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青

作品数:59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健康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1篇健康教育
  • 8篇知晓
  • 6篇知晓率
  • 6篇流行病学分析
  • 6篇城乡居民
  • 5篇死亡率
  • 5篇吸烟
  • 5篇艾滋病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预防艾滋病
  • 4篇肿瘤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4篇干预
  • 3篇突发公共
  • 3篇中小学教师
  • 3篇小学教师

机构

  • 30篇合肥市疾病预...
  • 24篇安徽省合肥市...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合肥市卫生监...

作者

  • 55篇张俊青
  • 25篇邱顺翼
  • 12篇孙锋
  • 10篇张小鹏
  • 8篇凤翀
  • 6篇李晓铷
  • 5篇王茜
  • 5篇刘怀珠
  • 5篇吴金菊
  • 5篇李多富
  • 4篇胡明霞
  • 3篇方四新
  • 3篇姚晖
  • 3篇吴思远
  • 3篇孙峰
  • 3篇王静
  • 2篇肖长春
  • 2篇孙业桓
  • 2篇张鹏川
  • 2篇刘旭祥

传媒

  • 20篇健康教育与健...
  • 10篇安徽预防医学...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届中国健...
  • 1篇第四届环境与...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肥市4类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校内青少年等4类人群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探索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宣传干预重点,提高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增强防范艾滋病的意识,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全省统一的调查问卷,对2,000多名城乡居民开展调查。结果合肥市城乡4类居民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居民86.8%、农民工83.0%、在校学生76.2%、农村居民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居民57.7%、农民工51.8%、农村居民47.3%、在校学生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4类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报刊书籍。结论农村居民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的重点人群和受教育的重点对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要注意发挥电视、广播、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报刊书籍的作用。
邱顺翼张俊青
关键词:艾滋病城乡居民知晓率健康教育
合肥市中学生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学生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的现状,探讨提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中学生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各县区中随机抽取1所中学,在抽中的中学里再随机抽取同一年级的1个班的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中学生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8.2%)、科学健康观(56.0%)、健康信息(48.6%)、慢性病防治(30.0%)、传染病防治(25.8%)和基本医疗(8.6%)。城区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乡镇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女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同初中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中学生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基本技能的健康素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邱顺翼凤翀张俊青
关键词:中学生
合肥市某中学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干预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了解学校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情况,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探索提高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方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开展多种形式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再进行终期效果评估调查。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1.7%上升到87.3%,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由67.1%上升到80.3%,对艾滋病宣传教育持有的正确态度率由92.6%上升到95.7%,艾滋病宣传教育愿意参与率由88.6%上升到89.7%,干预前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是青少年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重要场所及主要途径,开展初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很好。
邱顺翼张俊青
关键词:艾滋病初中生健康教育知晓率
学校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先进单位”的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2011年以来,合肥市卫生局、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创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两年来的工作成效显著,推动和促进了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为合肥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邱顺翼张俊青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以健康教育项目促进合肥市健康教育工作被引量:1
2010年
2006年以来合肥市以实施健康教育项目为重点,在城乡居民、农民工、学校学生中组织实施问卷调查及各种行为干预活动,推动了合肥市社区健康教育、公共场所控烟、居民健康素养等工作的开展,城乡各类人群的健康素养知识水平及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锻炼培养了健康教育队伍,促进了合肥市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邱顺翼张俊青李多富黄硕明
关键词:健康教育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知识现状,探讨提高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10县(市)区对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每县(市)区最终抽取中小学10所,对学校中的全部在岗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为27.9%。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是72.7%、52.8%、31.5%。教师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83.6%、安全与急救71.9%、传染病预防54.6%、慢性病预防50.1%、健康信息获取48.2%、基本医疗17.2%。城区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乡镇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教师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与女性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一般人群,但城乡教师基本医疗、健康信息获取、慢性病预防健康素养知识宣传教育仍需得到加强。
凤翀张俊青邱顺翼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有序聚类分析及周期图法在猩红热流行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合肥市猩红热的流行周期,为猩红热发病预测和早期预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1985-2003年猩红热病例资料的监测数据及2004-2008年网络直报监测数据。使用有序聚类分析对猩红热发病阶段划分类别,使用周期图法提取潜在周期并建立相应的周期函数拟合发病率资料。结果 1985-2008年合肥市共有1996名猩红热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620/10万。24年猩红热发病率波动总体可按有序聚类分为低-高-低-高4个阶段,分别为1985-1988年,1989-1997年,1998-2003年,2004-2008年。其中前3阶段总和为19年,与周期图法检测出猩红热发病率序列存在的第一隐含周期T_1=19相同,此外序列还包含第二隐含周期T_2=5。结论有序聚类分析和周期图法可以运用于猩红热流行周期的识别和提取。
段禹黄晓磊王玉杰张俊青苏虹潘海峰王静
关键词:猩红热
合肥市2010年肿瘤登记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合肥市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数据,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定期收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报的肿瘤卡片,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审核编码后,录入肿瘤登记软件。结果 2010年合肥市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为53.5/105,女性为31.5/105,男性和女性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与国家登记数据有较大出入。结论合肥市肿瘤登记数据漏报现象严重。
孙锋张俊青
关键词:肿瘤登记
家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聚集性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 研究家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聚集性发生的流行病学因素,探讨预防此类中毒事件的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6年2月14日1同一天发生的家庭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进行调查,并选取与病例同样使用煤炉的邻居29户67人为对照组。调查其发病及自救情况、家庭住房情况、燃煤情况等。同时了解中毒发生前后当地气压、气湿、风向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毒者居住区域呈散在分布,居住场所多为面积6~15m^2的一楼或者平房,通风不畅;家庭使用煤球炉,并有将其放置卧室内的习惯。聚集性事故发生当天气压低、湿度大、微风。同住人数少、采取有效自救是影响中毒程度的保护因素;救治时间晚、年龄大、中毒时所处房间居整栋房屋中间或朝北、中毒前封炉时间晚、被发现的时间晚、窗户朝西及朝北、烟囱朝西均是导致中毒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一氧化碳中毒聚集性发生与温湿度、风向、居住条件、房屋方位和门窗、烟囱朝向等有关。加强气象因素与中毒伤害关系研究,开展中毒监测预警、对居民进行中毒预防健康教育、改善居住环境可以控制家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聚集性发生。
方四新张俊青胡明霞张鹏川吴思远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流行病学预警
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分析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97~2005年合肥市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5年合肥市共报告乙型肝炎163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93/10万,总体呈稳中略降的趋势。20-44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8.65%。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明显。职业分布以农民为最高。结论 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发病比较平稳,略成下降趋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应重视和加强。
吴金菊刘怀珠刘旭祥张俊青管恒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发病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