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敦仲 作品数:19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图书馆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涵义分析法 被引量:1 2000年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结构原理为依据,论述辨识类目涵义的结构分析法、类位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剩余分析法和推理分析法。 张敦仲关键词:中图法 图书馆分类法 视听资料CNMARC格式著录 2001年 以《中国机读目录格式·WH/T0503-96》为依据,对视听资料CNMARC著录格式中的记录头标、015、100、115、126、200、215等字段做了详尽说明和例释。 张敦仲关键词:视听资料 CNMARC 格式著录 机读目录 MARC21/B与CNMARC格式特点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对MARC21/B与CNMARC的记录头标区、00x控制字段区和数据字段区的01X-08X、1XX、20X-58X、6XX-83X字段的比较分析,使编目人员在使用MARC21/B与CNMARC时思路更加清晰,避免混淆。 张敦仲关键词:MARC21 CNMARC MARC 《中图法》第三版组配功能简析 被引量:2 1991年 关于《中图法》增加组配成分的问题,是三版修订工作开始以来图书情报界研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第三版扩大应用组配方法的角度分析了《中图法》的组配功能。①专类复分表从第三版的39个增加到58个,增值48.7%,外通用复分表只作了某些增补加细和订正类目。②新增仿分法207处,从二版的114处增到321处。③可使用交叉组配的类目由18个增至33个,新增了15个。④第三版还对“-”和“0”使用了规格化订正,并明确了使用“()”、“=”和“”作为通用复分标志符的规定。通过分析说明,本次修订大大增强了《中国法》的组配能力,使其向“体系一组配型”迈进了一大步。 张敦仲关键词:中图法 汉语元词句式组配法文献检索语言初探 1991年 本文是关于“汉语元词句式组配法”的初步研究报告。文中简要阐述了这种主题法检索语言的设计思路、基本原理、词表构造、标识类型与标引方法、检索系统组织等基本问题。旨在对主题法检索语言的不断改造与优化做出实质性的推动。 张敦仲关键词:检索语言 情报检索 主题法 论导读的原理,功能和方法 1998年 张敦仲关键词:导读 阅读辅导 信息组织学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2 2009年 分析了信息组织学课程建设现状,指出了信息组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信息组织学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程,以"三基"教育目标为核心,以信息组织原理、分类法与分类语言、主题法与主题语言、信息标引与描述、网络信息组织、信息排序与显示6个知识单元为框架构建教材内容,并做好相关课程的协调互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信息组织的综合能力。 张敦仲关键词:信息组织学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金盘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点 被引量:4 2001年 The emergence of electronic readingrooms is an important mark of a modern library.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old Disk Electronic Readingroom System 2000,including its structure,func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张敦仲关键词:图书馆 金盘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 《资料法》分面改造初探 1991年 体系分类法是依据概念划分与概括原理建立的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检索文献情报的途径。但是,体系分类法层层划分。 张敦仲 任淑敏关键词:分面分类法 总论复分表 组配分类法 通用复分表 分面组配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特点及应用对策 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主要表现为类目或局部类目体系的合并、分出和改序等变化。类目合并分为下位类合并到上位类、同位类或相关类目间的合并。类目分出分为上位类分出的内容增设下位类、同位类或相关类目分出的内容增设新类目。类目改序分为类序、类级、隶属关系的调整及增改注释等。凡属于粗分、细分之间的变化的类目,一般不用改编原分编文献;如果属于类号相差甚远、与文献原归属类目距离较远、被新类目占号的情况,应当改编文献,以免造成藏书混乱。 邵明哲 张敦仲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