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坤亮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幼胚
  • 3篇大豆
  • 1篇幼胚培养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PCR
  • 1篇胚培
  • 1篇胚培养
  • 1篇秋葵
  • 1篇转录
  • 1篇相关基因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率
  • 1篇基因
  • 1篇高温
  • 1篇高温处理
  • 1篇DDRT-P...
  • 1篇差异显示技术
  • 1篇成苗率
  • 1篇LE

机构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坤亮
  • 3篇何道一
  • 1篇周秀杰
  • 1篇张艳梅

传媒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秋葵幼胚培养试验初步研究
2010年
以秋葵幼胚为试材,筛选较适合幼胚萌发和成苗的培养基,并研究胚龄分别为开花后4 d、6 d、8 d、10 d的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秋葵幼胚萌发和成苗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Qz(Ms+0.1 mg/mL BA+1.0 mg/mL GA3)和QG(Ms+0.5mg/mL GA3);开花后8 d的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由此建立秋葵幼胚培养的方案.
张坤亮何道一
关键词:秋葵幼胚萌发率成苗率
与大豆幼胚萌发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摘要:大豆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遗传改良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幼胚培养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作为一种辅助育种技术,不仅可用于防止幼胚败育,杂种幼胚抢救,还可用于缩短育种周期,加速实现植物性状的稳定...
张坤亮
关键词:大豆幼胚DDRT-PCR
文献传递
大豆Lea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解高温处理促进大豆幼胚萌发成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采用经典的基因表达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大豆品种日本晴高温处理的幼胚与对照组材料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中一个差异表达基因K6进行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大豆Williams 82基因组中的Lea5基因相似度高达99%,可以确定为Lea5基因。Blastp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大豆Lea5蛋白为LEA-3亚家族成员。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了Lea5基因推测的蛋白质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该蛋白质由11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2.283 k D,等电点高达10.12。该蛋白质不形成典型的二级结构。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表达具有组成型特点,在大豆幼胚发育过程中稳定表达,在大豆的根、胚轴和叶片等器官中均有表达。
何道一周秀杰张坤亮夏仁杰
关键词:高温处理差异显示技术逆转录PCR
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建立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方法,分别研究了大豆幼胚胚龄、幼胚预处理方法、培养基及大豆品种对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5 d胚龄的幼胚平均萌发率为23%,20 d及以上胚龄的幼胚萌发率高于70%,20 d胚龄的幼胚虽能萌发,但芽和根的正常生长较为困难。在低温(4℃)、高温(37℃)和GA(100 mmol.L-1)预处理幼胚2 d再进行培养条件下,高温预处理平均成苗率达75%;而低温和GA预处理的成苗率只有4%。所试几种培养基对幼胚成苗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中,极早熟品种日本晴和台农292成苗率分别为74%和72%,早熟品种台湾75和苏早1号成苗率均为64%,夏大豆临豆8号成苗率(54%)最低。
何道一张艳梅张坤亮
关键词:大豆幼胚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