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巧媛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院校
  • 2篇人文
  • 2篇考试
  • 2篇孔子
  • 1篇雕龙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结构
  • 1篇行道
  • 1篇以考促学
  • 1篇意境
  • 1篇意象
  • 1篇有情
  • 1篇职高
  • 1篇职业伦理
  • 1篇人文环境
  • 1篇人文教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理想

机构

  • 7篇湖南警察学院
  • 4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廖巧媛
  • 1篇蔡炎斌
  • 1篇周定平
  • 1篇钟春燕

传媒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四川警察学院...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公安教育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湖南行政学院...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考试的功能看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的弊病被引量:3
2011年
立足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课程考试的功能,联系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的弊病,分析其根源与危害,进一步提出改善的建议。
廖巧媛蔡炎斌
关键词:考试功能以考促学
试论孔子“谋道”的一生
2015年
"道"之于孔子,是君子之道,也是文武之道。对于前者,孔子可以做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后者,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综观孔子的一生,从"知道"到"传道",从"行道"到"藏道",充满了悲怆的意蕴,却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
廖巧媛
关键词:孔子传道行道
公安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23年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公安本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成功经验。迎接新的挑战,肩负着建设教育强国和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使命任务,公安本科教育必须坚持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一、公安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公安本科院校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周定平廖巧媛钟校
关键词:公安本科院校历史性成就教育强国
个体感性生命与社会群体秩序的艰难选择——试论凌濛初“二拍”的价值取向
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诞生于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晚明时期,其题材大都是反映世俗的社会生活,以物质活动和两性生活作为叙事焦点,作品通过描述人物对'物欲'、'色欲'等自然欲望的态度,及其在追求感性生命价值实...
廖巧媛
关键词:凌濛初两性关系
文献传递
公安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被引量:1
2016年
法律是以规范、以制度的形式出现的,但是,这些看似冰冷的条文后面,关注的却是整个人类,尊重人性、人权和人的自由的人文精神,是法治的内核,缺失人文精神的法治,势必是不健全的,缺失了人文教育的法治教育也是不健全的。公安法治人才培养中,人文教育如果缺失,势必会背离法治建设精神启蒙的历史担当,进而影响国家与社会法治建设的进程,公安院校应转变法治教育观念,彰显法学的光辉人性,塑造法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法治职业伦理。
廖巧媛
关键词:法治人文教育情怀职业伦理
考试评价体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被引量:6
2010年
文章从考试评价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入手,重点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评价体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并提出改革的思路。
廖巧媛
关键词:考试评价体系
公安院校考风的环境建设探析
2011年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公安院校的考试舞弊问题也比较突出。加强考风环境建设有助于考风的好转。其内容包括校园人文环境、教育理论环境、考试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廖巧媛
关键词:公安院校考风校园人文环境
也谈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转变
2005年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高职高专文秘专业有必要进行“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转变 ,并从社会需求的确立、职业工作的分析、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力培养效果的检测等几个方面来实施。
钟春燕廖巧媛
关键词:教育观念
孔子"和谐"的社会理想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孔子所有思想的最终归结点:达成完美和谐的社会群体,广泛实现人类之爱。而拥有这种以"和谐"社会理想为最终目的的仁学心理结构的民族群体,不管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有多发达,也始终不会抛弃其中的个体,不会将其抛置在均一化整体机器的异化世界中,令其倍感孤独和凄凉,相反,能为高度物质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现实精神安息场所,这恐怕才是站在时空交汇的点上,研究"和谐"社会理想的真正现代意义。
廖巧媛
关键词:社会理想孔子民族群体心理结构文明社会仁学
云解有情花解语——《聊斋》世界中的女性形象探本
2006年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或为轻解罗裳夜伴枕席的人生知己,或为扶危救困排忧解难的再造父母,可谓顾盼生情、光彩照人,熔铸了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思想和品格,但她们的存在始终是为了满足男子的诸种需要:落拓时为红颜知己,孤寂时为性伙伴,贫穷时为招财树,困窘时做救难菩萨和延嗣工具。蒲氏借她们传达出一种现实世界无法明言的女性期待。
廖巧媛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生理需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