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毅湘

作品数:35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7篇自身免疫
  • 7篇自身免疫性
  • 7篇免疫性
  • 7篇内镜
  • 7篇肝病
  • 5篇黏膜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4篇综合征
  • 4篇小肠
  • 4篇间质
  • 4篇间质瘤
  • 3篇电活动
  • 3篇原发性
  • 3篇黏膜下
  • 3篇胃电
  • 3篇胃电活动
  • 3篇胃间
  • 3篇胃间质瘤

机构

  • 3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海洋石油总医...

作者

  • 34篇常毅湘
  • 29篇王邦茂
  • 14篇方维丽
  • 8篇张洁
  • 7篇刘文天
  • 7篇俞清翔
  • 7篇郑忠青
  • 4篇周璐
  • 4篇姜葵
  • 3篇陈茉
  • 3篇林睿
  • 3篇沈阳
  • 3篇朴美玉
  • 2篇刘梅玲
  • 2篇张庆瑜
  • 2篇刘悦
  • 2篇尹彦玲
  • 2篇方宇
  • 2篇苏海燕
  • 2篇孙超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天津医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2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疾病诊断42例
2010年
目的:对42例腹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42例腹膜病变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龄17-89岁,平均54岁.对所有患者进行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40例行腹穿术、9例行PET/CT检查、1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膜活检术.分析腹膜病变的病因和各诊断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血清CEA、CA153、CA19-9、CA242和CA125对腹膜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14.8%、18.5%、29.6%、22.2%及100%,特异性分别为80.0%、93.3%、93.3%、93.3%及0%.腹水脱落细胞对腹膜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性为36%,特异性为100%;腹水ADA对腹膜结核性病变诊断的灵敏性为92.3%,特异性为92.5%.8例CT检查结果支持最后诊断,准确率为19%;7例PET/CT检查结果支持最后诊断,准确率为78%;11例腹膜活检术结果支持最后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肿瘤标志物、腹水脱落细胞和ADA检查对腹膜炎性与肿瘤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的辅助意义.PET/CT和腹膜活检对腹膜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
岳宏宇刘文天邓宝茹常毅湘方维丽
关键词:腹膜疾病体层摄影术腹膜活检
9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96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96例AIH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7.85±14.54)岁,男女比例为1∶8.6。有身高、体质量资料的62例患者的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3.49±3.05)kg/m2。患者可无症状(36.46%)或伴有非特异性症状,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以肝炎指标升高为主,65例(67.71%)免疫球蛋白G升高,81例(84.38%)抗核抗体阳性。所有患者中,经影像学和(或)肝组织活检证实37例(38.54%)存在肝硬化。72例进行了肝组织活检的患者中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肝细胞玫瑰花结改变和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者分别为54例(75.00%)、51例(70.83%)、19例(26.39%)和23例(31.94%)。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39例(40.63%)。结论:AIH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以血清肝炎指标和免疫球蛋白G升高为主,多存在自身抗体,肝组织学示肝细胞损害,常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
李树倩周璐张洁焦国慧曹晓沧常毅湘王邦茂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粘膜改变
<正>目的利用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粘膜改变。方法 126例诊断为IBS的病人中,87例行胶囊内镜检查,39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观察镜下小肠粘膜改变。结果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50....
朴美玉王邦茂张洁林睿常毅湘
文献传递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彩超诊断及定量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定量评估正常者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PIDVL)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及其返流持续时间、速度的比较,并确定PIDVL分级的新标准。方法:应用彩超测量并对比59例94条下肢(对照组)和30例39条下肢(观察组)深静脉内径值、返流持续时间及返流速度。结果:(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股总静脉内径值、股浅静脉内径值、(?)静脉内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1)。(2)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彩色脉冲多普勒(CPD)返流持续时间(PTR)、股总静脉PTR、朋静脉PTR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1)。(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CPD返流速度(S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PIDVL分级与临床体征有密切相关性。结论:(1)正常者下肢深静脉返流持续时间确定为<1.2 s。(2)根据下肢深静脉内径值的大小及返流持续时间的长短将PIDVL程度分为3级。
尹彦玲常毅湘刘梅玲刘悦朱莉方宇
关键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功能不全血流速度股静脉
微探头超声引导胰腺假性囊肿引流一例
2008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主因上腹部胀痛3个月,发现上腹部包块1个月收入本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工作时从梯子上跌落,出现上腹部胀痛,于当地医院腹部B超示胰腺损伤,当时查血尿淀粉酶正常,给予抗炎、抑制胰酶分泌等药物治疗,疼痛有所缓解,但仍有上腹部胀满不适。
方维丽王邦茂刘文天常毅湘
关键词:超声引导微探头上腹部胀痛上腹部包块淀粉酶正常上腹部胀满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背景:自身免疫性肝病相互之间以及与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叠增加了诊断难度,深刻认识其临床特征至关重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PBC-AIH重叠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生物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肝组织学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组和非合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8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9.1,平均发病年龄为(58.1±9.9)岁。53.1%的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其中黄疸和皮肤瘙痒占18.5%。血清ALT、AST、ALP、GGT、TBil、Glo水平均升高,多数患者血清Ig G、Ig M水平升高。ANA阳性率、AMA和(或)AMA-M2阳性率、SMA阳性率、gp210和(或)sp100阳性率分别为100%、90.1%、1.2%、11.1%。门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为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具有PBC和AIH病理表现者占50.6%。影像学证实28例(34.6%)患者肝硬化,76例(93.8%)腹腔淋巴结肿大。23例(28.4%)PBC-AIH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为干燥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组GGT水平显著低于非合并组(P=0.001),其余临床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入认识PBC-AIH重叠综合征临床特征的同时筛查合并的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至关重要,尤其是干燥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郭丽萍周璐李树倩张洁常毅湘王邦茂
内镜超声检查术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治价值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治价值。方法总结近年来于消化内镜中心经超声内镜诊断为异位胰腺并行病理检查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图像特征及诊断准确率。结果52例内镜超声诊断的异位胰腺者中41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78.85%(41/52),其余6例为间质瘤,4例为平滑肌瘤,1例为神经鞘瘤。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均表现为隆起性病变,病变位于胃窦37例,十二指肠2例,胃体1例,胃底1例;表现为高回声1例,中等回声10例,低回声18例,混杂回声12例;累及至黏膜层2例,黏膜肌层8例,黏膜下层30例,固有肌层1例。对其中不超过黏膜下层的15例行内镜下切除,2例出血,余无并发症出现。随访半年以上,1例复发,余无复发且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可根据超声内镜所显示的病变深度决定下一步治疗,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沈阳王邦茂方维丽常毅湘
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胰腺疾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大小、临床表现、治疗经过以及病理结果等,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在0.8~4.0c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开始至完整剥离病变的时间)在35~150min,平均64.5min,术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经氩离子凝固术、电活检钳凝固治疗或金属夹闭合创面止血成功,有4例术中并发穿孔,穿孔发生率18.1%(4/22),应用金属夹夹闭缝合穿孔,术后经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抗炎等治疗后,其中3例腹胀缓解,余1例腹胀严重者追加经腹壁穿刺排气后缓解。2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出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住院3~10d,平均4.5d,穿孔患者术后1个月胃镜复查见穿孔均闭合,所有患者接受随访3~18个月,未见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是安全和有效的,虽然出血和穿孔仍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但经积极地对症治疗后可以治愈。
徐昕王邦茂郑忠青刘文天常毅湘梁丽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穿孔治疗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间,应用OMOM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生产)对67例慢性腹痛患者(腹痛组)和46例无任何症状的查体者(查体组)进行检查,其中腹痛组患者均过经多次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可以解释慢性腹痛的病变。结果慢性腹痛组患者中小肠黏膜病变的诊断阳性率为68.7%(46/67),明显高于健康查体人群的21.7%(10/46);腹痛组46例小肠黏膜病变中以小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为最多,占21例,其次为小肠单发或者多发的息肉12例;回肠和空肠单发或多发的小溃疡11例,结合临床病史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小肠肿瘤6例;小肠未发现任何异常的占25.7%(17/67),小肠淋巴组织增生11例。腹痛组患者OMOM胶囊在小肠的通过时间(243.9±61.9)min明显长于查体组(215.3±52.9)min(P<0.05);胶囊探头的胃通过时间(42.6±18.9)min和排出体外的时间(83.9±27.4)h,分别比查体组(40.6±13.4)min和(74.3±19.1)h要长,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黏膜病变的诊断阳性率高,而且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患者。
张洁王邦茂张庆瑜林睿朴美玉常毅湘
关键词:腹痛胶囊内镜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临床分析
俞清翔郑忠青孙超常毅湘王邦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