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人木

作品数:23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
  • 6篇不锈
  • 6篇不锈钢
  • 5篇静压
  • 5篇HR-1不锈...
  • 4篇合金
  • 4篇BE
  • 3篇研制开发
  • 3篇连铸
  • 3篇连铸板坯
  • 3篇奥氏体
  • 3篇板坯
  • 3篇
  • 2篇形变
  • 2篇再结晶
  • 2篇中间层
  • 2篇水冷堆
  • 2篇热变形
  • 2篇热变形行为
  • 2篇微合金

机构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重庆大学
  • 6篇四川省川威集...
  • 5篇表面物理与化...
  • 2篇川威集团有限...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威远钢铁有限...

作者

  • 23篇康人木
  • 11篇刘国权
  • 9篇周上祺
  • 5篇胡本芙
  • 5篇孔纪兰
  • 5篇张鹏程
  • 5篇李辉
  • 4篇黄斌
  • 4篇胡加学
  • 4篇肖翔
  • 3篇李良
  • 3篇冯绍强
  • 3篇李娜
  • 2篇赵海涛
  • 2篇吴文东
  • 2篇曾祥尧
  • 2篇王华清
  • 2篇魏海莲
  • 2篇刘守平
  • 2篇李荣

传媒

  • 4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贮氢合金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7
2003年
介绍了金属氢化反应及贮氢合金设计的基本原理 ,对贮氢合金的基本类型、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目前已开发研究的贮氢合金品种类型虽然众多 ,但成熟的主要还是AB5型稀土合金。钒基固溶体合金因贮氢容量大 ,镁基合金因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在贮氢合金的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贮氢合金应用领域广阔 ,但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仍然处于试验开发阶段 ,只是在镍 -氢化物二次电池中获得了产业化 。
刘守平赵罡李荣康人木周上祺任勤
关键词:贮氢贮氢材料贮氢合金
钒渣生产V_2O_5尾渣全钒含量与相关工艺指标的函数关系
2010年
基于物料平衡原理,建立了尾渣全钒含量与焙烧熟料全钒含量、焙烧转化率及浸出率之间的函数方程,并结合某公司实际生产数据对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方程自变量间相互作用及对尾渣全钒含量的影响,进一步简化了原方程.结果表明:原方程和简化方程能够正确反映尾渣全钒含量和上述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规律,可为尾渣全钒含量的实际生产技术控制提供判断依据;而简化方程函数关系简单,更利于实际应用.
康人木刘国权吴文东帅兴国谢建国黄斌浦年文
关键词:五氧化二钒尾渣物料平衡
Be/Cu/HR-1不锈钢扩散连接界面特性被引量:5
2004年
以Cu为中间层材料,采用Gr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Be/HR-1不锈钢进行扩散连接试验,利用PMEOlympusTokyo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HV-1000)、X射线衍射仪研究分析了其界面特性。研究表明,Cu层过渡材料能有效阻碍Be和Fe之间的互扩散以及阻挡不锈钢中合金元素Ni、Cr等向铍基体的扩散,从而阻碍了它们之间金属间化合物在扩散区内的形成,但它也带来了新的金属间化合物如Be2Cu;金属间化合物优先沿晶界生成,呈三维网状分布;元素的扩散主要沿晶界进行,且扩散不是各个部位均等的向前推进,也没有单一的金属间化合物薄层形成;试样的断裂位置在Be/Cu界面处。
康人木周上祺李辉李荣王华清
关键词:HR-1不锈钢
Be/中间层/HR-1不锈钢热静压连接界面特性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热静压方法进行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衍射仪(XRD)及材料试验机分析了接头扩散区的显微组织、元素和物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讨论了Cu、Al和Ag-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的作用。研究表明:Al作为中间层材料,不易实现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Cu和Ag-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能够实现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且Ag-Cu合金作为中间层扩散连接效果更好,更能有效地减少铍和不锈钢间的元素互扩散;Be与Fe和不锈钢中其他合金元素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大量生成,使接头质量较好。
李辉康人木康人木周上祺孔纪兰
关键词:HR-1不锈钢中间层
新型微合金化C--Mn--Al高强度钢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一种含1.79% Al (质量分数)的以Al替代Si微合金化高强度钢在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3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考虑应变量对材料常数影响的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利用建立的本构方程预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建立的本构方程可以对实验钢的流变应力给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建立了实验钢的加工图,根据加工图分析确定了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区为1000-1100℃和0.01-1 s^-1.组织观察表明在动态再结晶区实验钢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而失稳区对应的组织出现了变形集中带或“项链”组织.最后将建立的本构方程和加工图联合运用,为更全面地研究实验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提供了方法.
魏海莲刘国权肖翔赵海涛丁航康人木
关键词:高强度钢热变形本构方程加工图
AgCu28对Be/HR—1不锈钢热静压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2011年
以AgCu28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进行Be/HR—I不锈钢热静压扩散连接。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衍射仪(XRD)及材料试验机分析了热静压扩散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和物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探讨了扩散区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AgCu28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AgCu28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能够实现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能有效地减少铍、不锈钢间的元素互扩散,减少了Be与Fe和不锈钢中其他合金元素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大量生成,接头质量较好。
李辉康人木康人木周上祺孔纪兰
关键词:
一种高铝多元合金钢的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化学侵蚀基本原理,采用控温控时水浴锅,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1.79Al—1.5Mn-1.09Cr基高铝多元合金钢淬火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结果表明:最佳侵蚀剂配方为30mL饱和苦味酸水溶液+1~2滴氢氟酸+适量海鸥牌洗发膏,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下试验钢的原奥氏体晶界可通过调整海鸥牌洗发膏用量而清晰显示;试验钢最佳侵蚀温度为室温;高温淬火试样较低温淬火试样的原奥氏体晶界更易被侵蚀而清晰显示。
李娜刘国权康人木杨云
关键词: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侵蚀剂
不同应变速率下C对V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
实验研究了C含量不同的2种钒微合金钢(LC: C0.05%, V:0.08%;MC: C0.33%, V0.1%)的热变形及显微组织演变行为,并从应力-应变曲线、热变形微观机制、显微组织演变、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加工图形态...
刘国权赵海涛魏海莲康人木吴晋彬许磊王承阳
关键词:微合金钢应变速率碳含量
文献传递
低活性F/M钢形变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超临界水堆燃料包壳管用候选材料,设计和制备了一种高Cr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0.14C-11.06Cr-2.3W),实验钢经淬火回火热处理后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对实验钢进行60%冷变形,并随后在750~820℃下退火10~720min。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量,研究了变形前后板条马氏体在回复、再结晶、奥氏体化中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预变形既影响板条马氏体的再结晶行为,又影响奥氏体化行为。无变形的板条马氏体退火时难以发生再结晶,奥氏体直接在回火马氏体的原奥氏体晶界生成;60%预变形后易发生再结晶,奥氏体在完全再结晶的铁素体晶界上形核长大。
胡加学刘国权胡本芙尚林肖翔康人木
关键词:冷变形再结晶奥氏体化
冷变形对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回复与再结晶过程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了一种新型高Cr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F/M)钢用作超临界水堆燃料包壳管用候选材料,研究冷变形对其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双相组织的回复、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变形量对板条马氏体再结晶的促进程度不同,10%冷变形后780℃高温退火只发生回复,回火马氏体板条发生合并与迁移;60%冷变形后780℃高温退火,回火马氏体发生快速回复和再结晶。相同冷变形量下,高温退火时回火马氏体会优先于铁素体发生再结晶。12%δ铁素体的存在并不会明显延缓回火马氏体的再结晶过程,长时退火后,少量的铁素体晶粒都会转变成二次再结晶铁素体晶粒,最终组织为细晶铁素体。
肖翔刘国权胡本芙胡加学康人木郑晓
关键词:冷变形回复与再结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