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薇

作品数:2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莫里森
  • 5篇女性
  • 5篇小说
  • 3篇文化
  • 3篇黑人
  • 2篇上帝
  • 2篇上帝形象
  • 2篇身份
  • 2篇女性主义
  • 2篇文化身份
  • 2篇校长
  • 2篇莫里森小说
  • 2篇凯瑟
  • 2篇化身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成长
  • 1篇都柏林人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心理健康

机构

  • 20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市第16...

作者

  • 20篇张宏薇
  • 1篇修树新
  • 1篇陆作生
  • 1篇孟思聪
  • 1篇郭馨

传媒

  • 5篇中华女子学院...
  • 2篇外语学刊
  • 2篇北方论丛
  • 2篇教书育人(校...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教书育人(高...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莫里森的三重文化身份及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被引量:2
2016年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在其迄今为止发表的11部小说中,黑人女性是贯穿其中的主角,是作家始终关注的对象。对莫里森作品的解读需要关照其独特的三重文化身份:美国人、黑人、女人。身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作家,莫里森对西方经典了如指掌;身为黑人,莫里森对非洲文化传统秉承与热爱;身为女人,莫里森一直坚持女性立场。因此,在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时须掌握与《圣经》、非洲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具有女性意识,三者的结合是解读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必要条件。
张宏薇
关键词:莫里森文化身份美国黑人文化女性形象
《最蓝的眼睛》的文化透视被引量:10
2008年
《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一个渴望得到一双蓝眼睛的黑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但在简单的故事表层背后隐含着美国黑人文化与白人主流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同时蕴含着作家深刻的文化批评意识。本文通过对美丑观念、两性关系、上帝形象的分析,揭示作品主题的文化蕴涵,指出作家选取种族、性别、阶级、年龄都处于最弱势的黑人小女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和切入点,旨在说明黑人抛弃本民族文化,一味尊崇白人文化的严重后果,以及秉承黑人文化对建立和保持黑人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意义。
张宏薇
关键词:莫里森文化透视两性关系上帝形象
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从女性人物的变迁看莫里森思想的演变被引量:1
2007年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凭借自己的切身经验,塑造了众多个性突出、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从早期、中期到后期的创作中,虽然一直秉承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但是女性人物的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迁。作家思想也随之演变,即从揭露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心灵的扭曲,到展现黑人女性用自我放纵的极端方式反抗性别不公正,再到含蓄地提出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的过程。
张宏薇
关键词:女性文学女性作家莫里森黑人女性
论《银雀》中的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新生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塔雅丽·琼斯的第三部作品《银雀》,记录了两个黑人女孩从懵懂幼稚到成熟睿智的蜕变与成长过程,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黑人亲子关系的样貌。本文运用McMaster家庭功能理论,结合美国黑人历史以及当代黑人女性的书写语境,分析了亲子关系对于成长中的黑人儿童特别是黑人少女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父亲缺位和淡漠疏离的父女关系对儿童成长,特别是在自我认同、异性交往方面产生消极影响,而母亲的关爱和亲密健康的母女关系在肯定自我价值、传承黑人母亲身份内涵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从而能够弥补父亲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儿童最终得以健康成长。琼斯在《银雀》中一如既往地关注儿童成长问题,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闫涵张宏薇
关键词:亲子关系儿童成长家庭功能
学校教育中各层次目标特点及关系的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学校教育中各层次目标主要包括教育目标、学校课程目标、学校教学目标三个层次,各层次目标之间具有双向的动态的复杂的关系。认清三者各自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张宏薇陆作生
关键词:学校教育课程教学
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小说《家园》中的创伤与救赎被引量:4
2018年
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说以"家园"为题,围绕主人公弗兰克在童年、朝鲜战争和种族主义盛行时期美国社会所遭受的创伤与自我救赎而展开。小说表现了以弗兰克为代表的美国黑人群体所遭受的文化创伤、自我拯救的勇气和行动以及他们对真正平等、自由之"家"的渴望,以文学艺术的手段表达了他们的政治诉求,反映了他们的价值建构。
张宏薇
关键词:家园创伤救赎政治诉求
高度的浓缩 精妙的平凡——《伊芙林》的多重主题分析被引量:16
2005年
<伊芙琳>是乔伊斯所著的<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它短小精悍,高度浓缩了多重深刻的主题思想: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人生的两难处境,女性意识的觉醒.窥斑见豹,通过<伊芙琳>读者可以感受这位文学艺术大师的高超艺术成就.
张宏薇
关键词:乔伊斯《都柏林人》两难处境女性意识觉醒
社会生态视角下《离开亚特兰大》的主题解析
2017年
《离开亚特兰大》是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塔亚丽·琼斯的处女作,该小说讲述了三个非裔美国儿童在"亚特兰大儿童谋杀案"期间的悲苦生活和他们在死亡阴影下对爱、友情与安全感的渴望,以及在挣扎中求成长的迫切愿望。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将整个生态环境视为一个由家庭子系统、学校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对受到"亚特兰大儿童谋杀案"影响的三个儿童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儿童身心尚未成熟时,其身心发展主要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并指出这三个子系统和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郭馨张宏薇
关键词:社会生态儿童成长
苔丝与艾德娜:父权制度下的悲剧被引量:4
2003年
《苔丝》是英国 1 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 ,《觉醒》则是同时代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力作。它们分别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苔丝和艾德娜的悲剧故事。苔丝与艾德娜的悲剧虽然存在着阶级与性格的因素 。
张宏薇
关键词:父权社会悲剧苔丝艾德娜小说
校长的一天
2005年
要在行政事务和难以预见的危机之间达到平衡,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校的教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琳达.奈森张宏薇
关键词:校长学校管理安全工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