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

作品数:49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泸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四川省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肝炎
  • 16篇乙型
  • 16篇乙型肝炎
  • 12篇病毒
  • 11篇细胞
  • 8篇胰腺
  • 8篇胰腺炎
  • 8篇细胞间
  • 8篇腺炎
  • 8篇肺损伤
  • 6篇粘附分子
  • 6篇重型
  • 6篇细胞间粘附分...
  • 6篇细胞间粘附分...
  • 6篇狂犬
  • 6篇狂犬病
  • 6篇急性胰腺炎
  • 5篇蛋白
  • 5篇毒性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3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泸州医学院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沪州医学院

作者

  • 49篇张瑞
  • 24篇顾长海
  • 13篇王宇明
  • 10篇张绪清
  • 8篇王海涛
  • 8篇邓明明
  • 6篇余光开
  • 5篇彭建一
  • 5篇王烜
  • 4篇张晓刚
  • 3篇王晓蕾
  • 3篇李梦东
  • 3篇王贞
  • 3篇李丽
  • 2篇陈小燕
  • 2篇李丽
  • 2篇郭万柱
  • 2篇王洪莉
  • 2篇张永明
  • 2篇陈国民

传媒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人民军医
  • 4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肝脏病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肝脏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结合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FN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小时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
王烜张瑞邓明明李丽
文献传递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epG_2细胞ICAM-1表达的研究
2001年
张绪清张瑞顾长海王宇明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肝移植排斥反应
细胞因子诱导HepG2细胞ICAM-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 IFN- γ、TNF- α和 IL- 1对 Hep G2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 IFN- γ、TNF-α和 IL - 1在体外诱导 Hep G2细胞表达 ICAM- 1,并用细胞 EL ISA检测 Hep G2细胞 ICAM- 1表达水平。结果未经刺激的 Hep G2细胞 ICAM- 1表达水平很低。 TNF-α、IL - 1、IFN-γ刺激后 ,Hep G2细胞 ICAM- 1表达均明显增强 ,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浓度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随着细胞因子刺激时间的延长 ,Hep G2细胞 ICAM- 1表达也逐渐增多。结论 IFN-γ、TNF- α和 IL- 1等细胞因子能诱导体外培养 Hep G2细胞 ICAM-
张绪清张瑞顾长海王宇明
关键词: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HEPG2细胞ICAM-1乙型肝炎
别嘌呤醇治疗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的的实验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痛风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治疗影响。方法健康 Sprague -Dawley大鼠42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经同样外科手术并插管,但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n=6,SAP 组 n=18...
邓明明陈果王烜张瑞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前S1/S2基因的相似株现象
1999年
为了解慢性HBV携带者体内HBV病毒的状况,以选择HBV前S1/S2为研究区段,应用半巢式PCR法从3例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扩增出HBV前S1/S2基因,分别将其克隆于噬菌体M13mp18、M13mp19,每例随机筛选10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及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发现:3例病人各克隆分别与同源性最好的HBV野生株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碱基替代、缺失和插入。此类病人体内的HBV株同源性差,克隆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125。慢性HBV携带者体内的HBV株呈“相似株”分布。
张瑞顾长海徐静王海涛
关键词:HBV基因变异乙型肝炎
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背景:  自从1910年Maynard教授提出糖尿病与肿瘤可能相关的概念以来,已有大量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与肿瘤具有许多潜在的共同危险因素,如炎症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使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
张瑞
关键词:糖尿病肿瘤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
文献传递
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新探被引量:2
1994年
经病理确诊的重型病毒性肝炎(下称重肝)215例,依据肝衰竭进程,被分成暴发型、亚暴发型和缓发型。在42例急性重肝中,暴发型、亚暴发型和缓发型分别为6例(14.3%)、31例(73.8%)和5例(11.9%);在173例慢性重肝中,三型分别为15例(8.7%)、132例(76.3%)和26例(15.O%)。依据临床表现,各型重肝又可分为脑病型和腹水型。不论急性或慢性重肝,脑病型的发生率依次为暴发型>亚暴发型>缓发型,腹水型的发生率依次为缓发型>亚暴发型>暴发型。脑病型的主要死因是脑水肿/脑疝,腹水型的主要死因是肝肾综合征、出血和感染。这种分型能更精确地反映重肝的不同发展过程和特点,便于临床正确诊断和辨证论治。
顾长海王宇明张瑞郝飞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
细胞因子等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调控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IFN γ、TNF α、IL 1和地塞米松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IFN γ、TNF α和IL 1在体外诱导人原代培养肝细胞表达ICAM 1,并用细胞ELISA检测其ICAM 1表达水平 ;在用细胞因子刺激前先加入地塞米松 ,观察地塞米松对人肝细胞ICAM 1表达的影响。结果 未经刺激的人原代培养肝细胞ICAM 1表达水平很低 ;TNF α、IL 1、IFN γ刺激后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ICAM 1表达均明显增强 ,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刺激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地塞米松能部分抑制TNF α、IL 1、IFN γ所诱导的人原代培养肝细胞ICAM 1增强表达 ,其抑制率分别为 (4 0 .3± 5 .9) %、(3 8.1± 4.8) %和 (3 7.6± 6.7) %。结论 IFN γ、TNF α和IL 1能诱导人原代培养肝细胞ICAM 1增强表达 ,而地塞米松能抑制其表达。
张绪清张瑞顾长海王宇明
关键词:细胞因子肝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自身免疫性肝炎
纤维结合蛋白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纤维结合蛋白(F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模型2、4、8和12h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浆FN和血清MIF含量,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FNmRNA和MIF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造模后各组血浆FN及肺组织FNmRNA较正常组降低,而血清MIF及肺组织MIFmRNA较正常组升高。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清及肺组织MIF表达明显增加,血浆及肺组织FN表达明显降低,提示MIF和FN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的发生可能有关。
王烜张瑞邓明明李丽
关键词:胰腺炎肺损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纤维结合蛋白
狂犬病患者中和抗体检测的意义与发病关系探讨被引量:3
1996年
对有确诊依据的39例狂犬病患者进行抗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血清总阳性率为97.44%(38/39),但在前驱期和兴奋期仅为35.90%(14/39),麻痹期为94.60%(35/37)。脑脊液总阳性率为40%(6/15),在前驱期和兴奋期为33.33%(4/12),麻痹期为75%(3/4)。所有患者均未得到保护而发病。研究提示,这种抗体是病程后期的免疫应答,抗体效价也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可作为狂犬病的诊断依据之一。它的出现可能加速病程,即称作“早期死亡现象”。
余光开彭建一张晓刚张瑞朱沛轩郭万柱
关键词:狂犬病中和抗体病理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