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民

作品数:31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储层
  • 10篇盆地
  • 9篇油田
  • 6篇塔河油田
  • 6篇塔里木盆地
  • 6篇白云岩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4篇地层
  • 4篇湖相
  • 4篇奥陶系
  • 3篇中新统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3篇沉积环境
  • 3篇储层特征
  • 2篇盐下
  • 2篇岩溶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广州海洋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西北...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0篇张德民
  • 9篇鲍志东
  • 9篇张忠民
  • 7篇李国蓉
  • 6篇郝雁
  • 4篇汤鸿伟
  • 3篇姚威
  • 3篇周大志
  • 3篇罗鹏
  • 3篇潘文庆
  • 3篇段太忠
  • 2篇林畅松
  • 2篇杨飞
  • 2篇吕艳萍
  • 2篇苏玉山
  • 2篇尚久靖
  • 2篇陈敏
  • 2篇徐海
  • 1篇彭博
  • 1篇陈立祥

传媒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天然气技术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中寒武统蒸发台地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被引量:14
2014年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蒸发台地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在野外露头、普通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中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寒武统岩石类型多样,储集空间以溶蚀孔、垮塌孔洞(垮塌遮蔽孔)为主;结合孔洞分布特征、伴生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储层成因机理,认为研究区储层成因包括同生期大气水溶蚀、浅埋藏期垮塌堆积和深埋藏期热液溶蚀3种机理,其中前两者受海平面变化控制,分布范围广,埋藏期热液溶蚀作用纵向上与深大断层伴生,其溶蚀范围平面上呈层状分布,存在改造早期溶蚀孔洞的现象。
张德民鲍志东潘文庆郝雁陈永权王俊张艳秋赖洪飞
关键词:储层特征中寒武统塔里木盆地
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以桑托斯盆地A油田为例
张德民段太忠张忠民姚威
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被引量:5
2010年
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复杂、次生变化大,强烈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井间连通性,而井间连通性研究是正确认识油藏、开发油藏的关键。在大量文章检索的基础上,概述了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指出结合多方资料作出的连通性分析可靠性较大。
张德民李国蓉汤鸿伟罗鹏周大志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连通性研究方法
新民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新民油田目前已经处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水关系复杂,注采矛盾显著,采收率大幅降低,亟待开展精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以新民油田民1区块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单砂体精细刻画工作,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单砂体层次的剩余油分布研究,进而分析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特征体现在层间差异、层内差异和平面差异等方面;沉积微相、沉积韵律、单砂体叠置关系、废弃河道遮挡、断层封闭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因素单一或组合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层间差异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层内差异主要受沉积韵律等因素控制,平面差异受控于单砂体叠置关系、废弃河道遮挡、断层封闭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因素。
李敏张忠民张德民鲍志东臧东升肖杭州张玉牛博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油藏数值模拟扶余油层新民油田
桑托斯盆地H油田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
姚威张忠民张德民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类型及成因被引量:12
2013年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勘探潜力巨大。在下古生界构造演化、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白云岩分类方案,首先根据形成时期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分为准同生白云岩和准同生后白云岩两大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资料,对上述两类白云岩进一步细分。其中准同生白云岩,可进一步分为云坪型准同生白云岩、潟湖型准同生白云岩与微生物白云岩,云坪型、潟湖型准同生白云岩是在准同生阶段由蒸发泵白云化形成的;本次研究首次在膏模孔内发现完整哑铃状白云石,拓宽了微生物白云岩的存在范围。准同生后白云岩包括浅埋藏白云岩、中—深埋藏白云岩和热液白云岩3类,浅埋藏白云岩由调整白云化及渗透回流白云化形成;中—深埋藏白云岩主要为埋藏白云化的产物;热液白云岩由沿断裂或裂缝的热液白云化所形成。
张德民鲍志东潘文庆郝雁陈敏
关键词:白云岩热液白云岩下古生界塔里木盆地
巴西下白垩统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巴西盐下湖相碳酸盐岩是现今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之一,但关于其储层主控因素方面研究相对薄弱。笔者以中国石化巴西下白垩统盐下湖相碳酸盐岩油田为例,综合利用井壁取心、薄片、物性测试、岩心CT扫描、碳氧稳定同位素、包裹体等资料...
张德民段太忠
关键词:湖相碳酸盐岩溶蚀作用
文献传递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7
2021年
针对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重力流体系内部结构及演化特征等问题,开展了层序地层划分、重力流体系沉积特征阐述及控制因素讨论的研究。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在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识别区内重力流沉积的岩相特征、构成单元,揭示其沉积演化过程并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内中新统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所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在岩性上主要为硅质碎屑和泥质岩等,沉积单元主要包括水道内部滑塌变形层,块体搬运沉积、重力流水道充填、天然堤-溢岸沉积和前缘朵叶体沉积等。早中新世(SQ1)区内多发育鸥翼形、弱受限—不受限的沉积型水道-堤岸复合体和朵叶体等,中中新世早期(SQ2)区内多发育W形、弱受限的侵蚀-沉积型分支水道(多期叠置),中中新世晚期(SQ3)区内多发育U形、受限的侵蚀型水道,晚中新世(SQ4)区内多发育V形、深切的侵蚀型孤立水道。气候变冷、海平面持续下降,致使研究区由下陆坡-盆底到下陆坡、中陆坡和上陆坡,进而影响了重力流作用的强弱。西非海岸发生的3次构造抬升作用和气候变冷,为重力流沉积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物源。盐构造的多期活动,对重力流沉积的发育具有重要改向、限制、封堵或破坏等作用。明确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大型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可为研究区内深水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陈华林畅松张忠民张德民李茗吴高奎朱奕璇徐海陆文明陈继华
关键词:重力流沉积层序结构中新统
塔河油田良里塔格组滩相储集体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岩芯资料揭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台地发育滩相储层。本文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通过对塔河油田良里塔格组滩体发育分布、储集空间和储层类型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发育台内滩和台地边缘滩,滩体围绕台地边缘发育分布规模小;受到大气水溶蚀改造可形成溶蚀孔洞型储层,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粒内溶孔和铸模孔等,台地边缘滩体储层最为发育。
汤鸿伟李国蓉张德民周大志罗鹏王鹏程纪晓飞
关键词:塔河油田良里塔格组储层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地质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针对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已取得如下进展:术语规范性方面,认识到微生物岩和微生物碳酸盐岩术语的区别;识别标志方面,微生物碳酸盐岩内常见微米球体、杆状体、丝状体、胞外聚合物等,且具有碳氧稳定同位素明显负异常,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Zn和Ba等营养元素富集的特点;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学方面,认识到微生物碳酸盐岩是极端环境的产物,微生物礁丘主要发育在古地貌高点,其生长、发育、消亡均与古水文因素关系密切;储层方面,认识到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包括常规储集空间和特有储集空间两大类,储层主控因素包括沉积、成岩和构造,其中微生物组构在储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郝雁郝雁张哨楠
关键词:储层沉积环境主控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