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莹

作品数:19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影像
  • 5篇影像学
  • 3篇影像学表现
  • 3篇椎体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淋巴瘤
  • 2篇疏松性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原发性
  • 2篇颅内原发性淋...
  • 2篇脊柱
  • 2篇计算机断层

机构

  • 18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体育科...
  • 1篇南京市高淳人...

作者

  • 18篇常莹
  • 6篇麦筱莉
  • 5篇胡毓亮
  • 5篇王冬梅
  • 4篇朱斌
  • 4篇范海健
  • 4篇辛小燕
  • 4篇杨献峰
  • 3篇鲁爱勋
  • 3篇孙晓敏
  • 3篇史炯
  • 2篇秦国初
  • 2篇陆芳菲
  • 2篇余鸿鸣
  • 2篇牡丹
  • 2篇刘宝瑞
  • 2篇金松
  • 2篇赵磊
  • 1篇胡安宁
  • 1篇田传帅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影像学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影像(MRI/CT)资料齐全的21例PNET,分析其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探讨PNET的影像学(MRI/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果 PNET多见于青少年,中位发病年龄为21岁,男性13例,女性8例,20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其中颅内2例,颈部1例,胸腔2例,肋骨1例,腋窝1例,腹腔1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肾脏2例,椎管4例,四肢5例,均可见软组织肿块,直径3.2~20.0cm,平均10.4cm,肿块呈不规则形或类球形,13例边缘清晰,与周围结构分界清,19例肿块内密度/信号不均,见囊性坏死区,均未见明显钙化或肿瘤骨,7例见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形态不规则,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未见明显硬化边缘,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 PNET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MRI/CT可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并无特异性,诊断依靠病理组织检查。
麦筱莉范海健余鸿鸣常莹史炯牡丹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CT/MRI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RI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2例SFTs患者的MSCT/MRI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胸部6例,腹盆部12例,颅内1例,面部1例,椎管内1例,大腿1例。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MSCT/MRI平扫显示肿块大小、形态多变,肿块最大径1.2~25.0 cm,平均(7.6±6.9)cm;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17例,呈分叶状2例,不规则形3例。MSCT平扫5例密度不均匀,MRI平扫3例信号混杂;16例行MSCT和/或MRI对比增强后4例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增强血管。病理学检查提示恶性SFTs 5例,良性17例。镜下显示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式多变,间质内见大量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Desmin(-)21例,CD34(+)21例,Bcl 2(+)19例,CD99(+)9例;良性SFTs Ki-67≤5%,恶性SFTs Ki-67≥10%。结论 SFTs患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SFTs的定位及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有价值。
余鸿鸣范海健常莹秦国初史炯麦筱莉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腰椎体松质骨CT值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腹部CT检查获得的腰椎体松质骨CT值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7例在我院行常规腹部CT平扫的60岁以上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女性病人为骨折组,另纳入21例年龄、BMI相匹配的无骨折女性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单ROI法获得病人L1椎体松质骨的CT值,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获得L1椎体的骨密度T值。比较2组L1椎体CT值和骨密度T值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松质骨CT值及骨密度T值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病人的L1椎体CT值与骨密度T值均呈正相关(r=0. 879、0. 452,P <0. 05)。骨折组的L1椎体CT值和骨密度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L1椎体松质骨CT值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为0. 936(95%CI:0. 806~0. 989,P <0. 001),cut-off值为77 Hu,敏感度为0. 824,特异度为1. 000;骨密度T值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为0. 884(95%CI:0. 738~0. 965,P <0. 001),cut-off值为-2. 2,敏感度为0. 882,特异度为0. 905。两种方法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鉴别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椎体松质骨CT值可用于鉴别诊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王冬梅朱秀芬牡丹杨献峰常莹周晋李宝新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仪计算机断层成像
三维CT重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指导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指导价值。方法准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24例患者,术前行病变椎体的三维CT重建。结果根据三维CT重建结果,11例患者为手术禁忌而放弃行PKP治疗,其他13例患者经测量得到相应数据,为手术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结论螺旋三维CT重建对PKP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
常莹胡毓亮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ummell’s病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分析Kummell's病的X线摄影、CT扫描及MRI扫描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Kummell's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的57例Kummell's病患者的X线摄影、CT扫描及MRI扫描三种影像学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Kummell's病的影像学征像主要表现为骨折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内及椎前增生硬化、椎体裂隙征、骨折椎体内积气及积液等。结论 掌握Kummell's病患者的X线摄影、CT扫描及MRI扫描影像特征性表现,对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及有意义的影像价值。
常莹赵磊麦筱莉陆芳菲鲁爱勋胡毓亮辛小燕
关键词: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
CT感兴趣区体积法评估臀肌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CT感兴趣区体积法测量臀肌体积及密度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搜集114例行128层CT扫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Kellgren-Lawrence(K-L)评分对髋关节进行分级:K-L评分<2患者纳入A组(以45、65岁为界分为3个亚组:A1~3组);K-L评分≥2患者纳入B组;用分层比例抽样法从A组中抽取年龄、性别与B组匹配的47例患者纳入C组。所有患者由两名操作者分别在工作站使用感兴趣体积后处理软件进行臀肌范围勾画并三维重建,由软件自动测量两侧臀大、中、小肌的体积及CT值,1周后由一名操作者重复测量,应用相关系数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值的可靠性。比较臀肌体积和CT值的性别及左右侧差异,臀肌体积与年龄的关系,比较B、C两组患者臀肌体积和CT值的差异性。结果:臀肌体积及CT值测量的同一观察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男性双侧臀大肌、右侧臀中肌、左侧臀小肌体积均显著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左侧臀大肌CT值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臀肌体积及CT值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L分级评分高者较评分低者臀肌体积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兴趣区体积法可稳定、准确地用于评估臀肌体积与密度。臀肌体积萎缩与脂肪化程度与年龄相关,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臀肌萎缩较无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更显著。
王凤仙王冬梅常莹杨献峰
关键词:臀肌体积测量计算机体层成像髋骨关节炎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MR对免疫功能正常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组织起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MR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行术前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并与免疫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病...
麦筱莉范海健常莹窦鑫史炯朱斌
关键词: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病理学
多时间点动态增强MRI评价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时间点动态增强MRI在评价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价值。方法裸鼠20只,建成BGC-823细胞株皮下瘤模型,随机分成A、B两组进行磁共振成像,应用3.0TMR对肿瘤先进行 T1WI、T2WI成像,A组通过尾静脉注入磁共振造影剂Gd-DTPA后再进行T1WI增强扫描,分别在4min、30min、1h、2h各个时间点进行扫描。B组通过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同样在以上4个时间点进行T1WI扫描,采用信号增强率评价每个时间点图像的增强效果。结果 T2WI肿瘤呈高信号,境界清楚,肿瘤信号欠均匀。T1WI肿瘤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信号尚均匀。在4min、30min、1h、2h各个时间点,A组信号增强率分别为2.8%、4.7%、3.5%、1.5%,B组信号增强率分别为0.1%、0.2%、0.1%、0.1%,A组信号增强率明显高于B组(t=4.302,P=0.001;t=6.872,P=0.000;t=5.458,P=0.000;t=2.701,P=0.002)。结论3.0T磁共振可以客观、清楚显示裸鼠皮下移植瘤,通过尾静脉注射造影剂对皮下瘤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多时间点动态增强MRI显示皮下瘤在注射造影剂后30min信号增强率最高。
金松辛小燕沙慧子刘宝瑞田传帅常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及临床随访
2023年
目的分析归纳尤文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23例骨尤文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23例骨尤文肉瘤患者,有18例取得随访结果,5例失访;18例中死亡6例,12例存活,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转移;病灶共27处,发病部位以股骨干最为常见;各病灶影像均可见骨质结构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影,25处病灶(92.59%,25/27)可见骨膜反应,不同骨类型之间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征象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骨尤文肉瘤影像主要表现为多种类型的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骨尤文肉瘤主要以骨髓转移及肺转移为主,其中肺转移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丁升陈亭亭王冬梅常莹杨献峰
关键词:骨肉瘤随访研究影像诊断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诊断价值
麦筱莉范海健秦国初常莹朱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