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翀
- 作品数:112 被引量:78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风险常态化背景下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构建路径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在风险常态化背景下,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成为防范化解区域危机和推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都市圈发展与风险演进历程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分析了都市圈发展阶段与区域韧性挑战之间的演进逻辑,提出构建韧性网络以保障都市圈安全与稳定、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区域性和多领域性两个层面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理论体系,并基于设施、产业、空间等多领域视角,分析了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具体路径。
- 林樱子彭翀沈体雁
- 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被引量:142
- 2017年
- 韧性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其中社区韧性是韧性在城市内部空间最具实践意义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国际上城市韧性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对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述评。首先,梳理了学术界社区韧性的概念和内涵,并将其归纳为能力、过程和目标三个部分;其次,从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三方面阐述了社区韧性评估体系;然后,从理论研究、政策导向和实践三个维度讨论了社区韧性的提升策略;最后,总结了社区韧性的国外研究成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并从社区发展、规划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启示总结,以期为我国未来社区韧性的评估、提升乃至规划范式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 彭翀郭祖源彭仲仁
-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生产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正式进入实施与落地阶段。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之一,如何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空间布局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粤港澳大湾...
- 肖美瑜彭翀张梦洁
- 长短周期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韧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经济韧性是指城市与区域在遭受冲击时,快速吸收、恢复并保持经济正常运行的能力,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从冲击周期出发,将区域经济韧性划分为长周期经济韧性和短周期经济韧性,分别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长短周期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度,从时序演变特征、空间演变格局两方面分析其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长短周期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短周期经济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随冲击类型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不同,其中政府治理能力对经济韧性具有持久正向促进作用;(3)长周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创新能力、劳动力状况始终是影响经济韧性的核心要素,经济发展基础、外贸情况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等因素对区域经济韧性也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以期为把握经济韧性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 彭翀陈梦雨王强张梦洁张梦洁
-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与区域规划
- 中部省会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研究
- 在对传统修正权数进行改正的基础上,得出了基于引力、场强模型的中部省会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界定,并与行政划分的空间范围进行对比,提出中部省会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在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的计算和空间分析功能,...
- 常黎丽彭翀邵俊豪
- 关键词:引力模型场强模型
- 文献传递
- 一种产业发展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本发明属于产业分析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产业发展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区域内目标产业的产业链企业以及供应链企业数据;确定产业链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供需联系对以及总部企业和分支企业的分支关系...
- 彭翀化星琳
- 效率视角下的长江上游韧性评估与规划策略
- 城市韧性,即一个地区能够消化吸收干扰、保持主要特征并利用机遇转化的能力,是判断该地区的规划是否可持续的关键方面。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城市群规划需立足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基础,最小的资源投入与环...
- 吴宇彤郭祖源彭翀
- 文献传递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 城市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处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疫一线,是稳定城市基础人群的关键。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社区的"韧性"提升刻不容缓。本文首先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对社区韧性内涵进行解析;然后,在此基础上...
- 王鹤婷彭翀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规划
- 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响应被引量:32
- 2015年
- 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政策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的理念与建设实践的成果,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三种主要途径。然后,针对现行特大城市总规中应对建设"海绵城市"不足的现状问题,从总规纲要与专项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内容响应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指出未来需要在城市分类引导、专项规划补充和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 彭翀张晨顾朝林
- 一种城市气候环境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气候环境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空间数据,将目标区域内的建筑群简化成多个多孔介质区域,创建目标区域的几何模型,并确定计算域;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多个流场区域;根据多孔介...
- 彭翀李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