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图
  • 7篇心电
  • 7篇心电图
  • 3篇心电图分析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塞
  • 3篇急性心肌梗塞
  • 3篇梗塞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动态心电图分...
  • 2篇心电图特点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破裂
  • 2篇早搏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心房颤...
  • 2篇房颤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江县人民医...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10篇张红
  • 5篇李莉
  • 3篇顾复生
  • 3篇沈毅
  • 3篇那开宪
  • 2篇余平
  • 2篇宋开友
  • 2篇贾三庆
  • 2篇沈潞华
  • 2篇吴永全
  • 2篇蒋志嘉
  • 2篇邢云利
  • 2篇罗孝成
  • 2篇孙涛
  • 1篇严松彪
  • 1篇张萍
  • 1篇曹灵
  • 1篇王榭
  • 1篇杨家声
  • 1篇韩小茜

传媒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学院学...
  • 1篇友谊医学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源性猝死前临床及心电图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源性猝死前临床及心电图特点的研究中国民用航空总医院心内科那开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张红心源性猝死(简称猝死)是急性心肌梗塞(AMI)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友谊医院1987~1995年间CCU病房收治的AMI病人中,住院死...
那开宪张红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心源性猝死心电图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被引量:3
1996年
对373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共发生严重并发症37例,包括室性心动过速或(和)室颤6例(1.6%)、急性心肌梗塞2例(0.54%)、动脉血栓2例(0.54%)、股动脉穿刺部血肿26例(7%)、动脉夹层1例(0.27%)。认为术前了解患者病情,术中按操作规程进行插管,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患者主动脉压力、心电图变化及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征象,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等,对减少SCA的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
那开宪沈潞华杨家声王榭顾复生张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并发症
房性早搏始动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2004年
了解房性早搏(简称早搏)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关系.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其24 h房颤的发作阵数,房早的发作情况,诱发和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房早前周长、房早前120s房早频率等.结果:诱发房颤的房早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显著提前(355.9±32.8 ms vs 408.4±41.7 ms,P<0.01 ) ,房早是否诱发房颤还与房早前周长长(854±106 ms vs 742±113 ms,P<0.01) 及房早前120 s的房早频率快(21.7±15.3次/分 vs 9.79±7.92次/分,P<0.01 )有关.结论:房早是否始动阵发性房颤不仅与房早的联律间期有关,而且与房早前周长及其前120s房早的频率有关.
吴永全罗孝成贾三庆孙涛张红李莉邢云利宋开友
QT间期缩短心电图误诊为大致正常心电图精解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QT间期缩短心电图误诊为大致正常心电图这一心电现象的测量及评价的依据、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例车祸后患者临终前QT间期缩短的心电图。结果QT间期缩短心电图易误诊为大致正常心电图。结论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缩短,都可引起QT间期缩短,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以避免误诊误治。
赵淑艳王道伟沈毅李莉张红
关键词:误诊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脏破裂临床及心电图特点
1999年
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经开胸或心包穿刺证实为心脏破裂的17例患者进行总结,发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生心脏破裂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年龄在6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以前壁为主的心肌梗塞,急性期心电图呈基碑型ST段升高,对应导联ST段压低。心脏破裂前有诱因及心绞痛发作。心脏破裂多发生于心担后3天内,破裂时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较常见。
蒋志嘉那开宪余平顾复生张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破裂
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破裂11例分析
2000年
蒋志嘉那开宪余平顾复生张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脏破裂心电图
苯那普利的降压疗效并与依那普利的对比研究
1999年
为评价盐酸苯那普利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以依那普利为对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1)盐酸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20例与20例依那普利进行随机,单盲对照,剂量均为10mg/d,必要时均加氢氯噻嗪,4周治疗降压效应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0.0%。苯那普利开放治疗组30例。50例苯那普利4周总有效率为74.0%。(2)10mg苯那普利组治疗4周后24小时血压监测谷/峰比值为;收缩压71.9%,舒张压55.1%。(3)苯那普利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0%(7/50),包括:干咳,咽部不适,皮疹,恶心,乏力,大汗,面部发胀.头晕,头痛,手抖,月经量减少等。对照依那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4/20),也主要为干咳,面部发胀,头晕,头痛和恶心、乏力,大汗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4)7例苯那普利服用半年(24周)的患者降压疗效维持,患者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少。
韩小茜沈潞华曹灵那开宪王普华张红
关键词:苯那普利依那普利高血压药物治疗
房性早搏始动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5
2004年
了解房性早搏 (简称早搏 )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关系。通过 2 4h动态心电图分析 2 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观察其 2 4h房颤的发作阵数 ,房早的发作情况 ,诱发和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房早前周长、房早前12 0s房早频率等。结果 :诱发房颤的房早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显著提前 (35 5 .9± 32 .8msvs 4 0 8.4± 4 1.7ms,P <0 .0 1) ,房早是否诱发房颤还与房早前周长长 (85 4± 10 6msvs 74 2± 113ms ,P <0 .0 1)及房早前 12 0s的房早频率快 (2 1.7± 15 .3次 /分vs9.79± 7.92次 /分 ,P <0 .0 1)有关。结论 :房早是否始动阵发性房颤不仅与房早的联律间期有关 ,而且与房早前周长及其前 12 0s房早的频率有关。
吴永全罗孝成贾三庆孙涛张红李莉邢云利宋开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心房颤动房性早搏
胆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的心电图改变及预防。方法对入院的5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胆心综合征患者可发生窦性心律失常、各种期前收缩、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ST-T改变、U波增高等心电图改变,术后心电图明显好转或正常。结论胆心综合征可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应注意预防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
赵淑艳沈毅李莉张红郭文博孙燕兵
关键词:胆心综合征心电图
直立倾斜试验后自主神经功能恢复特点初探
2008年
目的通过倾斜试验前后心率变异的变化探讨倾斜试验以及倾斜试验过程中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对自主神经有无较持续的影响及试验的安全性。方法对64例有晕厥史或晕厥前兆患者进行倾斜试验,分为基础倾斜试验(basic tilt table test,BTTT)阳性组5例和阴性组59例,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soproterenol tilt table test,ITTT)阳性组31例和阴性组18例。选择倾斜试验前5min及倾斜试验结束后1h5min进行心率变异频域法分析,提取tatol、ulf、vlf、lf、hf、lf/hf6项参数。结果全部病例倾斜试验前后6项参数对比,除vlf外(p=0.011),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p>0.1。BTTT阳性组倾斜试验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8;BTTT阴性组倾斜试验前后对比,除vlf外(p=0.03),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p>0.1。ITTT阳性组倾斜试验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1;ITTT阴性组倾斜试验前后对比,除hf外(p=0.013),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p>0.1。BTTT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4。ITTT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提示倾斜试验前与倾斜试验结束后1h时,心率变异分析除个别参数外,无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倾斜试验结束后1h,自主神经的活动已基本恢复到原来状态。倾斜试验以及倾斜试验过程中应用药物(isoproterenol)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是暂时的,检查后的安全性较好,对检查程序、病人检查后的留观时间有指导意义。
李莉严松彪郑平榆张红张萍沈毅
关键词:晕厥心率变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