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海 作品数:110 被引量:786 H指数:18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更多>>
调兵山地区污染气象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2003—2005年法库县气象站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2006年12月在调兵山地区进行的低空污染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调兵山地区低空污染气象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型风廓线出现频率比较均匀,而且由于下垫面相对平坦,因此风廓线指数与国标推荐值类似;文中定义N,NE,NNE和ENE四个方位的风向为对调兵山市区大气污染的不利风向,而其他方位为有利风向,按地面风统计本区不利风向的频率为20.88%,有利风向的频率为79.12%。 杨洪斌 张云海 邹旭东 杨洋关键词:污染气象 辽阳化纤地区大气容量规划的研究 2006年 利用辽阳化纤地区的各污染源的排放资料,对这一地区进行了SO2、NOX、非甲烷烃与苯等大气污染物大气容量的规划,建立了相关的模型,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果表明:从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根据现有的资料,辽化地区除NOX外,其余污染物。 张云海 杨洪斌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两个模式对平流层温度模拟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第5代欧洲中心—汉堡大气环流模式ECHAM5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同化与预报模式分别对2010年1月1—6日全球平流层温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相应时段的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对比评估了两个模式对平流层温度的模拟效果,并对较为显著的误差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对于50 h Pa高度上的温度,ECHAM5模式模拟的温度与FNL资料的结果在研究时段内随时间的变化很小,而GRAPES模式模拟的结果在南半球随时间变化显著偏暖。进一步将ECHAM5和GRAPES模式所用的温度初始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者的分布形态非常形似,尤其是在南半球地区,大部分差值接近于零。将ECHAM5采用的全球臭氧廓线应用于GRAPES模式中,对比发现南半球平流层异常增温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温度初始场和臭氧廓线的选取不是造成GRAPES模式模拟出现南半球平流层异常增温的主要原因,需要对GRAPES模式中其他动力及物理过程或参数选取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弄清其在平流层温度模拟中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刘宁微 马建中 伍湘君 孙健 王扬锋 张云海关键词:GRAPES 臭氧 初始场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模拟试验 被引量:1 2009年 对突发事件危险气体的泄漏扩散浓度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对危险气体泄漏等突发情况下,有害气体扩散的时间、范围等对周围环境的危害进行模拟研究。应用EIAA大气污染扩散模式,采取模拟试验的方法,应用大气污染监测仪器得到污染源数据.输入气象条件资料,模拟分析污染物扩散的时间、浓度分布,确定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建设关于突发事件污染气体调查的应急系统,为各种突发灾害事件的防御,应急提供服务。 邹旭东 杨洪斌 张云海 陈力强 王连仲 王扬锋 汪宏宇 刘玉彻关键词:突发事件 危险气体 辽宁中部地区灰霾天气气候环境特征 :选用辽宁中部地区1961~2007年平均气象特征值统计资料及2002年~2007年每天4次(02点、08点、14点、20点)的东亚地面天气形势资料、2002年~2007年冬、夏二季每天2个时次(08点、20点)各高度层... 张云海 马雁军 王扬锋关键词:灰霾 环境特征 锦州生态站边界层特征研究 2020年 为了探索锦州生态站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分别选择2016年10月和2017年2月、4月、7月各一天。利用NCAR/NCEP资料分析500 hPa气压场、850 hPa气压场天气形势特征;利用WRF模式对8:00和20:00地面风场、垂直剖面风场、48 h边界层高度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锦州生态站地面至10 km高空的温度、湿度。结果表明,500 hPa气压场锦州处于槽附近的位置,偏西或偏北气流,冷空气过境,温度下降。850 hPa气压场锦州处于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之间的位置,偏北气流或偏南气流。地面风场处于高压辐散气流,偏西和偏北风向。剖面风场近地面都是下沉气流,20:00近地面不同高度出现不稳定层结。10 km高度温度差距不大,逆温层高度2月最低,10月最高。地面至高空的湿度变化呈波动状,日变化明显,其中,2月湿度日变化较小,地面至高空波动幅度较小。边界层高度低值出现在19:00至次日8:00,高值出现在12:00至15:00。边界层高度低值差距不大,2月最小;边界层高度高值差距大,2月最小,7月最大。 邹旭东 赵胡笳 王笑影 李克非 蔡福 杨洪斌 张云海 汪宏宇 刘玉彻关键词:大气边界层 结构特征 城市空气污染二氧化硫数值预报中的背景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ADMS在制作鞍山市空气污染二氧化硫数值预报研究工作中,根据对2007年1—5月逐日鞍山市6个监测点监测资料,分别选用当天浓度监测值背景值,前一天浓度监测值背景值,按比例扩大ADMS模型的预测结果,考虑背景气象条件决定的背景值,将4种背景值的方案进行污染预测比较。结果表明:以背景气象条件决定的背景值为基础实施预报,其结果的相关系数和符合指数最为显著。4种预报方案中,以考虑背景气象条件的背景值方案预报效果为最好。 杨洪斌 邹旭东 张云海 汪宏宇 刘玉彻关键词:相关系数 大气污染与健康损害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2005年 从大气污染与健康损害的角度,综述了大气污染与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杨洪斌 马雁军 张云海关键词:大气污染 经济损失 大辽河河口地区污染边界层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2007年1~2月份大辽河河口地区沿海和陆地2个地面观测点观测得到的污染边界层的气象资料,探讨了该地区冬季污染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辽河河口地区污染边界层受到海陆的影响,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海岸区域200m以下的低空可能出现海陆风。海岸区域不同高度的稳定度变化较陆地区域稳定;该地区风场变化主要在300m左右低空。夜间地区常出现逆温,逆温层厚度稳定在200~300m。热内边界层深入陆地10km,且高度可达800m。海岸区域大气扩散能力较弱,陆地区域较强。 张云海 杨洪斌 邹旭东关键词:污染特征 边界层 大气扩散 中国东北地区重污染事件气溶胶浓度变化与天气形势分析 被引量:10 2021年 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污染事件频发,为揭示该地区重污染天气分布特征,利用2014—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40个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及对应的高低空天气形势资料,统计分析得到中国东北地区大气污染状况的变化特征以及区域重污染事件的天气学特征。结果表明:2015—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PM_(2.5)和PM_(10)年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下降的更快,PM_(2.5)最大值出现在辽宁和吉林中部地区约为90—100μg·m^(-3),SO_(2)年平均质量浓度较高值分布在辽宁西部地区约为50μg·m^(-3),而NO_(2)最大值出现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一带,约为45μg·m^(-3),CO质量浓度最大值分布在东北沿海地区约为1.6 mg·m^(-3),相反中国东北地区O_(3)年平均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沿海的大连及营口等地,约为100μg·m^(-3)。污染物浓度变化具有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地区PM_(2.5)和PM 10与AQI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SO_(2)冬季质量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沈阳(180μg·m^(-3)),NO_(2)与CO冬季最大值出现在哈尔滨(80μg·m^(-3),1.8 mg·m^(-3))。相反,O_(3)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沈阳地区约为140—150μg·m^(-3)。重度污染级别(200μg·m^(-3)≤PM_(2.5)<300μg·m^(-3))和严重污染级别(PM_(2.5)>300μg·m^(-3))的空气质量表现出以哈尔滨为中心,向周围迅速减少,辽宁中部又略有增加的特征;中度污染(150μg·m^(-3)≤PM_(2.5)<200μg·m^(-3))的天数沈阳>哈尔滨>长春,轻度污染(100μg·m^(-3)≤PM_(2.5)<150μg·m^(-3))的天数是沈阳>长春>哈尔滨。引发中国东北地区重污染的天气形势大致可分为高压型,低压型和北高南低型3种,出现比例分别为62%、27%和11%;高压型850 hPa高压脊东移经过中国东北地区,地面处于高压南部或弱高压中心,有时在黑龙江北部或辽宁西南部连续有弱小的低压生成并快速东移过境;低压型850 hPa低压系统发展并东移经过中国东北地区, 马雁军 赵胡笳 刘宇飞 李晓岚 王扬锋 张云海 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