胞浆内共存的唯一一个伴侣素 (chaperonin) ,具有复杂的结构 ,与I型伴侣素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CCT主动参与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的折叠和组装。
常晓燕陈杰
关键词:分子伴侣CCT肌动蛋白微管蛋白
动态增强MRI技术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利用动态增强MRI探讨动脉粥样斑块Gd—DTPA强化的特点和强化机制。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高脂饮食联合内膜剥脱术在腹主动脉建立斑块模型。术后10—16周行动态增强MRI扫描。以71s为间隔获得35帧T1WI1并在第3次扫描开始的同时静脉注射Gd—DTPA。扫描结束后12h内取动脉斑块行HE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新生血管。在MRI上测量斑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曲线的描述性参数,和新生血管计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斑块强化特点。结果静脉注射Gd-DTPA后,动脉斑块明显强化,呈现“快进慢出”的特点。斑块内部强化程度不均匀,纤维成分强化较强,脂质和炎细胞聚集灶强化较弱。新生血管计数(117.7±93.3)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得到的峰值(1.05±0.30)、初始斜率(0.82±0.28)和7min曲线下面积(4.97±1.67)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3(P〈0.01)、0.468(P〈0.05)、0.554(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新生血管生成、内膜通透性增加及细胞外基质增多可能是斑块被Gd—DTPA强化的原因。DEC—MRI定量分析斑块新生血管密度有一定的可行性。
李明利孙杰常晓燕金征宇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新生血管磁共振成像
LNG-IUS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过程中月经模式的改变与不良反应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过程中月经模式的改变和不良反应。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从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重度痛经和(或)经量过多患者共1100例给予LNG-IUS治疗,在放置LNG-IUS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评估患者的LNG-IUS带器情况、痛经症状、疼痛评分、出血评分、生化指标、体格参数、月经模式以及不良反应,分析月经模式改变和不良反应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6岁(范围20~44岁),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范围1~108个月)。随随访时间延长,月经模式改变的比例显著增加,闭经和经期缩短是月经模式改变的主要部分;在放置后3、6、12、24、36、48和60个月,闭经发生率分别为0、5.8%(43/744)、6.9%(47/682)、10.1%(60/595)、17.3%(87/502)、27.2%(104/383)和29.6%(82/277),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期缩短的发生率分别为3.5%(28/801)、5.1%(38/744)、6.6%(45/682)、8.9%(53/595)、10.2%(51/502)、19.1%(73/383)和29.2%(81/277),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在放置12个月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下腹痛,在放置12个月及之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增加≥5 kg/年。月经模式改变、总体不良反应、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与放置前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模式以及治疗效果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也不能预测LNG-IUS的放置状态(P〉0.05)。LNG-IUS取出或脱落后大部分的月经模式改变和不良反应消失。结论症状性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LNG-IUS后随时间延长月经模式改变的比例增加,闭经和经期缩短�
李雷冷金花张俊吉贾双征李晓燕史精华戴毅张加韧李婷徐晓璇刘真真游姗姗常晓燕郎景和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左炔诺孕酮月经失调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