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弢

作品数:29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4篇骨折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7篇微创
  • 7篇关节
  • 5篇流行病学研究
  • 4篇跟骨
  • 4篇股骨
  • 3篇内踝
  • 3篇胫骨
  • 3篇腓骨
  • 3篇踝骨
  • 3篇踝骨折
  • 2篇性别
  • 2篇性别分布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胸椎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骨折

机构

  • 2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第七人...

作者

  • 29篇张弢
  • 23篇张英泽
  • 20篇陈伟
  • 9篇刘磊
  • 9篇孙家元
  • 8篇王海立
  • 7篇孙然
  • 7篇殷兵
  • 7篇杨宗酉
  • 6篇刘松
  • 4篇刘勃
  • 4篇张奇
  • 4篇赵海涛
  • 4篇李旭
  • 4篇吴希瑞
  • 4篇王娟
  • 3篇吴天昊
  • 3篇侯志勇
  • 3篇程家祥
  • 3篇李彦森

传媒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十期骨折微创学习班纪要被引量:1
2022年
胫骨平台骨折、骨关节炎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较高,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耗时长、失血多、术后感染风险高且功能预后不佳, 骨折微创治疗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 张英泽院士团队研发多项科研成果并获得临床转化。为了更好推广这些成果, 自2015年4月以来, 共举办50期骨折微创学习班, 展示骨折微创治疗的创新理论和微创手术技术, 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400余家医疗单位医院的1 500余名学员参加学习班。笔者回顾50期学习班的主要创新理论和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为提高创伤骨科诊疗技术和开拓微创术式应用思路提供参考。
闫晓丽杨娜宇文培之连晓东张弢王博杨淑红郑占乐李秀婷王秀丽陈伟侯志勇张英泽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外科手术微创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膝关节接触特性改变的定量影像研究
目的:测量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间隙、接触面积及股骨相对胫骨旋转状态的改变.方法:选取我院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21-68岁,平均48.6±15.8岁,左侧骨折7例,右...
杜晨光魏宁张英泽张世强张弢侯志勇陈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膝关节关节间隙
纵行及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比较纵行及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分别使用纵行及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并获随访的9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两组:纵行微创入路组(A组)50例(51足),男47例,女3例;平均年龄38.22岁;SandeⅡ型27足,Ⅲ型18足,Ⅳ型6足;术前BShler角平均-1.1°。跗骨窦微创人路组(B组)43例(45足),男42例,女1例;平均年龄41.40岁;SanderⅡ型23足,Ⅲ型17足,Ⅳ型5足;术前B抽.1er角平均2.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anders分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d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平均28.2个月和27.6个月。A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分别为40.78min、3.92%(2/51)、85.96分,B组分别为60.67min、8.89%(4/45)、88.60分。A组手术时间较B组更短,两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AOFAS评分无差异。结论纵行微创人路与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纵行微创入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张弢陈伟李旭王海立苏艳玲张英泽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
微创解剖钢板及加压螺栓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解剖钢板及加压螺栓加压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治疗12例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24-56岁,平均39岁;均为高处坠落致单侧跟骨Sande-IV型骨折。采用解剖钢板及加压螺栓进行加压内固定。术后48h即进行主动功能锻炼,4周逐渐负重活动磨造距下关节面。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患足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损伤后6-11d,平均7.6d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为56-93min,平均78min。术后X线片示跟骨的高度、长度、宽度、外形及后足的力线轴基本得到恢复,Btihler角由术前19.6°±1.9°恢复至术后24.5°±3.7°。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87个月,平均76个月。术后7例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移位〈3mm,其余5例移位〉3mm。1例术后发生伤口浅表感染,经延期换药后伤口愈合。末次随访时,2km徒步行走后,2例存在轻度疼痛,1例存在中度疼痛,余均无疼痛。AOFAS评分为65-04分,平均82分;其中优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9/12)。结论应用微创解剖钢板及加压螺栓加压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术后效果优良。
王海立王娟李旭张弢李智勇朱炼吴站坡张英泽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
隧道撬顶植骨技术治疗关节面塌陷型跟骨骨折被引量:3
2019年
跟骨骨折是下肢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1],移位的骨块如不能得到满意复位,常遗留严重的后遗症。为了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手术应尽量恢复跟骨外形和后距下关节面解剖对位。但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和血运特点,手术治疗尤其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口感染及皮缘坏死率较高,而一旦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困扰,对于临床医生也是一个挑战[2-3]。针对高切口相关并发症特点,微创已经成为跟骨手术治疗发展的趋势[4-9]。跟骨闭合撬拨技术对于舌形或关节面轻度塌陷的骨折既可提高复位质量,又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配合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0]。但对于严重塌陷的Essex-LoprestiⅡ型骨折,后关节面部分被挤压进入跟骨体,单纯撬拨无法有效复位,微创治疗无法实现。针对这种复杂的高能量跟骨损伤,我院尝试应用隧道撬顶技术,使微创手术治疗关节面严重塌陷的跟骨骨折成为可能。
张弢陈伟俞光荣张学斌张英泽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肩关节盂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肩关节盅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吲东部地区35所阪院和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肩关节盂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Ideberg分型等数据。将东部地pt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厌院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347例肩火节盅骨折患者.男女比为2.69: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l~50岁和5l~60岁(19.60%);骨折根据ldeberg分型:Ⅰ型75例(21.61%),Ⅱ型152例(43.80%),Ⅲ型27例(7.78%),Ⅳ型20例(5.76%).Ⅴ型46例(13.26%),Ⅵ型27例(7.78%)。、A组228例,男女比为2.80:1,Ⅲ位年龄47岁;B组119例,舛女比为2.50:1.中他年龄44岁:两组患者男女比、中位年龄、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高发年龄段分别为51~60岁和31~40岁,构成比分别为23.68%和21.85%;两组什折高发类型均为Ⅱ型,构成比分别为41.23%和48.74%.两组患者骨折hieberg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盂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l~60岁,高发类型为Ideberg Ⅱ型,男性多于女性。东部地区Ideberg Ⅴ型骨折构成比高于西部地区。
刘磊杨宗酉杨宗酉孙然孙家元程晓东孙然陈伟张弢刘松程晓东张英泽
关键词:肩骨折流行病学研究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锁骨复位器顺势牵引辅助微创接骨板固定术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锁骨复位器顺势牵引复位辅助锁骨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PO)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单侧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锁骨复位器顺势牵引复位辅助MIPO固定组(研究组,43例)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41例)。研究组男36例,女7例;年龄32(24.0,47.0)岁。OTA分型:15-B1型22例,15-B2型13例,15-B3型8例。对照组男37例,女4例;年龄32(26.0,44.5)岁。OTA分型:15-B1型22例,15-B2型12例,15-B3型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5(36.0,54.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9(40.0,67.5)min(P〈0.05)。研究组术中透视时间11(9,14)S,明显长于对照组2(2,3)S(P〈0.05)。研究组平均随访28.3个月,对照组28.2个月。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和固定。骨折均在术后4~6个月愈合。随访期间均未见不愈合、感染、畸形愈合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Constant—Murley评分研究组为96(89,98)分,对照组为96(91,98)分(P〉0.05)。结论在锁骨复位器的辅助下顺势牵引复位,通过MIPO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可取得与切开复位相似的疗效,但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
张弢张奇陈伟张英泽
关键词:锁骨骨折微创性
国人骨折发病率及发展趋势
目的:迄今我国一直没有全国范围的骨折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撰写论文、书籍主引用国外数据。因此,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人骨折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发展趋势,建立并完善我国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的权威数据库。方...
张英泽吕红芝陈伟张弢王海立刘松殷兵陈霄杨光郭家良宇文培之田野
关键词:骨折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跟骨高度的改变对距下关节负重中心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跟骨高度的改变对距下关节负重中心的影响。方法:将6例经新鲜冷冻处理的成年男性足部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将A组标本制作成跟骨高度正常的标本。将B组标本制作成跟骨高度降低1 cm的标本。将C组标本制作成跟骨高度降低2 cm的标本。对这三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研究,观察三组标本距下关节负重中心的变化情况。然后,建立三种不同跟骨高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跟骨高度的降低对距下关节负重中心的影响。结果:对三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的结果显示,A组标本的距下关节负重中心位于距下关节的中心部位,B组标本的距下关节负重中心较A组标本的距下关节负重中心向后外侧移动,C组标本的距下关节负重中心较B组标本的距下关节负重中心向后外侧移动。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跟骨高度的降低,距下关节负重中心逐渐向后外侧移动。结论:跟骨高度的降低会导致距下关节负重中心向后外侧移动。
张弢张学斌董昕王宝
关键词: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分析
儿童创伤性半骨盆离断伤救治成功1例
2012年
我院收治1例创伤性半骨盆离断伤女孩,左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离断,盆腔内脏器外露.由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妇产科、麻醉科、急诊科以及手术室协同配合救治成功.报告如下,
杜顺杰吴希瑞张弢刘月驹吴天昊
关键词:骨盆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