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0篇肿瘤
  • 8篇细胞癌
  • 7篇病理
  • 6篇原发性
  • 6篇上皮
  • 6篇免疫
  • 6篇肝细胞
  • 6篇肝细胞癌
  • 6篇肝肿瘤
  • 5篇上皮间质
  • 5篇上皮间质转化
  • 5篇基因
  • 5篇间质
  • 4篇原发性肝细胞
  • 4篇原发性肝细胞...
  • 4篇组织化学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解放军第10...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105...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

作者

  • 29篇徐军
  • 16篇王健
  • 16篇胡勇
  • 15篇余宏宇
  • 8篇章太平
  • 7篇王星星
  • 5篇程兰兰
  • 4篇何金
  • 3篇刘惠敏
  • 2篇胡以平
  • 1篇巴月
  • 1篇王春琳
  • 1篇肖湘生
  • 1篇于奇
  • 1篇于奇
  • 1篇李玉莉
  • 1篇张南
  • 1篇王亚朋
  • 1篇胡宗涛
  • 1篇姚玉成

传媒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肝前体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肝前体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s)、小管样反应、中间型肝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以及与肝细胞再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按炎症活动度(G)分为轻、中、重三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胆细胞标记(AFP、GST-π、CK7、CK19)和造血干细胞标记(c-kit、CD34)的表达,并以Ki-67标记增殖的肝细胞,用CK7/CK19作为标记物对符合定义的HPCs、中间型肝细胞进行计数,小管样反应程度的判定利用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阶段即存在HPCs的活化和小管样反应,其数量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增加而增加,均表达CK7、CK19、GST-π和AFP,肝细胞增殖指数在轻、中度肝炎中逐渐增加,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增殖的肝细胞数下降,而中间型肝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小管样反应面积百分比与HPCs数目正相关(r=0.739,P<0.05),中间型肝细胞数目与HPCs数目正相关(r=0.61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不仅有成熟肝细胞增殖,也存在肝前体细胞活化和分化,可能参与肝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胡勇徐军周继王健章太平余宏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前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组织肝干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胚胎肝组织中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变化,探讨人肝干细胞的来源、分化与迁移规律。方法:用常规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0例4~35周龄胚胎肝组织中几种细胞的肝胆标记(AFP、GST-π、CK7、CK19)和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c-kit)的表达及变化。结果:AFP阳性表达始于4周龄胚胎肝,至16~24周龄达到高峰,之后表达逐渐减少,仅部分胆管板和少数界板细胞阳性;GST-π阳性表达始于6周龄后的胚胎肝肝索细胞和8周龄后胆管板细胞,但26周龄后仅部分胆管板细胞及少数界板细胞阳性。CK19在6~11周龄肝索细胞内阳性表达达到最高峰,之后表达逐渐减少但胆管板细胞始终阳性;CK7仅限于14周龄之后的胆管板细胞和胆管上皮内表达。8周龄胚胎肝胆管板中开始可见CD34和c-kit阳性细胞,肝索和门静脉附近间充质内也可见少数表达CD34和c-kit的单个核细胞;但21周龄后CD34和c-kit阳性细胞仅见于胆管板及汇管区间充质内而肝索内少见。结论:4~16周龄胚胎肝细胞主要由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组成;16周龄胚胎肝内大部分肝索细胞开始表现出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特点,而作为未来Hering管细胞来源的胆管板则仍含有肝干细胞;胚胎肝内部分肝干细胞可能来源于造血系统;这些与前期研究提出的“肝流域假设”中涉及肝干细胞所在及来源的假设相吻合。
徐军胡勇王健周继章太平余宏宇
关键词:胚胎肝干细胞
肛门乳头状汗腺瘤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女,50岁。大便带血伴异物脱出感10余年。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齿状线11点见一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尚可。组织病理学检查:低倍镜下,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泡、腺管和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中央含纤维脉管轴心;高倍镜下,腺管和乳头状结构均由内层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外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病理诊断:肛门乳头状汗腺瘤。患者行肿块完整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
王星星胡勇徐军章太平王健
关键词:肛门乳头状汗腺瘤
婆罗双树样基因4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和靶向干扰SALL4的稳定HCC细胞株,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ALL4和EMT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证明,SALL4增强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SALL4过表达Huh7细胞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加;反之,与对照组比较,转染SALL4-siRNA的HepG2细胞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加,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随着SALL4表达上调,Huh7细胞的Twist、Snail、Slug mRNA水平显著升高,反之,干扰SALL4基因表达的HepG2细胞Twist、Snail、Slug mRNA水平下降。结论:SALL4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和EMT有重要影响,可能成为靶向EMT控制肝癌侵袭转移的策略之一。
徐军王健陈君平程兰兰陈晓双余宏宇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C57-TgN(adr2.0)SMMU品系的免疫病理研究
2005年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转基因小鼠C57 TgN(adr2. 0型)SMMU品系的免疫病理学特征, 并与临床人慢性乙肝相比较。方法: 以 20只SPF级肝脏有明显病变的HBV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流式细胞仪, 分别检测转基因小鼠及正常C57BL/6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4和CD8表达的水平, 同时取其肝组织和5例本院病理科存档确诊为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石蜡标本, 用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肝组织内T细胞亚群的分布。结果: 转基因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4和CD8表达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 肝组织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多数为CD3+ CD4+细胞, 未发现CD57+、CD8+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主要为CD3+ CD4+或CD3+ CD8+细胞和少量CD57+细胞。结论: C57 TgN(adr2. 0型 )SMMU的HBV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及肝组织中CD的表达与人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及肝组织有明显不同。
徐军何金訾小渊余宏宇刘惠敏李玉莉胡以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学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子宫PEComa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1岁,肿瘤位于子宫浆膜下,直径24 cm。肿瘤由圆形和多角形的上皮样细胞围血管排列,呈巢状和片状,细胞无异型,未见核分裂象,胞浆透明或淡嗜酸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为梭形,呈束状排列。间质内可见不同程度的透明变性。免疫表型:上皮样细胞Vimentin和HMB45阳性。梭形细胞SMA、Actin(HHF35)和desmin阳性。肿瘤细胞不表达CK(AE1/AE3)、EMA、CD10、CD34、CD117和S-100。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子宫PEComa是PEComa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属于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
王星星胡勇徐军王健
关键词: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新辅助治疗Ⅲa期肺多形性癌1例被引量:2
2017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半月”入外院。吸烟史20年,平均10支/日。实验室检查:肺癌指标:CEA、CYFRA21-1阴性,NSE增高(20.10ng/mL)。CT检查(2015-04—20)示右肺上叶前段见团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外形欠规则,大小约2.2cm×2.7cm,局部呈分叶状,部分边缘毛糙,内部密度欠均匀。
李洋陶宇徐军韩浩于奇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CYFRA21-1软组织密度病例资料痰中带血
全军卫生员训练体制深化改革研究
卫生员是部队一线卫勤力量,在平战时卫勤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研究是在全军卫 生员训练十年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背景分析、趋势预测和调查论证基本结论,提出了全军卫生员训练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并应用系统工程...
徐军
关键词:卫生勤务卫生员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肝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HCC中肝干细胞标志物CK19、EpCAM、CD133、CD90的表达及其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CK19、EpCAM、CD133、CD90阳性率分别为31.9%(23/72)、40.3%(29/72)、51.4%(37/72)、41.7%(30/72),有镜下癌栓和门静脉癌栓组中CK19、EpCAM、CD133、CD90阳性率均高于无镜下癌栓和无门静脉癌栓组,Ⅲ+Ⅳ期、肿瘤数目多发的HCC中EpCAM、CD133、CD90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和单发的HCC;<46岁、组织学Ⅲ+Ⅳ级、血清AFP≥350 ng/ml的HCC中CK19阳性率高于其相应对照组。E-cadherin与其余两种EMT标志物均呈负相关(vimentin:r=-0.572,P=0.004;Snail:r=-0.597,P=0.003),CK19、EpCAM、CD90阳性HCC组中vimentin阳性强度均高于阴性组,CD133阳性HCC组中E-cadherin阳性强度低于CD133阴性组,vimentin、Snail阳性强度均高于CD133阴性组。结论与CK19、EpCAM、CD90相比,CD133阳性的肝癌干细胞与EMT的关系更加密切,CD133可作为同时针对HCC肝干细胞和EMT的治疗靶点。
徐军胡勇王健王星星程兰兰余宏宇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在人胚胎肝胆管板发育过程中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物在人胚胎肝胆管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胆管板发育过程中EMT的发生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MT相关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CK19)、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31例8-40周龄人胚胎肝胆管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变化情况。结果从8周龄开始,随着胆管板阶段、胆管板重新塑形阶段、胆管形成阶段的发展,汇管区内CK19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也逐渐增加,而vimentin和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则逐渐减少,CK19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与vimentin和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CK19与vimentin:r=-0.820,P〈0.001;CK19与α-SMA:r=-0.797,P〈0.001)。9周龄胚胎肝胆管板细胞开始表达vimentin,13-19周时达到高峰,之后减少,28周时检测不到;14-32周龄胚胎肝部分发育中的胆管细胞也表达vimentin,观察到汇管区vimentin阳性的肌纤维母细胞(pMFs)向胆管(板)内整合、移行。通过连续切片观察到9-32周龄胚胎肝部分胆管板或胆管细胞共表达vimentin和CK19。结论人胚胎肝胆管板发育过程中存在间质上皮转化,与胆管形成有关。
徐军周继张世芬王健胡勇余宏宇
关键词:肝干细胞胚胎肝上皮间质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