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芬 作品数:16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楚雄花椒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5 2011年 基于20个样方(各样方面积为25 m×20 m,总面积1 hm2)调查,研究了楚雄花椒园自然保护区元江栲—米饭花林的群落生态学特征。该群落以壳斗科、越桔科、山茶科、八角科、山矾科植物为乔木层主要成分,并以壳斗科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高。木本植物以非全缘、革质、常绿、小叶等为其特征,反映该群落生境偏干,为典型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由于该群落分布海拔较高,林内苔藓类附生植物较多。也存在一些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常见物种,有向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征,是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落类型。 施济普 常艳芬 徐成东 朱华关键词:群落生态学 植物多样性 中国红河地区董棕林乔木树种的物种组成和地理亲缘关系 被引量:2 2017年 在中国和中南半岛的喀斯特地区,董棕(Caryota obtusa)林是一类外貌醒目、物种多样和生境独特的植物群落。由于其具有作为食物和用于园艺的潜在价值,董棕在自然生境中越来越稀少。为了弄清董棕林的群落特征和物种组成,我们在云南红河地区的一个喀斯特峡谷选取6个群落样方研究了董棕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每个20 m×20 m样方中,调查了胸径(DBH)≥4 cm的乔木树种的胸径等生物学特征。通过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计算出研究区董棕林群落中每个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确定了该群落的优势组成。一方面,我们分别通过分布区类型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地理分布样式来分析乔木树种的地理成分组成特点,从而确定董棕林的地理联系;另一方面,我们选择了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乔木树种,通过地理分布图的绘制,分析比较了5个优势树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关系,确定了所选取的研究群落在整个董棕分布区的地位。结果表明,云南红河地区董棕林由67种乔木树种组成,群落名称可定为董棕+双果桑群落(Caryota obtusa+Streblus macrophyllus community),群落中乔木物种的区系成分以中南半岛分布最多,且是在热带东南亚喀斯特地貌大背景下发育形成的。研究暗示我国的董棕群落已处于该类热带喀斯特植被的最北缘,在中南半岛这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值得优先加以保护。 陈文红 施济普 文军 郭世伟 常艳芬 税玉民关键词:棕榈科植物 热带植被 中国西南地区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科)孢子形态研究 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龙骨属(PolypodiodesCh ing)植物11种(包括1变种)的孢子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其中,大部分种为首次报道。水龙骨属植物的孢子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豆形或超半圆形,表面具疣状纹饰,多不具周壁。对光茎水龙骨(P.wattii)和日本水龙骨(P.niponica)、栗柄水龙骨(P.m icrorhizoma)与篦齿蕨(M etapolypodium manm eiense)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孢粉学方面的证据。根据水龙骨属植物孢粉形态上的证据,水龙骨属植物是一个自然的分类群,赞成秦仁昌1978分类系统的分类处理。 张碧波 王任翔 常艳芬 陆树刚关键词:孢子形态 膜叶铁角蕨属的形态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膜叶铁角蕨属隶属于铁角蕨科,全世界约有30种,我国分布有18种,是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膜叶铁角蕨属的物种数目和物种分类还存在很大争议,一些物种的界限和定义还模糊不清,为了得到一个自然的膜叶铁角蕨属分类系统,还需要对膜叶铁角蕨属的物种分类做进一步研究。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膜叶铁角蕨属1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包括孢子形态特征、叶柄和根状茎上的鳞片形态特征、叶片形态、羽片形状以及叶脉特征等进行详细观察分析,探讨了各个形态特征间的关系以及膜叶铁角蕨属植物的物种分类。结果表明:膜叶铁角蕨属植物的叶片及羽片等形态特征存在很大区别,叶柄和根状茎上的鳞片以及孢子形态的种间差异虽然不大,但其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仍可作为部分种类的鉴定依据。该研究结果为膜叶铁角蕨属植物的物种分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洪桦枫 常艳芬关键词:形态学 物种多样性 云南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孢子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南产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4属8种1变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其中篦齿蕨Metapolypodiummanmeiense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的蒙自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mengtzeense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该亚科植物孢子形态较为一致,均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具周壁或不具周壁,外壁正面观均为较整齐的疣状纹饰。本文还就孢子形态及其与该亚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关系进行了讨论,为水龙骨科的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常艳芬 王任翔 张碧波 陆树刚关键词:孢子形态 松风草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松风草(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Hook)reichb ex Meisn)大小孢子发育与雌雄配子体的形成研究结果如下:4小孢子囊,成熟花药表皮消失,药室内壁纤维化.中层2层,绒毡层细胞多具多核,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面体形四分体,其成熟花粉二细胞型.胚珠横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为双珠被构成;成熟胚囊外珠被完全纤维化;大孢子孢原细胞2~3个,其中1个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胚囊发育为蓼型,雌配子体为由七细胞八核胚囊,完全成熟胚囊反足细胞退化,中央细胞形成,形成四细胞四核胚囊,其卵器发育良好,雌雄配子体发育不同步. 徐涛 常艳芬 杜文银关键词: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西双版纳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015年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共有野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63种,隶属于76属31科。西双版纳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以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的植物最为丰富,亚洲热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这363种蕨类植物中,以陆生种类最多,有246种,占总种数的67.8%,其次是附生和石生。本研究对西双版纳地区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若干意见。 苏波 常艳芬关键词:蕨类植物资源 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3 2011年 报道广西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7种1变型,即粉叶蕨属、锡金石杉、四川石杉、笔直石松、布朗卷柏、粤铁线蕨、粉叶蕨、大叶贯众、中华水龙骨。该文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蒋日红 常艳芬 苑虎 严岳鸿关键词:蕨类植物 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对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区系地理进行了研究。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已进行了划分,与邻近地区的区系联系也进行了比较,其区系起源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云南是中国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2)云南至喜马拉雅地区是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的分化中心;(3)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与四川、喜马拉雅地区和西藏的区系联系最密切;(4)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可能在亚洲热带地区,但其分化中心则可能在云南西北部至喜马拉雅地区。最后列出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系统名录。 张碧波 常艳芬 陆树刚关键词:区系地理 云南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的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对云南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划分,并对云南与邻近地区的区系联系进行了比较,对云南该亚科植物的区系起源也作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云南是中国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该亚科植物是典型的热带亚洲的区系成分;与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区系联系最密切;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是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常艳芬 张碧波 陆树刚关键词:区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