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

作品数:322 被引量:771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144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0篇动力工程及工...
  • 27篇化学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电气工程
  • 9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0篇燃烧
  • 97篇锅炉
  • 69篇煤粉
  • 56篇燃烧器
  • 53篇流化
  • 52篇流化床
  • 45篇循环流化床
  • 25篇烟气
  • 25篇流化床锅炉
  • 23篇煤粉锅炉
  • 23篇煤粉燃烧
  • 21篇旋流
  • 20篇循环流化床锅...
  • 18篇旋流燃烧
  • 18篇煤粉燃烧器
  • 16篇预混
  • 16篇浓淡分离
  • 15篇旋流燃烧器
  • 15篇一次风
  • 12篇稳燃

机构

  • 322篇清华大学
  • 8篇上海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力...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北京建筑大学
  • 4篇清华大学山西...
  • 3篇中国电力企业...
  • 2篇承德石油高等...
  • 2篇华北电力设计...
  • 2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锅炉厂...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犹他大学
  • 1篇上海锅炉厂有...

作者

  • 322篇张海
  • 228篇吕俊复
  • 120篇吴玉新
  • 107篇刘青
  • 99篇岳光溪
  • 94篇张扬
  • 82篇杨海瑞
  • 59篇张缦
  • 27篇张建胜
  • 18篇徐秀清
  • 13篇侯祥松
  • 13篇杨燕梅
  • 9篇李建锋
  • 9篇郑平安
  • 9篇史航
  • 8篇张大龙
  • 8篇曾瑞良
  • 8篇樊融
  • 8篇仇晓龙
  • 7篇许开龙

传媒

  • 27篇工程热物理学...
  • 14篇燃烧科学与技...
  • 10篇中国电机工程...
  • 9篇洁净煤技术
  • 9篇煤炭学报
  • 9篇锅炉技术
  • 6篇化工学报
  • 6篇清华大学学报...
  • 6篇动力工程
  • 6篇热力发电
  • 5篇电站系统工程
  • 5篇煤炭转化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化工进展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2007年燃...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流体机械
  • 2篇中国电力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3篇2023
  • 20篇2022
  • 14篇2021
  • 20篇2020
  • 25篇2019
  • 30篇2018
  • 13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15篇2009
  • 19篇2008
  • 25篇2007
  • 10篇2006
  • 22篇2005
3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方法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方法,涉及循环流化床燃烧及脱硫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向炉内喷入石灰石脱硫剂,并限定石灰石脱硫剂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45μm,平均粒径在5~20μm;同时要求分离器出口逃逸的颗粒粒径d<Sub>50...
蔡润夏张缦吕俊复杨海瑞刘青张海吴玉新张扬
文献传递
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处于燃烧装置炉膛内的含有金属氧化物的床料被空气流化,在炉膛底部形成密相区,在中上部形成稀相区;将燃料置于炉膛进行燃烧,在密相区形成还原性环境,在稀相区形成氧化性环境;处于密相区的床料被...
张扬张海张缦刘青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
W型火焰锅炉燃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被引量:38
2005年
W型火焰锅炉是我国大型电站锅炉燃用低挥发份燃料的主要燃烧方式之一。目前,我国运行的W型火焰电站锅炉中普遍存在着炉膛温度控制过高、炉膛结渣或结渣倾向严重、NOx排放过高、过热器超温或汽温偏差、燃用无烟煤燃烧效率不高和某些情况下燃烧不稳定等问题。该文在总结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分析表明: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着火稳燃性能好的适用于燃烧无烟煤、半无烟煤的低NOx燃烧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清华大学开发的富集型燃烧器为例,讨论了用优良稳燃型直流燃烧器改善W型火焰锅炉燃烧情况的可行性。
张海张海吕俊复曾瑞良徐秀清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W型火焰锅炉燃烧问题低挥发份煤
压力对可燃极限非单调作用的机理分析
2011年
采用CHEMKIN的PREMIX模块对非常压下贫燃侧的一维、层流CH_4/Air预混火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压力下辐射引起的最高火焰温度损失、主要反应的敏感性系数和主要自由基摩尔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辐射热损失随着当量比的下降而加强,在非单调变化的拐点附近,热辐射损失对最高火焰温度的相对变化作用明显加强。随着压力增大,近极限火焰的主要链终止反应H+O_2+M=HO_2+M的敏感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非单调变化,并逐渐被HO_2+CH_3=OH+C_3O取代;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压力增大,HO_2对其它主要基团(OH、O、H)的相对浓度明显增大。
田雪沁陶志强张海
关键词:预混火焰可燃极限反应机理
碳中和背景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被引量:1
2023年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因其独特的低成本污染控制优势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在此领域的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了我国CFB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跟踪学习到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立创新发展道路,先后开发出高性能CFB锅炉、节能型CFB锅炉和超低排放CFB锅炉,同时提高蒸汽参数和大型化,引领了CFB技术的国际发展。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CFB锅炉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和使用者,CFB发电机组作为我国燃煤发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可靠廉价电力供应和劣质燃料消纳做出了重要贡献。碳中和条件下,煤炭作为保底能源在电力系统安全托底中不可或缺。作为低热值煤以及难燃高硫无烟煤的高效清洁发电利用的主要方式,CFB锅炉应在深度调峰和快速变负荷灵活性方面展现更大优势。结合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调峰需求,可以开发粉煤CFB锅炉技术、探索分布式小容量高参数CFB锅炉、挖掘CFB机组0~100%负荷长周期压火与快速热态启动潜力,进一步提高CFB机组运行灵活性;在运行灵活性基础上发挥CFB锅炉燃料灵活性的优势,突破高硫无烟煤超超临界高效发电与超低排放同步实现的难题,消纳煤炭绿色开采洗选副产的劣质燃料,纯烧或者掺烧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生物质等低碳可燃废弃物,开发灵活性下的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实现CFB机组智能化,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展。
吕俊复蒋苓柯希玮张海刘青黄中周托张缦王君峰王君峰肖锋姜孝国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煤燃烧
火电厂机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机组,包括炉膛、水平烟道、竖直烟道和汽轮机平台,末级过热器前后分别设有末级过热器入口联箱和末级过热器出口联箱,末级再热器前后分别设有末级再热器入口联箱和末级再热器出口联箱;高温再热器出口与末级再热器...
张海吕俊复张扬刘青吴玉新
文献传递
合成气/空气贫燃火焰熄灭极限的测量与数值模拟
2013年
使用对冲火焰法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多组合成气/空气的贫燃熄灭极限。随着主要可燃组分H_2和CO总含量的增加以及非可燃组分CO_2和N_2减少,在同一拉伸率下火焰浓度熄灭极限φ_(ex)(用当量比表示)降低,贫燃侧可燃极限φ_(limit)也随之降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在拉伸率较大时,两者符合得很好,在低拉伸率情况下,由于自然对流作用,导致测量偏差增大,使得实验测得的φ_(ex)高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仇晓龙李博张扬宗晓辉张海
关键词:合成气可燃极限
煤焦反应动力学参数对电站锅炉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煤焦作为煤粉燃烧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其燃烧行为对锅炉的安全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以某台600MW四角切圆锅炉为对象,针对扩散-动力学控制模型中的不同煤焦反应活化能进行了煤粉燃烧全过程的数值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参数不但影响锅炉燃烧的各标量均值,而且影响标量场的分布。当活化能保证煤焦在炉膛内较高燃尽率时,全场标量均值变化不大,仅在分布上有所变化。伴随活化能的升高,煤焦燃尽率降低,各标量全场均值呈单调变化。全场平均温度下降,CO,CO2平均浓度下降,O2平均浓度上升。
王志刚张海陈昌和徐旭常
关键词:600MW锅炉活化能切向燃烧
Ce掺杂以及氧缺陷对LaFeO_(3)(010)表面气体吸附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尾气中的CO、NO和O_(2)在LaFeO_(3)(010)和LaCeFeO_(3)(010)表面的吸附特性,同时研究了引入氧缺陷对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Ce后,LaFeO_(3)(010)的氧空位生成能由原来的1.59 eV增大至1.88 eV,使得其表面氧原子更难以脱出形成氧空位.但是,Ce掺杂表面对O_(2)、NO以及CO的吸附能力增强,其中对NO吸附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氧空位缺陷能够极大地提升NO的吸附能力,对于CO吸附影响则比较小.
胡丽琳张扬张海
关键词:钙钛矿NOCO
一种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的方法
一种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的方法,属于锅炉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不使用氨水、尿素等还原剂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包括床料粒度、循环灰粒度、床层压降、床温、炉膛出口处氧含量、分离器出...
柯希玮蔡润夏吕俊复岳光溪张缦杨海瑞张海吴玉新刘青
文献传递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