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莲
- 作品数:89 被引量:128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G56.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L-1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张秀莲张苗张伟华
- 文献传递
- DNA甲基化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从DNA甲基化角度探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48例成人ITP患者与3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和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的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技术(HPLC)检测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浆中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含量。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与正常对照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亚单位CD11a的表达水平。结果成人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MT3A和DNMT3B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低(P〈0.01);DNMT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ITP患者血浆SAH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SAM和SAM/SAH比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成人ITP患者外周血CD4++CD11a+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4+CD11a+细胞比例和CD4CD11a+/CD8+CD11a比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ITP患者外周血存在淋巴细胞低甲基化状态以及T细胞亚型上存在异常的CD11a/LFA-1表达。DNA甲基化可能在ITP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陶洁杨铭陈钟张伟华张秀莲杨仁池
-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S-腺苷蛋氨酸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滤泡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滤泡淋巴瘤(FL)通常发病隐匿,病程表现和预后差异很大。近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抗体与标准化疗方法的结合以及免疫调节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FL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仍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新近研究表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可提高FL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文章将从CAR-T治疗FL的机制、临床研究进展、不良反应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 宁海玲张秀莲
- 关键词:CD19抗CD20单克隆抗体
- 急性髓系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白细胞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淤滞及向组织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3例初治AML患者(其中16例为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L-1β的含量,比较高白细胞组与非高白细胞组以及浸润组与非浸润组的差别.以4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AML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88.23±36.3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9.56±15.5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高白细胞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高于非高白细胞组[(136.67±65.68)pg/ml比(69.85±48.35)pg/ml].IL-1β与外周血白细胞呈直线相关关系(r=0.74,P<0.01).浸润组与非浸润组血清中IL-1β水平为:(111.31±57.35)pg/ml比(79.68±43.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L患者血清IL-1 β水平与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的病情,可能参与了白血病细胞组织浸润的机制.
- 张秀莲张伟华侯素敏陈玮陶洁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浸润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为一种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1],是脂肪形成所必需的因子[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病理特征为脂肪细胞取代造血活跃的骨髓占据骨髓腔.有研究报道,再障患者增多的骨髓脂肪组织分泌多种因子,包括瘦素、TNF-α、胰抵抗素和脂联素等,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
- 徐海玲张伟华张秀莲葛晓静李建国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小鼠骨髓细胞贫血模型免疫介导脂肪细胞因子核激素受体
- 双重打击淋巴瘤一例
- 2016年
- 患者 男性,48岁.因腹部发现肿物10d余,于2014年2月入我院.无发热、盗汗、体质量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肝、脾、浅表淋巴结不大.白细胞计数8.5×109/L,血红蛋白154 g/L,血小板计数232×109/L,肝肾功能、心电图(ECG)正常,乳酸脱氢酶(LDH)225 U/L,β2微球蛋白(β2-MG) 1.5 mg/L.腹部彩色超声示:腹腔及腹膜后肿物直径> 10 cm.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块巨大,与胃壁、胰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脏器联系紧密,取部分组织送检.
- 陈玮张岚张秀莲张伟华
- 关键词:基因重排
- D3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脂肪化中的作用
- 杨涛张伟华张秀莲
- 文献传递
- 巨噬细胞株分泌的RCAS1对正常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株分泌的RCAS1对正常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株RCAS1基因表达,10例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RCAS1基因表达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8例经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8例经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作为正常对照组。对8例巨噬细胞株RCAS1的表达强度与8例经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巨噬细胞株RCAS1 mRNA的表达强度为(1.98±0.2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4±0.21)(P<0.01)。②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率为(16.66±1.9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0±0.25)%(P<0.01)。③巨噬细胞株RCAS1mRNA的表达强度与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率呈正相关(r=0.95,P<0.01)。结论巨噬细胞株高表达RCAS1,RCAS1对正常小鼠BMMNC有促凋亡作用。
- 聂芳娜张伟华张秀莲范星火陈玮侯素敏刘晨
- 关键词:凋亡基因表达RCAS1
- 小剂量伊马替尼治疗FIP1L1-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CE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以嗜酸细胞增多及脾大为主要临床特征,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口服小剂量伊马替尼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 小剂量伊马替尼可用于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CEL的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高文愈张伟华侯素敏刘晨张秀莲
- 关键词:伊马替尼
- 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基因突变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近年来我们对MPNs分子生物学的认识使得在疾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将针对MPNs的基因突变及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 熊敏张秀莲张伟华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