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镇静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33
- 2013年
- 近5a来多项研究表明,以GCS评分作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分型,25.36%~46.42%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会出现躁动。因此,镇静镇痛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镇痛镇静的治疗效果,观察其对呼吸、循环功能、住院时间及预后的影响,评价此镇痛镇静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 杨彩浮徐兰娟
- 关键词:镇静镇痛芬太尼颅脑损伤丙泊酚
- 槲皮素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对抗炎症作用及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脑出血+槲皮素5 mg/kg组和脑出血+槲皮素50 mg/kg组。药物实验组通过腹腔注射槲皮素,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来检测脑组织提取物中的炎症指标及使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过3 d最佳剂量(50mg/kg)槲皮素的治疗,与脑出血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及减少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结论槲皮素的最佳剂量的早期治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可以改善脑出血模型后的脑损伤,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徐兰娟易波李保林
- 关键词:脑出血槲皮素炎症反应细胞凋亡
- 早期呼吸机模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早期适当呼吸末正压下高浓度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该类患者脑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标准治疗,治疗组(54例):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机支持适当呼吸末正压5~8 cm H2O联合高浓度氧(100%纯氧),监测两组患者第1、3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血乳酸(Lac);对于治疗组,监测治疗前和治疗中30 min的颈静脉球压力(Pjv)、中心静脉压力(CVP)、治疗前1 h和治疗后6 h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IL-6水平;同时监测两组第1、3天GCS评分ICU住院天数以及第28天GOS评分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jvO2、PjvO2、SaO2、PaO2、Lac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SjvO2、PjvO2、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ac明显下降(P〈0.05);而第3天和第1天比较,两组患者SjvO2、PjvO2、SaO2、PaO2显著提高,(P〈0.05),Lac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第1次治疗前与治疗中Pjv、CVP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1 h和治疗后6 h的(BAL)IL-6水平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OS相比,模拟高压氧治疗后GOS评分为1的例数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评分为4的例数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2和3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ICU天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利用呼吸机模拟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动脉、颈静脉球部血氧分压,明显改善脑氧代谢,且不增加ICU住院天数,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颅内压、胸腔内压力及氧中毒的发生。
- 徐兰娟李保林杨彩浮
- 关键词:高浓度氧呼吸末正压颅脑损伤
- 颈静脉球部血气分析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由于脑组织的生理活动需要大量耗氧,故脑组织对于缺氧极其敏感。对于正常机体,脑氧的供应取决于规律的持续性脑血流,而重型颅脑损伤会影响到脑血流,从而影响到脑氧的供应与分配。因此,监测脑组织氧代谢,预防和减少脑缺氧的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 徐兰娟李保林杨彩浮
-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血气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脑缺氧生理活动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时机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CT)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行PCT的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期(A组≤5d,n=58)、晚期(B组>5d,n=69)2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气管切开当天GCS昏迷评分、ICU留滞时间、在院病死率、90d病死率、1a病死率等,同时记录2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呼吸机支持天数等。结果 A组患者的90d病死率及1a病死率较B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ICU留滞时间、呼吸机支持天数及在院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可能并不能明显改善其长期预后,但可显著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在院病死率。
- 徐兰娟李保林
-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经皮扩张气管切开老年预后
- 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内皮素及颅内压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策略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急诊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化治疗,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d后脑氧代谢指标[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量(CEOO、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内皮素(ET)以及颅内压(C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及ET、IC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jVO2、CEO2、AVD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T以及I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脑保护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代谢.降低血浆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ICP,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徐兰娟李保林吴琼李成建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HDAC3特异性抑制剂RGFP966通过激活Nrf2通路减轻TBI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 徐兰娟
- 早期脓毒症患者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脓毒症患者脑钠肽(BN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23例,按照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对实验中两组患者的年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乳酸、血小板及BNP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组的BNP、CRP、WBC、PCT、血小板及乳酸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组的APACHEⅡ评分、BNP、乳酸及PCT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两组患者LEV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PCT是BN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早期脓毒症患者BNP与心功能无关,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BNP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CT是导致BNP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 李成建彭月丽刘静吴琼张志伟徐兰娟李保林杨彩浮
- 关键词:脓毒症脑钠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脂多糖
- 模拟高压氧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重型颅脑损伤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但是创伤所致的颅脑损伤并不完全在损伤后的瞬间完成,而是在损伤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发展演化而成,损伤后继发性的脑缺血和缺氧是该类患者高病死率和高病残率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 徐兰娟李保林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疗危重症疾病重症医学临床疗效病残率
- 血管内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01—2016-06收入我院ICU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血管内降温仪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表降温毯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2组相同。记录2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所用时间,并分别于入院后0、4、8、12h及24h动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2组患者迟发性血肿和脑梗死发生率,3个月后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达到目标温度;治疗组治疗4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8h时高凝状态明显改善,12h以后凝血功能趋于稳定;对照组治疗8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12h时高凝状态明显改善,24h时凝血功能趋于稳定;2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为1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为4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降温方法较体表降温更早的达到目标温度,可更早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的高凝状态,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徐兰娟李保林沈景桂彭月丽李成建
-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