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小儿SSSS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结果 34例通过万古霉素、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运用,4~6天皮疹基本消褪,6~8天病情临床治愈。3例未使用万古霉素、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情出现反复,时间长达2~3周后好转。结论 SSSS好发于新生儿及幼儿。早期诊断,及时应用万古霉素,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支持取得满意疗效。
- 林建军徐勇樊慧苏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万古霉素激素
- 26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实验室特点及误诊体会
-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06月至2017年06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等临床资料,分析...
- 徐勇樊慧苏林建军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52例患儿分两组,对照组 22例,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00μg bid,症状控制后改200μg qd或200μg qod;治疗组30例, 在给予布地奈德气雾...
- 杨晓红林建军徐勇
- 文献传递
- 33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实验室特点及误诊体会
-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09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3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等临床资料,分...
- 徐勇林建军樊慧苏
- 多因素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多因素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12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干预Ⅰ组28例、干预Ⅱ组32例、干预Ⅲ组35例。四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抗炎、解痉、平喘、必要时吸痰等对症治疗。临床治愈后,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干预Ⅰ组予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1次,疗程1个月;干预Ⅱ组予以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次/天,疗程3个月;干预Ⅲ组在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一次1支,疗程2个月。随访6个月、12个月,记录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结果:6个月时随访,干预Ⅰ组、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明显缩短(P<0.01)。12个月随访,干预Ⅰ组、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与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需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明显缩短(P<0.01)。干预Ⅲ组喘息次数(0.8±0.3)次,低于对照组的(3.4±0.7)次、干预Ⅰ组的(1.7±0.4)次和干预Ⅱ组(1.6±0.3)次(P<0.05);干预Ⅲ组哮喘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62.96%、干预Ⅰ组的32.14%和干预Ⅱ组21.88%(P<0.05
- 林建军徐勇樊慧苏吕建飞雷后兴胡利娅黄淑美刘春香付小丽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孟鲁司特匹多莫德
- 病原菌联合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 分析病原菌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诊断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2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体检健康的82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菌感染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病儿童和健康儿童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经病原菌检测确定为细菌感染的有64例,检测阳性率为50. 8%;非细菌感染的62例,占49. 2%;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患儿检测血清PCT水平超出正常范围(PCT≥0. 05 ng/ml)的为110例,阳性率为87. 3%;CRP水平超出正常范围(CRP≥8 mg/ml)的为82例,阳性率为65. 1%;PCT、CRP、病原菌联合检测满足指标的例数为116例,阳性率为92. 1%;PCT、CRP、病原菌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 05)。结论 采用病原菌联合PCT、CRP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患儿支气管肺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勇周家翠樊慧苏林建军
-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童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病原菌
- 皮质类固醇在儿童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中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对儿童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反复发作HSP患儿74例,患儿随机分成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在病程中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合并感染加抗感染治疗、潘生丁、维生素C、钙剂、西替利嗪糖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选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nisolone,MP)1~2mg/(kg.d)静脉用药,4~6d后改为泼尼松1mg/(kg.d),分3次服用,每隔5d~7d减2.5mg~5mg,至逐减完为止,疗程3周~4周。结果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缓解、关节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紫癜复发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3.75%(P<0.01)。结论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儿童HSP,预防儿童HSP复发。且有一定减轻肾损害作用。
- 徐勇林建军樊慧苏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儿童疗效
- 心酰安、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心酰安(MCA)、1,6二磷酸果糖(FDP)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住院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165例,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的平喘、控制感染、镇静、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等;B组在同A组的基础上,加用MCA 3~5 mg/(kg.d)与FDP每次200~250 mg/kg,2次/d,5~7 d。结果 B组在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并发症5例,而A组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5,P〈0.05)。结论 MCA联合FDP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病情恢复快,病程缩短,并可防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杨晓红徐勇张玲玲刘春香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心先安1,6二磷酸果糖疗效
- 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监测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特点,提出预防控制策略,以降低儿科病房的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各年龄段,每年作比较,根据感染率及感染部位等分析其发展趋势及感染特点,并针对原因研究应对策略,提出重点预防控制措施。结果2010-201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总感染率分别为4.08%、3.13%、2.22%,呈逐年下降趋势;302例医院感染患儿中,0~28 d新生儿168例占55.63%,1月龄~1岁95例占31.46%,1~3岁32例占10.60%,>3岁7例占2.32%;0~28 d新生儿以血流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1月龄~1岁婴儿则以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1~3岁幼儿以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3岁儿童医院感染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强儿科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及患儿家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宣传,重点加强早产儿及<1岁婴儿基础护理,早诊断、早隔离,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定期监测病菌,可降低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率。
- 兰秀聪徐勇李慧竹吴明东
- 关键词:儿科医院感染
- 发热 咳嗽伴腹胸痛1例报道
- 2007年
- 徐勇高志伟林建军
- 关键词:左上腹痛胸痛咳嗽发热上腹部疼痛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