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博明

作品数:335 被引量:1,516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76篇会议论文
  • 5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航空宇航科学...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化学工程
  • 16篇理学
  • 13篇电子电信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建筑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9篇复合材料
  • 199篇复合材
  • 54篇光纤
  • 53篇传感
  • 51篇感器
  • 51篇传感器
  • 35篇树脂
  • 32篇有限元
  • 30篇光纤传感
  • 29篇光纤传感器
  • 24篇碳纤维
  • 22篇形状记忆
  • 22篇光栅
  • 22篇合金
  • 21篇形状记忆合金
  • 21篇记忆合金
  • 17篇数值模拟
  • 17篇健康监测
  • 14篇有限元分析
  • 14篇热压

机构

  • 248篇哈尔滨工业大...
  • 94篇北京航空航天...
  • 8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黑龙江工程学...
  • 6篇中航工业北京...
  • 6篇中航工业北京...
  • 5篇航天材料及工...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北京航空工艺...
  • 4篇中国商用飞机...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玻璃钢...
  • 2篇北京宇航系统...
  • 2篇北京博简复才...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帝国理工学院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作者

  • 335篇张博明
  • 85篇杜善义
  • 51篇武湛君
  • 50篇戴福洪
  • 46篇王殿富
  • 29篇解维华
  • 25篇叶金蕊
  • 20篇于东
  • 17篇赵海涛
  • 16篇王晓宏
  • 15篇梁军
  • 15篇韩杰才
  • 15篇孙新杨
  • 14篇孟松鹤
  • 13篇李宏福
  • 12篇李辰砂
  • 11篇岳广全
  • 11篇于东
  • 10篇万里冰
  • 10篇莫淑华

传媒

  • 64篇复合材料学报
  • 16篇航空制造技术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宇航学报
  • 7篇玻璃钢/复合...
  • 6篇材料开发与应...
  • 6篇宇航材料工艺
  • 6篇2007年航...
  • 5篇光电子.激光
  • 5篇光学技术
  • 5篇航空学报
  • 5篇材料工程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纤维复合材料
  • 3篇力学与实践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功能材料
  • 3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2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24篇2010
  • 26篇2009
  • 18篇2008
  • 43篇2007
  • 30篇2006
  • 13篇2005
  • 28篇2004
  • 7篇2003
3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细化单胞模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报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通用单胞模型常被应用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析。但原始的通用单胞模型存在求解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中对其改进,建立了以子胞界面细观应力为未知量的细化单胞模型。该模型可以充分考虑纤维、基体和界面相等细观组分,并实现单向板的宏-细观多尺度力学分析。通过将组分材料失效判据引入到模型中,再与经典层合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细化单胞模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报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试验数据的强度谱定量评测方法。通过与世界失效分析习题的失效理论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本文的预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广泛的普适性。
张博明唐占文刘长喜
关键词:复合材料界面相多尺度
基于单胞解析模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损伤数值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单胞解析模型,建立一种从复合材料细观组分到宏观层合板的渐进损伤分析模型。根据连续介质力学和均匀化方法构建细-宏观关联矩阵,通过该矩阵将细观组分材料的弹性和损伤性能传递到宏观复合材料中。该模型只需给出纤维和基体的材料属性及纤维体积含量无需层合板的弹性和强度参数,通过组分材料的损伤失效判据确定其是否损伤,如果发生损伤则用损伤因子折算成相应的刚度衰减。通过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及VUMAT将单胞解析模型以及损伤理论嵌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对开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渐进损伤过程进行模拟,预测了层合板强度。结果表明:预报的强度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张博明赵琳
关键词: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分析有限元法
形状记忆合金双程记忆效应训练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形状记忆合金型材进行高效双程记忆效应训练的自动设备。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机构、限位器,连接传动机构的电机,设置在机架下方的风机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电机、限位器、直流电源和风机相连,在控制...
张博明于东梁军赵海涛解维华
文献传递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光限幅技术研究进展
烯的激发态吸收光限幅研究在富勒烯光电子领域潜在应用研究中的占据主导地位。该文介绍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激发态吸收光限幅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宋瑛林张博明方光宇于东慧
关键词:富勒烯富勒烯衍生物光限幅激发态吸收
碳基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碳基复合材料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材料表面温度测量、图像采集和发射光谱在线检测等手段对烧蚀过程实时监测,为确定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表征材料使用性能及材料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张冬梅韩杰才张博明孟松鹤
关键词:碳基复合材料实时监测烧蚀性能
玻璃纤维/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及其低温下低速冲击性能被引量:6
2021年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I)制备了四种无纺布(聚酰胺(PA)、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聚酯(PEs))层间改性的玻璃纤维/环氧乙烯基酯树脂(GF/EVER)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温度为20℃下进行落锤冲击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响应特性和抗冲击性能;利用超声C扫描和SEM分析了其冲击损伤机制。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损伤面积、凹坑深度、最大接触力、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CAI)值的对比分析可知,经TPU和PEs无纺布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较佳。不同的无纺布和基体树脂生成的界面相与纤维的结合程度不尽相同。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机制为冲击正面表层基体树脂的开裂,其内部的分层和冲击背面的分层劈裂或纤维断裂;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经TPU和PEs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在低温下(-100℃和-45℃)的低速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GF/EVER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面积随之增大,CAI值随之减小,这可能是GF/EVER复合材料在低温下层间残余热应力和基体树脂脆化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康少付李进马鹏周少雄韩耀璋张博明
关键词:层间增韧低速冲击
电流变体智能材料在交变电场下的透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电流变体作为智能材料作动器的一种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其材料性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二氧化硅 /淀粉复合颗粒电流变体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的透光性能的变化。对不同浓度的流体、不同外加电场强度、不同外加电场频率以及不同电极间距几种情况下电流变体的透光性均进行了测试。
刘彦菊张博明冷劲松王殿富
关键词:电流变体透光率交变电场
CCD在材料形变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介绍了应用CCD摄像机测量高温下碳 /碳复合材料试件形变的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了视觉测量的方法 ,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参数动态调整、测量精度高等特点。重点分析了测量系统的设计思路 。
耿涛强锡富张博明
关键词:形变测量CCD摄像机视觉测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
埋光纤光栅传感器智能土木结构应变监测被引量:9
2003年
采取与土木工程施工特点相适应的操作工艺与保护方法,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埋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分别在实验室和实际工程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内部的应变进行了测量。实验中光纤Bragg光栅传感性能良好,能够监测混凝土内部应变状态,显示出成活率高、绝对值测量、寿命长等优势,为建立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万里冰武湛君张博明莫淑华王殿富
关键词:智能土木结构光纤光栅传感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有机黏土对碳纤维/聚醚砜-环氧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溶剂法和热熔法制备了不同有机黏土质量分数的有机黏土/聚醚砜(PES)-环氧复合材料,通过对其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揭示了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在有机黏土/PES-环氧复合材料中添加T800H(12K)碳纤维,制备了T800H-有机黏土/PES-环氧复合材料预浸料单向带,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单向板,对其I型、II型层间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800H-有机黏土/PES-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断裂韧性随有机黏土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与有机黏土/PES-环氧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趋势一致,证明了增韧机制的正确性。
曹俊王洋张博明
关键词:有机黏土碳纤维复合材料断裂韧性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