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生

作品数:222 被引量:1,54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7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5篇建筑科学
  • 4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矿业工程
  • 11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45篇路基
  • 30篇铁路
  • 21篇边坡
  • 20篇粗粒土
  • 18篇三轴试验
  • 18篇荷载
  • 16篇接触面
  • 14篇铁路路基
  • 14篇高速铁路
  • 13篇混凝土
  • 12篇动三轴
  • 12篇隧道
  • 12篇爆破
  • 11篇振动
  • 10篇弹性模量
  • 10篇动三轴试验
  • 10篇黏土
  • 9篇动力响应
  • 9篇应力
  • 8篇红黏土

机构

  • 222篇中南大学
  • 9篇福建工程学院
  • 9篇湖南科技大学
  • 9篇湖南理工学院
  • 7篇江苏大学
  • 7篇高速铁路建造...
  • 5篇湖南工程学院
  • 5篇清华大学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湖南省交通规...
  • 4篇中国水电工程...
  • 4篇佛山市交通科...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武汉工业学院
  • 3篇天津市市政工...
  • 3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铁道第二勘察...
  • 2篇湘潭大学

作者

  • 222篇张家生
  • 65篇陈晓斌
  • 50篇王晅
  • 26篇陈俊桦
  • 21篇孟飞
  • 17篇石熊
  • 14篇邓国栋
  • 12篇王启云
  • 10篇尹志政
  • 10篇杨果岳
  • 9篇刘宝琛
  • 9篇陈乐求
  • 7篇谢桂华
  • 7篇成浩
  • 7篇肖源杰
  • 6篇贺建清
  • 6篇龙尧
  • 6篇熊承仁
  • 6篇王业顺
  • 6篇李扬波

传媒

  • 21篇铁道科学与工...
  • 20篇中南大学学报...
  • 18篇岩土力学
  • 9篇岩石力学与工...
  • 8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矿冶工程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工程科学与技...
  • 3篇路基工程
  • 3篇山西建筑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地质与勘探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铁道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1篇2024
  • 11篇2023
  • 1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18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下穿溶洞的隧道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穿溶洞的隧道支护结构,设置在位于溶洞下方的隧道内,包括多个沿隧道的轴向间隔排布的钢拱架,所述钢拱架与隧道的截面适配,还包括设置在钢拱架和开挖边界之间的纵向连接层和拼接连接层,所述纵向连接层包括多根沿...
陈俊桦邹金峰张家生
基于MTS动力源的低围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MTS动力源的低围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属于岩土工程研究领域,包括MTS试验机和三轴试验装置,三轴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室、量测系统和围压控制系统,压力室包括底座、侧壁和顶板,量测系统包括电子位移计、径向...
冷伍明肖源杰聂如松张家生梅慧浩陈晓斌周文权吴昊王晅伍晓伟杨奇
文献传递
红黏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及扰动本构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不同法向应力下接触面应力-位移及破坏强度等特征,采用大型直剪仪对红黏土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进行剪切试验。基于扰动状态理论对接触面剪切过程进行分析,在传统两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扰动阈值参数γd,构建考虑初始扰动位置影响的接触面剪切扰动本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接触面应力-位移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剪切软化特性,且其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均小于红黏土自身;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接触面在高法向应力和大剪切位移条件下的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扰动阈值参数γd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7~0.9)γp(峰值剪应变)。
王崇淦王晅张家生张宇陈晓斌成浩
关键词:接触面本构模型扰动状态理论
临近深基坑的高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及险情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结合工程实例对由基坑与边坡组成的复杂体系的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局部采用土钉墙;基坑南面侧壁紧邻高边坡,边坡支护结构采用锚喷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深层土体位移以及锚索轴力,并重点监测边坡变形和锚索拉力。结果表明,桩锚支护结构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锚索轴力呈现波动增加或减小。降雨会导致边坡锚索轴力增加,相邻锚索张拉可导致锚索预应力损失达10%以上。在开挖过程中边坡某些部位多次出现变形过大并导致边坡出现险情。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抢险及加固方案。
王启云谷淡平张家生熊智彪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边坡预应力锚索
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对涵洞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鉴于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填筑施工时对地下涵洞等结构物的振动影响较大,测试不同碾压工况时涵洞各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来分析涵洞各部位的振动变化特性,以便提出适合于大功率振动压路机碾压涵洞上部填土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压路机垂直涵洞轴线行驶时,涵洞侧壁的振动从上至下依次减小,近距离时顶板侧边的振动大于顶板中部,强振碾压的安全距离为2 m;压路机在涵洞3 m之外平行涵洞轴线方向行驶时,涵洞侧壁和顶板的振动加速度均小于安全阈值;压路机的振动传播具有方向差异性,沿行驶方向的纵向振动大于垂直行驶方向的横向振动。提出盖板涵顶部回填1 m后的碾压方案为:涵洞2 m以外,可采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强振碾压;涵洞2 m以内,可采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弱振或其他小型压实机械碾压。
陈爱军张家生
关键词:安全工程振动压路机涵洞加速度
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静动力特性试验被引量:18
2017年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动力加载试验,围压和加载频率均是影响改良土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重要因素;循环动应力强度和破坏振次的对数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随着应变率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的静动应力强度之比显著增加。相对未改良土,改良土的刚度显著提高,而黏滞性减弱;改良土动应力强度的应变率效应显著增大;改良土的静力强度有了显著提高。改良土的内摩擦角和未改良土的相差不大,而它的黏聚力较未改良土有了很大的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后的静、动力学性质得到提高,改良效果良好。
陈乐求张家生陈俊桦陈积光
关键词:应变率效应循环加载单调加载动弹性模量
颗粒粒度与级配对碎石料与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为了研究碎石料颗粒粒度与级配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强度与变形的影响,采用大型直剪仪分别进行4种不同粒度的单粒组碎石料以及3种不同连续级配碎石料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颗粒粒度、级配形式、结构面粗糙度以及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度对碎石料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接触面剪切强度随颗粒平均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平均粒度相同时,连续级配碎石料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强度明显比单粒组碎石料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强度高;接触面的体积变形在低法向应力下表现为先剪缩后剪胀,而在高法向应力下接触面则发生明显剪缩;在相同条件下,粗糙接触面的剪切强度和变形量(剪胀或剪缩)均比光滑接触面的高。
成浩王晅张家生王启云
关键词:接触面颗粒级配剪胀性
凤滩电厂近坝库区边坡岩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室内岩石力学性质、节理岩样剪切强度试验及现场岩体结构面推剪试验研究,对凤滩电厂近坝库区4个边坡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边坡岩体力学性质基本参数。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金亮星黄建陵张家生
关键词:边坡岩体力学性质边坡稳定性
无砟轨道路基列车动载激励及动力响应三维数值模拟
王晅张家生王启云
粗糙度对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循环剪切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结构表面粗糙度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剪切特性的影响,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不同粗糙度与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循环剪切试验,分析粗糙度对接触面循环剪切应力与剪切体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接触面都呈现出循环剪切软化特征,同一循环周次接触面剪切强度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循环剪切过程中接触面表现出明显的剪缩特征,接触面最终剪缩量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接触面剪切刚度和阻尼比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结构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能提高接触面剪切刚度,但对接触面阻尼比的影响不明显.
成浩王晅王晅王启云
关键词:接触面粗糙度循环剪切剪切刚度混凝土红黏土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