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丽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置管
  • 4篇护理
  • 4篇PICC置管
  • 3篇肿瘤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皮试
  • 2篇肿瘤患者
  • 2篇门诊
  • 2篇患者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干扰素
  • 2篇干预
  • 2篇肝炎
  • 2篇PICC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1篇抑郁
  • 1篇抑郁发生率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彭丽萍
  • 7篇范爱飞
  • 5篇贾宏
  • 3篇施雪雁
  • 3篇丁小容
  • 2篇龚海琴
  • 2篇石兰萍
  • 1篇宋琳
  • 1篇马光平
  • 1篇崔建军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2006年全...
  • 1篇全国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教育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PICC置管是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维护简单,安全有效,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鉴于部分患者对置管缺乏正确认识,置管效果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置管效率和肿瘤患者对PICC置管的认知程度,笔者对置管患者...
彭丽萍范爱飞丁小容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患者PICC置管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门诊PICC置管的临床护理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门诊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PICC)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门诊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需进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8例患者均实施PICC插管成功,成功率为100%,无穿破血管、损伤动脉、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空气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患者发生局部肿胀、渗血,1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经给予必要药物治疗后均缓解,不影响持续治疗。结论准确选择插入点、密切观察置管情况及预防插管后并发症是门诊PICC置管护理的重点。
彭丽萍范爱飞丁小容
关键词:PICC门诊护理
匀浆膳不同稀释方法对病人鼻饲过程中腹泻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用不同的稀释液配制立适康匀浆膳管饲液对病人鼻饲过程中腹泻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外伤术后需要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使用米汤和开水配制立适康匀浆膳管饲液予以鼻饲,观察两组病人腹泻发生率以及每日腹泻的次数。[结果]A组病人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且腹泻严重程度比开水配制组病人重。[结论]采用开水配制立适康匀浆膳管饲液,可减少腹泻的发生,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的疗效。
施雪雁范爱飞龚海琴彭丽萍
关键词:鼻饲腹泻肠内营养
健康教育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0
2010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21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在患者生活质量和置管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彭丽萍范爱飞丁小容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PICC置管生活质量
门诊患者肌内注射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提高注射质量。方法对415例肌内注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资料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处理,患者的肌内注射并发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对常见肌内注射并发症展开分析,对降低患者不适度,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时很有意义的。
彭丽萍贾宏范爱飞
关键词:肌内注射并发症护理措施
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PICC自我护理相关知识调查表,对22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得分(92.19±14.13)分,79.55%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PICC自我护理相关知识中导管相关知识水平掌握不足。结论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护理相关知识水平均有待提高,在制定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要重视提高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贾宏范爱飞宋琳施雪雁彭丽萍
关键词:PICC自我护理能力肿瘤患者
不同溶媒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2种不同溶媒配制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因外伤需要注射TAT的患者237例随机分为甲组117例和乙组120例,分别使用注射用水配制的TAT皮试液和生理盐水配制的TAT皮试液做皮肤过敏试验,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试结果,对比两组皮试结果阳性率以及患者自感疼痛度的高低。结果甲组患者皮试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19%比17.50%,X^2=8.631,P〈O.01),且患者自感疼痛度也高于乙组。甲组皮试结果阳性的患者(40例)在改用生理盐水配制的TAT皮试液做皮试后,17例(42.50%)患者皮试结果转为阴性。结论用注射用水配制的TAT皮试液做皮肤试验,可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建议采用生理盐水配制TAT皮试液,以减少假阳性率的出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脱敏注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施雪雁范爱飞龚海琴彭丽萍
关键词:皮试液皮肤过敏试验
综合干预对接受α-干扰素治疗患者抑郁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降低干扰素所致抑郁的发生率,使丙型肝炎患者顺利完成干扰素治疗。方法将127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干预、密切观察、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抑郁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治疗6、12个月,观察组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65例完成全程治疗,对照组41例完成全程治疗,全程治疗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症处理、护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可降低α-干扰素所致抑郁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
贾宏石兰萍彭丽萍崔建军
关键词:干扰素抑郁症丙型肝炎
婴幼儿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科学准确实施婴幼儿青霉素皮试的方法。方法:对2 5 6例接受青霉素皮试的婴幼儿中的5 6例可疑阳性进行对照试验,分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结果:影响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结果的因素依次为生理特点、皮肤消毒剂、操作因素等,通过采用规范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标准及操作方法、对照试验等方法,使婴幼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由文献报道的16.2 %下降到5 .4%。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采用正确的皮试方法,可有效减少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发生。
贾宏马光平彭丽萍
关键词: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影响因素
慢性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对2001年10月-2004年5月在门诊接受干扰素治疗的67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了全程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健康教育指导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
贾宏石兰萍彭丽萍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免疫治疗护理干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