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嗣正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X线
  • 3篇成像
  • 2篇影像
  • 2篇乳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评分
  • 2篇梅毒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疾病
  • 2篇梗死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X线诊断
  • 2篇FUGL-M...
  • 1篇导管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多平面重建技...
  • 1篇血管

机构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徐嗣正
  • 2篇关德增
  • 2篇吴旻
  • 2篇邓海璇
  • 2篇徐莉萍
  • 2篇何悦农
  • 2篇梁毅
  • 1篇龙莉玲
  • 1篇徐莉萍
  • 1篇羽洪文
  • 1篇李良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文选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MRI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2例CT扫描,4例MRI扫描。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0例。8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在其强化程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0例有钙化。4例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黏液性囊性瘤或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徐嗣正徐莉萍
关键词:胰腺肿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因长期气管切开接受CT检查的患者46例,根据CT-MPR图像分别对气管切口上缘、套管管腔、套管末端接触气管管壁处进行气道评估,并对CT怀疑气道狭窄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CT-MPR和支气管镜显示气道狭窄位置、程度、原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46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CT-MPR图像中气道狭窄16例,气道狭窄发生率为34.8%。其中气管切口上缘狭窄9例,气管套管腔内狭窄2例,套管下方气管壁狭窄5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2例,痰液阻塞致气道狭窄5例,肉芽增生致气道狭窄11例,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16例CT怀疑气道狭窄患者中,支气管镜确诊气道狭窄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8%。CT-MPR对气道狭窄诊断的特异性为96.9%,敏感性为100%。结论 CT-MPR技术显示气道解剖结构和评估气道狭窄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筛查气道狭窄的首选检查。
梁毅徐嗣正李良石慧铃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技术气道狭窄气管切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2002年
目的 :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 X线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 1例乳腺癌的 X线表现。结果 :4 1例中 :肿块 31例 ,占 75 .6 % ;钙化 13例 ,占 31.7% ;乳腺导管造影 5例 ,均有导管扩张。结论 :乳腺高频钼靶 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 。
徐嗣正徐莉萍邓海璇何悦农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误诊原因
SWI显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Fugl-Meye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SWI显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Fugl-Meye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脑梗死患者的SWI图像,分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组及无HT组,对康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并将治疗前后评分好转分数进行分级,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SWI显示脑梗死后HT与康复治疗前后FM评分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康复治疗前后FM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后HT组较无HT组康复治疗后FM评分低(P<0.05);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与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FM评分呈负相关(r=-0.403,P<0.01)。结论:SWI观察脑梗死后HT与康复治疗FM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SWI序列可为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叶彬关德增徐嗣正王钊吴旻
关键词:SWI脑梗死康复治疗FUGL-MEYER评分
颅底异物的CT与MR对比1例
2003年
邓海璇何悦农徐嗣正羽洪文
关键词:CTMRX线平片
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诊断分析(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梅毒树胶肿的 CT及 MRI片 ,并复习近几年有关文献报告的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平扫呈低或混杂密度占位性病变 ,增强扫描呈结节状、环状强化。 MRI检查 :T1 WI示病灶为低信号、等信号或混杂信号的类圆形灶 ,T2 WI示病灶为高信号 ,增强后病灶呈结节状 ,不规则环状强化 ,可见邻近脑膜强化。结论 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确诊需依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组织检查综合分析。
徐嗣正
关键词:神经梅毒影像学表现文献复习结节影像学诊断病理组织检查
乳腺导管疾病47例造影分析
2003年
徐嗣正徐莉萍
关键词:乳腺导管疾病X线诊断病例分析
双能量CT在腰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双能量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是利用2种不同能量的X线(80/140kVp)的CT数据以显示解剖和病变,鉴别组织成分的技术。目前,DECT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全身血管成像、尿酸盐结晶的检测、肺栓塞的诊断、肿瘤的定性与分级、去金属伪影、虚拟平扫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4]。与MRI技术相比,传统CT的组织分辨率显示远不及MRI检查,对椎体骨髓病变和椎间盘压迫脊髓的诊断仍具有挑战性,这限制了其在腰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而DECT可以提供组织器官及病变常规解剖结构信息,其后处理还可获得组织成分的定量信息,克服常规CT成像的局限性,在优化图像质量的同时,可对疾病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其在腰椎疾病的诊断和全面评估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6,7]。现将DECT在腰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梁毅徐嗣正郭家俊卢慧娟
关键词:DECT腰椎疾病CT成像
8例先天性骨梅毒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徐嗣正
关键词:先天性骨梅毒X线诊断骨髓炎骨膜反应
脑梗死患者脑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记录在SWI上病灶内静脉增多、增粗情况,以及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FM)评分,分析患者的脑静脉变化特征与治疗前后F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22例(47.8%)患者静脉增多,23例(50.0%)患者静脉增粗,20例(43.5%)患者同时合并静脉数增多及增粗。脑梗死患者治疗后FM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FM评分差值为0~56分,中位评分为14.5分。脑静脉增多、增粗与治疗前后FM评分差值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脑静脉SWI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好转情况相关。
叶彬龙莉玲关德增徐嗣正王钊吴旻
关键词:脑梗死磁敏感加权成像脑静脉FUGL-MEYER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