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绪

作品数:10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渤海海域
  • 4篇成藏
  • 3篇断层
  • 3篇新近系
  • 3篇油气
  • 3篇盆地
  • 3篇主控因素
  • 3篇凹陷
  • 3篇渤海湾盆地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油气成藏
  • 2篇凸起
  • 2篇走滑
  • 2篇走滑断层
  • 2篇莱州湾凹陷
  • 2篇成藏特征
  • 1篇底辟
  • 1篇底辟构造
  • 1篇地质参数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 3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0篇彭文绪
  • 3篇周心怀
  • 2篇孙和风
  • 1篇魏刚
  • 1篇张如才
  • 1篇汤良杰
  • 1篇余一欣
  • 1篇吕丁友
  • 1篇王应斌
  • 1篇王德英
  • 1篇彭刚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海洋石油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西部沙垒田凸起区走滑断层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被引量:40
2012年
渤海海域西部沙垒田凸起区潜山为太古界花岗岩,新近系河流相碎屑岩直接覆盖在基底潜山之上。该区发育长约20km的NE向右旋走滑断层,斜切整个凸起。潜山内发育的NE和NW向两组走滑断层走向夹角约100°,NE向主走滑断层持续活动至今;NW向断层延续较短,局部表现为沟道,新近纪停止活动。该区走滑断层整体表现为负花状构造。新近纪构造运动在主走滑断层附近诱发大量近EW向左旋张扭性小断层并对主走滑断层形成切割。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表明,该区断层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新近纪前基底断裂走滑阶段、新近纪早期盖层张性断裂弱雁列化阶段、新近纪晚期盖层张扭性断裂强雁列化阶段。凸起区走滑断层的多期活动不仅形成了断背斜圈闭,而且控制了走滑断层两盘古近系的沉积,对油气聚集和重新分配产生影响。
彭文绪张志强姜利群石文龙陈国童
关键词:走滑断层花状构造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西部凸起区大型雁列断层特征被引量:11
2011年
渤海海域西部沙垒田凸起区新近系地层中发育三组雁列断层系A、B、C,平面特征表现为:断层呈左阶排列,雁列断层斜向分布在沙垒田凸起上,A组由西南向北由北东走向变成正北和北北西走向,B、C两组走向为北东向,每组雁列断层由掉向相反的两列成对的雁列断层构成,形成了局部垒块,显示出该区基底存在北西向的破碎带或断层。剖面特征表现为:雁列断层的垂向最大断距相对较小,大部分都单独断至潜山表面,局部见到少数浅层调节断层,与主断层呈Y字形相交,表明雁列断层在深层没有相交,都是独立的;雁列断层在剖面上形成了三组花状构造,在潜山内部每组浅层花状构造在潜山内部都汇合于一条主断层。综合分析认为,雁列断层具有伸展特征,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作为油气垂向运移的良好通道。
彭文绪张如才樊建华茆利陈磊
关键词:渤海海域雁列断层
黄河口凹陷原油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黄河口凹陷不同层位的原油物性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原油物性不仅受原油族组成的影响,而且也受成熟度、埋藏深度、保存条件和组分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原油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沥青质和含蜡量等;而原油黏度主要受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的影响,沥青质和含蜡量对其影响不大。分析认为,影响黄河口凹陷原油物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油源差异、生物降解、油气运移以及保存条件等是导致该区原油性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张如才彭文绪薛艳霞
关键词:黄河口凹陷原油物性影响因素
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盐相关构造特征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对盐相关构造变形样式的探讨,证明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盐相关构造的形成受到走滑作用和重力流动作用控制,以盐层沿层流动为主要特征,由南至北,盐层逐渐由过成熟底辟向盐枕过渡。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盐上构造有盐上断裂背斜、盐撤凹陷、龟背构造、翼部地层超覆和盐体遮挡构造;盐层构造有枕状底辟、盐株和外来盐席;推测盐下构造有早期古隆起。盐相关构造经历了发育—调整—成熟—再活动4个主要阶段。盐上构造圈闭控制了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的油气聚集。
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王德英彭刚
关键词:莱州湾凹陷盐相关构造油气成藏
渤海湾盆地海域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12年
渤海油气勘探历时40多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整装构造油气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已引起勘探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对BZ29-5、BZ19-4及QHD33-1等多个已钻构造的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表明:古近系生烃凹陷是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成藏的物质基础、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新近系构造圈闭背景为油气聚集的前提条件、新近系明化镇组优质储盖组合是油气保存的必要条件、断层-砂体的耦合是浅层构造-岩性圈闭成藏的关键条件。
张如才周心怀彭文绪薛艳霞茆利王保全
关键词:渤海海域新近系成藏特征主控因素
渤海海域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渤海海域位于渤海湾盆地,其油气勘探历时40多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整装构造油气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以渤中29-5、渤中19-4及秦皇岛33-1为代表的多个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已引起勘探人员的高...
张如才周心怀彭文绪薛艳霞茆利
关键词:成藏特征主控因素渤海海域
文献传递
渤海地区底辟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8
2009年
渤海地区主要发育盐底辟和泥底辟,根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渤海地区的底辟构造及其伴生构造的几何形态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底辟构造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盐底辟外部形态变化较大,周缘伴生构造包括盐边凹陷、龟背构造和丰富的正断层等,盐底辟的形成演化主要受重力滑动作用和郯庐断裂带的走滑作用控制;泥底辟形态变化较小,主要受郯庐断裂带的走滑和反转作用控制。底辟作用形成的相关构造圈闭和隐蔽圈闭都是渤海地区值得关注的有利油气勘探目标。
周心怀余一欣汤良杰彭文绪魏刚吕丁友王应斌
关键词:泥底辟油气成藏
渤海海域新近系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近年来,以渤中29-5、渤中19-4及秦皇岛33-1为代表的多个新近系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发现已引起勘探人员的高度重视,它们主要分布在具有一定构造背景的浅水三角洲前缘相带,构造位置以凹中隆、凸起及邻近凹陷的斜坡带为主,...
张如才周心怀彭文绪薛艳霞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渤海海域新近系
文献传递
分维的地质意义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分维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分维的地质意义及其特点,提出将分维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参数的设想。
彭文绪
关键词:分维地质参数地质学
古新世以来郯庐断裂的位移量及其对莱州湾凹陷的控制被引量:18
2010年
高分辨三维地震可视化及方差切片分析显示,郯庐断裂渤海海域莱州湾段北北东向断裂系发育。断层在水平方差切片上的拖拽现象、断裂带内部断层的组合关系以及凹陷沉积中心的迁移等,表明古新世以来该区存在右旋走滑运动。假设在东、西两支断层的走滑拉分作用下,根据可容纳空间不变原理,设计了三角形模型、长方形模型、半地堑型模型以及地堑型模型共四种模型,计算莱州湾凹陷南北长度和凹陷深度的关系,其中半地堑模型计算得到的郯庐断裂的水平位移为7km。结合断层的平面分布和断层的切割关系,表明古新世以来郯庐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难以控制莱州湾凹陷的形成,走滑拉分作用只是在走滑断裂带内部形成了局部小型洼地,其规模很小,影响非常有限。
彭文绪张如才孙和风史浩吴奎贺电波姚以泰
关键词:郯庐断裂走滑断层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